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方法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自:《华甫高中》

中华民族曾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中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他又说:“不学诗,无以言。”(2)孔子把学诗看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古典诗词的作用虽然已不再有那样的高度,但古典诗词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统民族的灵魂的载体。文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还在于它使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3)所以优秀的诗歌能以其抒情的美,技巧的美感染人、陶冶人、震憾人和征服人。

正因为古典诗词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所以我国历来把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情感培养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加强了对古典诗词的学习。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慌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体现新课标课程设计理念,我省当时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过渡性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就选入了一百多首流传千古、历久不衰的古诗词,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加上《语文读本》上有关古典诗词的文字介绍,可以说,高中三年下来,学生几乎浸润在诗词的琼浆玉液中。

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想充分的载体,但总观我们的教学实践,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古典诗词学与教的现状的分析,在吸收语文教学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高中古诗词教学工作作一番研究,以改变我们的教学观点,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其基本达到文学鉴赏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审美目标。

一、高中古典诗词层次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目的、内容、对象

我对本校所在学生关于高中古典诗词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共发出800份问卷,实际收回800份,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喜欢古诗词吗?

A、喜欢(1.2﹪)B、不喜欢(85.3﹪)C、无所谓(3.5%)

2、课余时间你阅读古诗词的情况是

A、经常(0)B、一般不(77.6%)C、偶尔(22.4%)

3、你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

A、考试(97.3%)B、消遣(1.4%)C、陶冶身心(1.3%)

4、高中阶段你学习古诗词的感觉如何?

A、困难(52.4%)B、比较困难(43.3%)C、较容易(4.3%)D、容易(0)

5、你想把古诗词学好吗?

A、想(97.8%)B、不想(0)C、无所谓(2.2%)

6、到目前为止,你可以完整背出的古诗词有几首?

A、五十首以上(26.1%)B、三十首到五十首(50.6%)

C、十到三十首(18.2%)D、十首以下(5.1%)

7、你学习古诗词的途径是

A、老师讲(65.4%)B、老师与自己的领悟相结合(34..4%)

C、自己领悟(0.2%)

8、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

对老师讲的内容认真听,做笔记,复习(40.7%)

有时候听,有时也做笔记但上课经常走神(38.1%)

听不懂,不知干什么(21.2%)

9、对老师的教授,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能把老师的讲解运用到实际的自主学习中去(0.8%)

听得懂,但自己做就不会(69.2%

C、听不懂,不知自己在干什么(30%)

10、你认为造成你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写多点)

从统计结果来看,古典诗词的学习选择“喜欢”的同学所占例比较小,“不喜欢”或“无所谓”的同学却至少占80%以上,在课外“一般不阅读”和“偶尔阅读”更是高达到100%,这些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情绪低落,他们对古典诗词采取冷漠态度。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兴起了读背古典诗词之风,为什么学到高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上述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高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诗词的目的是为了鉴赏美,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然而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同学还认识不到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古典诗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的学习带有极强的功利目的。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习行为的指向和维持没有内部动机持久,由于考试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外部动机,它首先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引起不快的感觉,一旦可能学生会尽量回避这种行为,这种动机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在这种压力下,学生不会把古诗词学习当作赏心乐事,这样也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2、学生古诗词学习困难重重。

(1)从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来看,古典诗词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学生学习的障碍特别多。古典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吟咏体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但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他们的古诗词积累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不用说让学生自主探究,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连老师的讲解都听不懂。

(2)从古典诗词的学习氛围来看,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非常重,学生整天忙于数理化,课余用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收效甚微的古典诗词是学生首先放弃的对象。当然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对高雅的文学样式,学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这也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

(3)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某些方法上存在着偏颇,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师教学方法失当

首先,功利性思想的支配着教师,从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所采用的语文教学评价是单一的、静态的,考试分数不仅决定学生前途命运,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荣辱成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带领学生领略美、鉴赏美,而是在拼尽全力去猜测命题者意图,怎样排除干扰项,怎样把教参中的内容化为学生记忆的材料,所以学生的探究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闹哄哄之后就只剩下教师的标准答案。

     

其次,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别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也存在着差异,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从整体的教学对象出发,不顾学生的差别,有的教师自己一讲到底,有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这对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能够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特征,但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一部分学生而言,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变得无所事事,于是探究型的课堂,变成了少数人的课堂,学生的能力最终不能得到公平的发展。

再次,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课文,课文与课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知识体系也是松散的。由于教师缺少必要的归纳总结,把自己的教学过程上升到理性的阶段,所以不能使学生明了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很不利于我们的教学,从课堂教学上来看,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它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更深远的层面来看,它可能还会使我们民族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渐趋减弱。

诗词是一种形象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在教学中应该进行阅读赏析。目前古典诗词教学却以功利化的目的,僵化的阐释,将富有美质的诗词变成了一种死板教条的东西,远离了情与美,这种背离古典诗词认识规律的教法,可以说都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必须改变。

二、古典诗词教学实行层进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4)、“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至而从事焉”(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有高低,最终他们所要达到的探究能力也有强弱,我们虽然强调要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预设的目标前进,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深一层理解的基础,所以施行层进式教学方法能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符合学生古典诗词的认知过程

我国的古典诗歌是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正所谓“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7)“不着一字,尽得风流”(8),其选语之简、精,用象之飘、远,意旨之精、微,非一般文学作品所能及,那么如何把握已尽之言后的无尽之意,透过具体纷飞的繁杂意象去感知、领悟和谐统一的意旨呢?许多教师都主张让学生自行去感悟、体会:分析意境,体会感情,完全不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在学生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有几个学生能正真领会,又有几人能懂得其中的意蕴。

从内容角度来看,一首诗歌从形成到最终被读者接受,大致经历了:生活物象----诗人的触动或感悟----情感的形象化、文字化----读者感知诗的形象----诗歌意境的延伸----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生活现实这样的过程。一般说来,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当然从情到辞不是直线的短距离连接,而是具有模糊、抽象与不精确性的,虽然这种“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是很难描述的,但对由”情”到”辞”中间过程各要素的理解和把握,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基础条件。作家的创作过程是由意向进入,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的解读过程刚好相反,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终结于意向,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的。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语感图式理论。关于阅读主体的语感图式结构,他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进行了描述。语感图式由三个层次的结构网络所组成:第一层次是形式结构,它可以分为语音结构形式和语义结构形式两个系统,它与文本的言语形式相对应,是个体语感的第一对象。语感图式结构的第二层次是情境结构。在情境结构中人们才能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言外之意”。语感图式结构的第三层次是意向结构。所谓意向,就是主体在理解了言语对象的真正含义后,所作出的不由自主的情感态度反映,如喜欢、同情、反感、恼怒、羞愧、自豪等。整个语感过程我们用王尚文先生的图式来表示那就是:A----A'----a----+a或-a。

从上面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过程依赖于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没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深一步的文本解读。学生的探究与发现,离不开他们的知识经验的积累,离开了他们的基础而谈论探究那只能是一句空话。诗词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课文教学过程,诗词的鉴赏应该是一个由表层到深层的过程,是一个由理解到评价的过程,教学时要有步骤地提高所显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方法探究

(一)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方法内涵

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层次,采取逐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教的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的需要同步协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它具有动态、递进的特点。

(二)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方法探究

1.多向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使教学内容的进程能切合每位学生,我们要进行多向的分析,从而使教学的内容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接受。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能使知识落到实处,避免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弱的学生“吃不进”的弊端。分层时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有无相似之处、古诗词文化积淀的差异、思维习惯上有否相似之处、知识结构与成绩是否完全相等等,做到每一次分层都是有据可说,同时对分层的范围根据不同对象任务作出调整。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我们把学生隐性地分为A、B、C三等:A层的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有热情,基础知识扎实,语言的领悟能力比较强;B层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能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探究;C层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古诗词具有畏惧心理。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分层

教材具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程序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处理好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以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根据课文篇幅、文字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对第三册一、二两单元在教学进程上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调整:《近体诗六首》----《汉魏晋诗三首》----《诗经》三首----《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离骚》----《词七首》。这里由诗到词,由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文字从易到难,篇幅从短到长,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A、目标分层

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教学目标对学生个体来说,只有处于他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可够得着时,才是有意义的。目标定得脱离学生的实际,过高或过低都是无意的,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目标定得整齐划一,那也肯定是无法对每一个学生产生预期的激励作用,无法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据此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

A层学生

B层学生

C层学生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以拓展《篇目》规定以外的诵读内容。2、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把握诵读内容。3、初步了解古代诗文的流派、风格。

1、学习《篇目》所规定的记诵内容。2、了解作家的生平及诗词中涉及的典故。3、古诗词格律等文体知识。

1、篇目规定记诵总量的60%和教师推荐的一部分名言警句。2、基本了解相关作家的朝代、姓名、字号等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某个作家或某个流派作为对象展开初步的研究,并尝试不同作家与流派之间的比较。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参照相关背景知识与文体知识,对古诗词进行初步的赏析。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基本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爱,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达到审美层次的提升。

培养学生对于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努力体会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逐步消除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基本养成诵读古诗文的习惯。

B、教学方法分层

正如前文所讲,古典诗词的存在形式不是一个平面结构,它具有层次性,学生思维的过程也由“表面意义”到“深层意义”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差异的教学活动。我们采用集体教学与分层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教学中,对C层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简单的基础的问题让C层学生来回答,浅显易懂的基本题让C层学生来板演,并启发、暗示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引申式的问题让B层学生来完成,提高发展;综合性问题让A层学生解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品尝成功之乐,学习之乐。在个别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互帮互助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C、作业分层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此外,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至学生的家庭背景、在不同阶段授业教师教学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学业不可能是同步发展的,而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布置作业题,为学生设定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要求高层次的同学多选做,低层次的同学能完成必做题就算达到要求。也可把ABC三等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自己的小组内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中得到进步。

D、评价分层

过去我们的教学只关注分数,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当改变这种评价模式,应关注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状况。

2.精选阅读材料,促进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永远倾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看见的和听见的都是由记忆提供的。一个人受到审美对象的刺激,脑海中的记忆被唤醒,于是就有了审美的行为和情感,这些记忆深处的东西实际就是人的认知结构,任何人的审美行为都受他此前的认知结构的制约。

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还比较肤浅,对人生和社会的体验还比较欠缺,再加上古诗词阅读量小,缺少古诗词鉴赏能力等,他们的认知结构就显得不够丰富。为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培养和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重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根据古诗词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从三个角度:诗人角度、诗歌类型角度、诗歌特点角度来剖析古诗词,使学生对我们的古典诗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明确鉴赏方法,在引导中形成感悟

古诗词欣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为了吸取有益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维、陶冶思想性情。诗词欣赏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必须要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1)明确诗词鉴赏点

要对诗词进行欣赏,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首诗词我们可以欣赏哪些东西。诗词篇虽然短小,但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小到一个字,大到整个篇幅,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美。从诗歌特点和诗词的各层次结构来看,诗词的鉴赏点有:诗歌音律美、关键字词、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意象、意境,风格等。但在这些鉴赏点中诗歌意境是诗词的重点所在,诗词的音韵、手法、意象的运用可以说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

(2)明了诗词的鉴赏思路

很多学生一提起诗歌鉴赏,就感到虚无缥缈、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落笔。要么完全读不懂文本,要么读懂了文本却答非所问。其实,诗歌鉴赏并没有想像中那样难以把握,只要把握一些鉴赏规律,就完全可以准确抓住诗词的灵魂。诗歌欣赏我们基本的过程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

4.体验示范引导,促进感悟生成

陶行知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示范引导,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在理性的感知中懂得如何深入地体会诗词的意境。通过方法讲解,引导学生生成规律性认识,在运用中理解,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理解、模仿,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感悟的方法有:知人论世、关注题目与注释、理解诗句、关注重点词语、捕捉意象、想像与联想。当然这些鉴赏的方法,教师不是通过直白地陈述告诉给学生的,它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分析诗词的过程中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领悟。

       

5.营造诗意氛围,调动审美潜力

诗歌的鉴赏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各种手法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能,而不是必须,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可以这样的方式来领悟诗词,在强化中让他们把鉴赏的角度、鉴赏的思维化为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教师重在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既要让学生明晰鉴赏的方法,同时这个方法的领悟过程又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达到认识的目的。当代鉴赏研究理论提出,“欣赏活动是一种具有极强‘场’性特点的审美活动,只有当欣赏发生当下读者内在因素(知识、经验、情感)与外在因素(周边环境)处于和谐共同振的活动状态,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在这个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动态‘心理场’中,情感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它不仅是触发‘心理场’得以形成的最终条件,而且广泛渗入欣赏思维的认识因素之中,使整个欣赏过程浸染着浓郁感情色彩。”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置好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就能和同学、老师甚至教材平等对话。

6.以互动生成“发现”品质

(1)合理分配学生资源,达到“角色互补”

学生性别、知识基础、成绩、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存在着差别,所以我们应当使学生资源最优化,把不同实力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得到“互补”。

(2)提供经典例文,获得感性认识

有了一定诗歌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歌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辞典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辞典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然后以资料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明了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能力。

(3)多元生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A.“指点”诗词,激扬文字

学生对提供的诗词进行点评,点评时可对本首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不同的诗词进行比较研究,也可根据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写出自己的读后感,目的在于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B.鼓励原创,展示才华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诗词进行仿写,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写对联,也可以仿写整首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指点江山春光满目,激扬文字彩笔生花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C.活引活用,体现诗用

我们要求学生能自主的发现、探究,而探究的最终是达到为已所用,而能对所学的诗词活学活用,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证明,所以从学生的文章中就能很好地揭示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收益。

高中古典诗词层进式教学方法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它应该是动态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来推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注释]:

孔子.论语.阳货.北京出版社,2006.138

孔子.论语.季氏.北京出版社,2006.137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全集(第三卷)我与文学有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49.

墨子.辛志凤等译注.墨子.大取第四十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52

墨子.辛志凤等译注.墨子.公孟第四十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06

孔子.论语.雍也.北京出版社,2006.47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4

刘勰.文心雕龙译注.知音.王运熙,周锋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40

[参考文献]: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王松泉,钱威.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8

[5]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7]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0.4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起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八法    下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七两分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