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石壕吏》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石壕吏》是诗圣杜甫“三吏”中的一首,来自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它延续了学生对唐代诗歌的学习,对于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节课我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读文——名作学习;2、读人——名家对话;3、读己——审视心灵。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作者,情感内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三流程,不但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更站在情感的天秤上审视了自我。

  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朗读与品味。一是要读准字句;二是要读懂内容;三是要读出情感(通过停顿、轻重音、长短音、语速、句调体现)

  总结这节课的授课过程,有以下几点收获:

  1、通过多次诵读使学生加强对诗歌语句及情感的理解。在多次朗读中,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及诗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选取杜甫“三吏”中的其他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读、朗读活动,从不同途径获取对全诗的理解,然后小组乃全班汇总、交流、研讨。教师引而不发,路让学生自己走,教师起引路、协助、鼓励作用。让初二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研究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总是充满遗憾,这节课也不会例外。不足之处:

  第一: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重复。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第二:缺少必要的铺垫。“知人论世”,学习一篇文章,不限于学完文本之后就结束,通过文章的学习走进作者,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者的其它文章,从而更好的认识作者,这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具体操作读人——名家对话这一环节时,所做的铺垫还远远不够。仅只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关注这普通的一家人,在学生简单的回答之后,幻灯出示一段文字,便得出读人——忧国忧民的结论,未免有些突兀。这个结论的得出,更多得是教师给出的定论,而非学生认识到的。要想达成此认识,尚需要去做大量的铺垫工作:多找些相关资料、诗句呈现,同时适量的人物背景介绍也是必需的。

  身为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学生管理上还有很多缺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向其他老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下一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后”的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