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让名著阅读走出尴尬处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培养了良好语感;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可时下名著阅读遭遇网络文学,而名著阅读明显处于下风时,名著阅读遭遇了尴尬处境,所以如何使名著阅读走出尴尬处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呢?(一)开展“长屿中学名著阅读周”,激发阅读兴趣;(二)、进行阅读指导,培养阅读理念;(三)、借校园书香,营造阅读氛围。希望学生与书作伴的人生是精彩和美丽的,与书对话的心灵是纯洁和明媚的,让课外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名著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理念  阅读氛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里说,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建议”接着说道:“这些要求相对于目前的语文学习现状还只是一个理想。” 因为尽管初中生都意识到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然而,表示真正喜欢阅读的很少,课外真正经常阅读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而这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学素养及文字感悟能力都是不利的,也谈不上语文成绩的提高。

  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有位学生曾经这样形容她对名著的感觉:“名著都是一座座冰山……藏在水下的是7/8,露出来的是1/8,名著因此显得深不可测、遥不可及,让人敬而生畏。”相当多学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一看到大部头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了畏难情绪。

  更何况时下网络文学VS名著阅读时,名著阅读明显处于下风时,名著阅读遭遇了尴尬处境,所以如何使名著阅读走出尴尬处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研究势在必行。

  一、开展“长屿中学名著阅读周”,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它是一种积极和能转化为巨大推动力的心理因素。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走进名著,才会去品味名著中真情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激发的,我们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紧紧围绕“长屿中学名著阅读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中心内容,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既感性地了解名著阅读能够增加知识,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 ,又深刻地理解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与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意识,激发阅读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怕名著,名著阅读兴趣低迷的问题。

  以“品三国  看水浒  话西游  赏红楼”为活动主题,通过校园广播网经常播放相关小知识,定时播放相关影片,出主题黑板报等氛围营造,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

  比如“畅所欲言话经典,笑谈名著数英雄”--读书汇报会;“一路英雄写风流,人文精神扬美名”--“最美的片段”朗诵会;“读书小报评比与展览”;“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状元的评比活动”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等,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尽量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二、进行阅读指导,培养阅读理念

  阅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名著阅读必不可少,对于名著阅读的指导更是不容忽视。教师只有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才能给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

  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阅读量,对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极为重要。那么怎样开设阅读指导课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阅读推荐课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避免阅读的盲目性。中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推荐的读物注重思想性、文字规范性和知识性兼顾;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接受领会。同时,推荐的读物,还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与课内阅读取得某种联系,或选择与课文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内容,或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文章等,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互促进。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种种不良影响。比如初一学生学了《荷叶 母亲》,可推荐他们读冰心的两本代表性的诗集《繁星》《春水》,加深对冰心诗的主题的理解。

  推荐名著需注意以下三点:

  (1)难度富有层次性。初中生必读的10部推荐名著有些内容相对较浅易,语言相对较活泼,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等;有些则篇幅较长,思想内容较复杂,比如《童年》等。不同的难度为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提供了空间。

  (2)有一定广度。初中生必读的10部著作涉及古今中外,力求体现对世界范围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的关注,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同时,文体类型多样,涉及了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各个领域,可以使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和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的情况下,更全面地接触多类型作品。

  (3)有较高的审美和教育意义。初中生必读的10部名著多是经过历史沉淀的,对人类精神文化影响较大的世界经典著作,阅读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体验名著的丰富情感内涵,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品味,促进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更深认识。

  2、积极开展读书方法指导活动

  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我们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指导活动,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阅读的一般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     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可先看序言、摘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书的内容,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末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速读即一要带着问题一眼一句一行地扫读,二要看得快想得快,脑子跟着眼睛扫读思考。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根据需要,自己灵活地选择阅读的方法,使整个的阅读能迅速有效。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做到:精读与泛读。

  如果说精读是正餐,那么仅此还不够,还必须辅以大量泛读。没有广泛的阅读,精读得来的知识能力无法得到巩固,更无法得以迁移,会“食古不化”,而泛读有打开眼界、扩充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各种功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抄摘相关资料。“抄书默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手脑并用,强化记忆,而且可以促进读书向写作的过渡。我们为同学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地博览,既有指导又有相当的自主。同学们阅读自己喜爱的书,津津有味,其乐无穷。

  3、读写互动课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的范例,从读到写,从模仿到独立的创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读与写,读是根本,写是读以后自然达到的阶段。“读书如熔铁,作文如铸器,铁既熔,则不难乎铸器也。”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而提高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难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可写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打破写作的这一尴尬局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读记结合为强化读书效果,让学生专备一个读书摘抄本。在学生读的同时,随读随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警句格言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的文章选用,变为自己写作的语言,以加强语言的积累,丰富写作的素材……

  (2)、撰写好书推荐单。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单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单的同时,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阅读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在动笔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

  (3)、读写结合,及时评展读书笔记每次阅读课后,让学生写读书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

  (4)、定期举行 “作文赛”,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读书效果,而且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大量阅读课外书活动深入开展,常新不衰。

  (5)、写作训练暂以完成教材规定的作文篇目为主,鼓励学生课外练笔,制定作文评分标准,将达标作文和获取“学期语文学分”挂钩,促使学生自觉完成。

  实践证明:写也能促读,写然后知难,知难然后去读,这样不断良性循环,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确实离不开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而这两者都可以从阅读名著中得到积累和提高。书是人类打开智慧的金钥匙,阅读能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翱翔宇宙,参观世界;能让他们辨别真假恶丑,领悟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书能战胜一切,获得一切。就像金双江同学说的:“现在我脑子里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写,简直不知道该先写哪件才好。”

  三、借校园书香,营造阅读氛围

  正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的力量,在于它是一盏启迪智慧、驱逐蒙昧、开阔眼界、把人引向光明的明灯。而书籍,恰如点燃明灯的火种。为了宏扬和发展目前校园里正在消逝的文明文化,引导同学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书籍成为我们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书香满校园、墨香满校园。

  我校在2007年度将拓展阅读渠道、开展校园人文活动等活动紧密结合,多渠道多平台营造学生阅读名著氛围构,筑助学生心智健康成长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1、 拓展阅读渠道

  教师应千方百计开凿阅读渠道,拓展阅读空间,加强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己任,推动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可农村的学生不像城市的学生,看书可上图书馆借阅,可上网阅览,家中还有不少书。而农村的学生就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大多数家庭拿不出一本名著。要想让学生看书,应先解决书的来源。

  比如开设班级图书角(以创建“我为班级添书香”的活动为载体。此活动要个小型书库,有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老师要求学生在每周的借书课、每日的阅读课走进图书室、阅览室,自由借阅书籍);上网查询资料(七年级学习了有关曹操的古诗,以“话说曹操”为主题,走进网络搜寻信息,全方位感悟曹操。);观看影视、收听音像活动(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去探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利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著,各各不同,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用学校广播,每天播放张悦楷播讲的《三国演义》,每到精彩处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让学生“恨之入骨”,由此吸引大批学生阅读原著,先睹为快。)

  2、开展校园人文活动

  学生是纯洁、单纯的,需要学校、教师去引领,引领他们走进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为此学校把激活学校阅读文化,开展多种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名著阅读教育。实施中可在活动中融入名著阅读教育的因素,或是开展以名著阅读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活动。

  比如以“读书节”活动为载体,要求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系列活动,走进名著品味经典;以五月“文化节”活动为载体,以“名著阅读” 为主题的演讲、朗诵等丰富的形式来唱响书香之校园;以讲座活动为载体,我校邀请本市著名学者慕毅飞有关“名著阅读与写作”的讲座。

  3、借助绿苑文学社

  阅读是积累,创作是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写使得学生整体水平提高。假如水平的提高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学生的创作欲望将越强,阅读名著、阅读经典的欲望也越强,因为他们深深知道是大量的阅读滋养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于是校园刊物就应运而生。

  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借助校刊《绿苑》,使学生从中不断了解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以此鼓励学生了解名家,走进名著,创作与之相关的作品。

  设计各种有关名著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领受名著阅读的熏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而文学名著阅读更可可见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为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因为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培养了良好语感;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老师多用心,多实践,提高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同样也可以挖掘他们在这方面的内在潜力。学生与书作伴的人生定是精彩和美丽的,与书对话的心灵定是纯洁和明媚的。让课外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颜婕。普及名著阅读尚须努力--关于教育部推荐的必读书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初中生优秀作文,2004,Z1.

  2、方晴,倪亚生教学与管理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思考。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6.

  3、郑孝芬。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调查的几点启示。教学与管理,2005,3.

  4、苏卫兵。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安徽教育,2001,Z2.

  5、苏仕波,苏启平,唐亮。当前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当代教育论坛,2005,20.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探求非预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之美    下一篇:让自主评价成为作文改革中的一枝奇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