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作法。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鸡兔回笼》、《贾宪三角》、《勾股定理史话》、《关于圆周率》、《几何原本》、《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等阅读材料,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贾宪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的科学成果同样令所有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及美籍华裔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利用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线条美、色彩美等。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在进行“圆”的教学时,结合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指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排列而成的图形,就象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和荣誉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象圆外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数学中,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指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也有一些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因此,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长而努力学习。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令其重做,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改正。要严格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点滴的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五、结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如: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又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当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小于圆半径时,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相交);当距离等于半径时,发生质变,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相切);当距离大于半径时,再次发生质变,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相离)。讲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下好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低段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小学数学获奖教学论文    下一篇:浅谈初一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