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论文本对话中的张力与弥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论文本对话中的张力与弥合

  温岭市箬横中学   张美聪

  摘  要: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对话,首先要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然后才能为之提供弥合张力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阅读  解读作品  文本理解

  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这个意义有一个生成过程,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 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由于存在着语感素质上的差异,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存有很大的张力,这就需学生努力消除。消除的过程需就要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弥合,而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又潜在的,教师应设法缩小因张力造成的差距。

  一、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

  1.通过学生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的差距。

  解读作品,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在对话中全方位、多角度相互交流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教学中,我们首先得注意学生对文本最初的阅读及随之产生的原始理解。

  《祝福》中有一活动体验题:“阅读全文,以‘太不公平了--’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你初读作品的感受。”此题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中重视原始理解的理念。

  赵谦翔老师认为,原始理解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骤,是建立在原始阅读基础上的理解,它是学生在不受任何干扰下的阅读。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就此写下自己的初读感受。上课时,让学生进行交流:

  “太不公平了,为什么祥林嫂遭受了那样的痛苦,旁人还嘲笑她?”

  “太不公平了,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农村少妇。当她步入幸福美满的生活时,丈夫不慎摔死,自己逃出来打工,又被婆婆逼着再嫁。第二任丈夫又得伤寒死去,她的儿子阿毛又被狼吃了。太不公平了,命运总是和不幸的人开玩笑。”

  “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却受各种打击,成为一个乞丐,最后冻死街头?”

  ……

  这些理解都是学生对于初读文章后的感受,属于在原始阅读后产生的原始理解。通过对学生原始阅读理解的了解,我了解了学生对小说的熟悉程度,了解了学生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理解程度,也了解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存有多大的差异,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适时调整教学指导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样,本人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要求学生以“听听那冷雨,雨是……”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对本文的理解,以此了解学生对“雨”的不同理解,感受学生对文本熟悉的程度,为完成下边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些理解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应是老师教学的起点和依据。要知道,学生的五花八门的原始理解,才是教师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它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2.通过学生提问题方式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的差距。

  当一个人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同心目中的理想或目标存在差距,而达到理想或目标的途径又不简单、明确时,问题就存在了。有人把问题分为清楚规定的问题和含糊规定的问题两类。清楚规定的问题是指目标明确、潜在的达到目标的途径能容易发现的一类问题;而含糊规定的问题是指目标不明确,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可供参考的一类问题。

  教学《想北平》时,我让学生预习课文,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事后将上交的问题分别从字词的理解、语句中蕴涵的意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对比表现手法等方面归纳成十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如:①“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个”指什么?②为什么作者说他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赐给的?③为什么我心中有个北平就不能去爱上海与天津?④北平景物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择几种最平常的来说?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 我分析出上述问题中前两个问题指向性明确,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属于清楚规定的问题;后两个,解决问题的目标不很明确,需要在对文章理解基础上通过一定手段才能解决,属于含糊规定的问题;进而深刻了解学生阅读文本时存有多大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解决这些困惑得出了很清晰的的思路。果然,讨论课上,收效不错。

  总之,原始理解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后产生的理解,是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一种感性认识。而学生提问,则在很大程度上显露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存在着某种困惑。正是因为有了学生最初的理解和各种程度的困惑,教师才会真正地感受到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的张力,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想方设法予以弥补。

  二、提供弥合张力的方法

  1.运用人之常情(理)对文本进行阅读鉴赏

  杜甫《兵车行》中有诗“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在一个如此追求男权至上的社会里,诗人竟说“生女好”,这是何故呢?显然这是一句违背常情和常理的话。重男轻女现象是农耕时代对男人的倚重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也是当时社会给予的常理在人们心中的反映。可此时,诗人说“生女好”,就意味着“生男”不好,为什么“生男”不好?我们很容易地会得到一个结论:连年的战争需许多男人参与,同时,也夺走好多男人的生命,男人的生存直接受到影响。难怪诗人提出这有违常理之说。然这种说法恰又合乎所有劳苦大众们的心理,那就是不要战争。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品味?我认为可以依据人之常情,从常人心里入手,进行探究与感悟。

  其一,以人之常情揣摩人物的特定心情。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节诗歌的解读,在完成本节诗的有关的意象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本人设计了以下问题:① 诗人为何重点写梦游?②这里的“所思”指什么?诗人为何将“所思”的内容记录在梦中?

  “诗人为何重点写梦游?”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如将问题予以分解,就会得到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梦?为何要梦?为何要写梦?为何要将梦游重点写?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做梦的经验,却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学说,梦是睡眠中,在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为何做梦,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白天里所想的难以释怀的事,会在梦中加以诠释。这是人之常情。至于,一个人,要将自己所做的梦用文字录下来,定是此人对梦中之事耿耿于怀。而梦是“日有所思”的反映,由此推断,此人对白天所思之事很有一种难以释怀之心。因此,老师紧接着提了一问“这里的‘所思’指什么”,只要明白了这个所思的内容,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何将‘所思’的内容记录在梦中”的缘由了。这里,我要求学生从人之常情出发,理解诗人出现反常心理的原因,以此推断诗人所表露的情感。正因如此,诗人在末段,写出了因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所生发的消极心理,而这种心理也符合一个人的正常心态。整首诗作的推断过程完全符合常理。因为一个人在抑郁不得志的情况下难免会生发这种心理。

  因此,运用人之常情(理)设计问题,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或心态。

  人教版教材《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因为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是一个正在长大的人的正常心理的反映。

  其二,从人之常情推断人物的某种品格。本人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曾作如下问:我们已提到,军健们因“热”而想“歇”,因“热”而生“渴”,因生“渴”故想以酒解渴,这纯属人之常情。可杨志为什么一味加以阻拦?从中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此题,目的是要求学生注意文学作品中运用反常心理及其对表现人物品格的作用。在这里,军健等人的做法纯属人之常情,属正常人的思维。通过他们这种正常的心理,以此推断杨志的反常心理,然后继续探究为何会出现这种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而这种反常心理更见其精明的性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通过常人难以理解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想法,烛照出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阔大的济世情怀!

  其三,用人之常情解读诗文的主题思想。《长恨歌》中有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唐明皇宠爱杨玉环,杨家便飞黄腾达,“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使得天下父母,个个改变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虽是夸张,却属人之常情。但诗歌通过这种人之常情的夸张的描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诗歌的主旨顿时得以明确。

  《山坡羊·潼关怀古》最末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这岂不有违常理?只有对这个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的句子的深入理解,学生才会深刻领悟封建社会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2.采用还原分析的方法叩开文本理解的大门

  孙绍振先生认为,还原“就是根据把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像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从中发现矛盾,有了矛盾,便可以分析了。典型的例子是“二月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刀”?在此仅举一例以印证。

  《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就这一句,有一位老师曾设计了一个问题:“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为何作者“弗之怠”?这是否存在着矛盾?的确,“天大寒”,应该休息才对,休息一下,这也合乎情理。然这句话点出了作者家贫与嗜学的矛盾。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因为家贫,所以”假借与藏书之家“;因为所借之书要”计日以还“,所以,即使碰到”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时,”余“”手自笔录“”弗之怠“。可见其好学嗜学的程度。通过此处似乎是矛盾的描写,更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读书的勤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解读作品时,可以采取如运用人之常情和还原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鉴赏指导,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以促成目标的实现。

  参考书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绍振。还原分析和微观欣赏。名作欣赏2004年第10期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与有效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立足“三定法” 突破瓶颈口——用现代读解学理论探索突破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的瓶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