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根据科学课的理念探索常识教学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探索 指导 开放
新课程已走进我们的教学,从2003年秋季三年级新生已启用《科学》课程,而四、五、六年级仍采用《常识》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怎样用《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指导《常识》课程的教学,挖掘常识现行教材,探索常识教学。
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过程,然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因此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指导。对于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方面,要置于教学动态过程中考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一、重组教材,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探索中完成新旧知识的同化。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提出的培养目标,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对自然事物和规律进行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本学期,我执教的第十册《水的三态变化》时发现教材内容的认知思路有些呆板,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原本的内容思路是想通过学生认识水与冰之间的关系后认识冰与蒸气之间的关系,再由蒸气与冰之间的关系到霜的实验最后由实验归纳到水的三态变化规律上去。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排的意图执教。我认为这就等于老师在牵着学生“齐步走”,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自主探索发现水的三态规律。针对现行教材内容不适应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这一问题,我对本课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首先,我将教材重组为三大块:第一,利用教材承上启下的关系,将前一课学生研究过的“露”形成直接导入到本课的“霜”的形成,在描述过霜,学生初步建立霜的概念后将霜的形成实验直接推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实践。其次,要求学生在做霜的形成实验中注意对比露的形成,从实践、探索、比较、分析、综合的过程中找出露、霜形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露、霜的形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寻找出水的三态相互变化规律。第三,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变化的事实、反映水在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教材这样的调整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完成新知和旧知的同化。其次,先实验后归纳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虽然两个实验的条件相似,但受冷的程度不一样,学生在霜的实验中能一下子找准新知的最佳生长点。第三,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化繁为简节约时间,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空间获得新知,能准确、快速地,更新认知的结构。
  二、优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
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想象、学会预测、学会假设、学会推理,而教师在其探究活动中则担负起指导和促进的作用,教师指导得当,促进得到位,学生的创新火花才会在他们的探究过程中闪现。
例如,我教《茎的作用》一课,就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安排在以下两个活动途径中:第一个活动过程是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与植物的茎内构造联系起来进行想象,结果有的学生能将描述的事物进入了动态化,他们认为茎内的构造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像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像立交桥上的人流、像人的血管、像邮局来住的信件……,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传递信息一样。这一个想象活动过程的实施是在教师启发、询问、质疑的方法下进行的,它能使学生的前知得到了充分的外显,同时也给教师在学生乐意、自然地流露其真实前知中了解到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动态。第二个活动过程是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了一定的事实资料后,教师要促进他们展现自我建构,通过外部新知刺激与前知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使其内化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通过学生野外拔草中见到植物断茎中能渗出水珠和课堂上用刀切断植物的嫩茎所看到,手触到水的事实,证实了植物茎内有通道,然后向学生提出,既然植物茎内有通水的通道,那么养料的通道又在哪里呢?它又是怎样通到植物体内的呢?这时多数学生能把前面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引证到这里进行推测养料的输送过程,按道理学生能做到这一步的推理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然而,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研究问题结果,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我又再次引导他们进行认知的冲突,即增加了一个自己设计而课本上没有的教学环节,提出,既然植物体内有输水的通道又有输养料的通道,那这两类通道在植物茎内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假如你们是管道设计师的话,你们将怎样在茎内按装这些管道呢?很多同学到黑板上展现了自己的设计,画完后还各自介绍了为什么这样设计的道理。最后全班的同学根据他们设计介绍对他们的设计进行了评价。
通过学生的设计,我们发现这些设计包含着学生的绘画技能,有美学上的对称,有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有思维上的逻辑推理,还有空间立体的想象。我觉得,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它不但体现出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一种“内化”的效果,也展示了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发展内在的潜能,而且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解剖植物茎的实践活动引发出了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当学生在解剖植物探索茎的构造中发现自己的设计与解剖后看到的事实是那样的吻合,那种对探究成功的满足,以及从研究中获得的真知使他们激动不已,自身的情感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依据教材,打破课堂局限性,让教学走向“开放”。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常识教学的内容是上天文下地质包罗万象,大自然中许多活生生的事物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识别“庐山真面目”的。教学中虽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利用教具、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现象,但有些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认识范围,认识程度的局限性,造成学生兴趣减弱,形成表象不实,不利于科学概念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认识“种子萌发,果实的形成,蚕的一生”等内容,想在课堂40分钟内让学生垮越这些生物生长、变化、变态一生发展中的时空那是无法进行的,再如教材中出现的“风的观测,日月星辰天体运动的观测”“水域和空气污染考察”,“太阳高度的测量及气象上的“风、雨、霜、雪”的观测等,这些内容要组织活动就课堂内是无法操作的。像这类教材的处理,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打破课堂时限,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科学观察和调查、利用课后的延伸补充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知。不顾学生的自然知识认识的局限性、探求自然活动的真实性、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得不到培养,科学精神就不会建立于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种进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给予学生提供一个对比操作观察场所,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这个观察场所中形成或得到认识事物对比经验,利用这些对比经验学生就能自发地产生各种想象,提出各种思想的问题,这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所期盼得到的教学效果吗?同时也是我们科学课程探究教学所要达到的最核心的目标。

   

例如,十册《生物与环境》一课即是如此,它介绍讲述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是如何破坏环境并直接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的。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所播出或刊载的大量有关环境问题的真实报道,让学生意识到全球生态环境特别是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恶化趋势以及当前的努力等,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的意义与紧迫性。如太湖水的污染与防治、今年北方地区的沙尘风暴的产生、最近三江源科考报道、我国近海赤潮的频繁发生等,均是这方面的极好题材。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周围生存环境的状况如何,本文所进行的水质监测小实验正是这样的一种努力。由于我们学校的北面是一个毛衣、毛纱染整区,东北、北、西北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染色厂,在教室窗口一望高高低低的烟囱有三十多根。每当刮东北风、北风、西北风校园内烟雾蒙梦,阵阵呛人的气味充斥每个教室。上学的路上看到河道里河水浑浊。他们的视野中开始涉及到居住地周围的河流、水井、池塘的水质,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究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环境探究意识,我决定带领他们做一些小实验,做什么实验呢?从课上学生的讨论我得到启发,就从学生居住地周围的河流开始,找来学生,问他们:想不想走出去看一看你们家周围的河流、池塘的水呢?学生一听有机会走出去,当然是积极响应,由此我们一起确定了题目《水的洁净度的调查》。
调查什么呢?怎么做呢?什么样的水才是洁净的呢?从这几个问题出发学生进行了讨论,有的说:水看上去清澈就是洁净的。有的说:黑色的水是受到污染的水。有的说:有臭味的水是不干净的。还有的说:水里有东西水就不干净。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对水的洁净度的看法,他们的讨论涉及了水的色度、混浊度、味道以及水里的微生物等等。然后我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再去查一些资料,看看反映水的清洁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查阅下来,大家认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及指标是:测水温、PH试纸测酸碱度、观察水的色度和混浊度、嗅水的臭和味、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过滤水、蒸发水。调查对象及指标确定下来后,大家通过讨论确立了如下的调查探究程序。(1)走出去实地取水样,并进行现场几个数据的监测;(2)带回实验室进行其余一些指标的观察和测试;(3)对某些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4)撰写实验报告。
※实地调查取样及观测分析
(1)、我们先去取了横泾桥下的河水,随后我们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7.5摄氏度,把鼻子靠近瓶口,用手轻轻地扇风,闻到一股微弱的臭味,然后把PH试纸放进水中,再和比色板对较值为6.5,在观察发现水面上有漂浮物--叶子。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并取了一小瓶河水样本带回学校。
(2)、在学校有取了一瓶自来水,测的水温:23.5摄氏度,无臭味,但有一点漂白粉的味道,测得的PH值为7.2。
(3)、到了实验室,我们把取来的河水和自来水放在一起比较,发现自来水比较清澈,而河水比较混,有点接近米白色,河水透明度差,自来水基本透明。
(4)、我拿出一个箱子,大家好奇的围过去,打开箱子,大家一看原来是显微镜。它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说它可以看清楚许多很小很小的东西。怎么看呢?学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于是我指导他们怎么组装、怎么观看。于是学生一个个按照我教的,用滴管取出几滴河水的样本滴在玻璃片上,放到显微镜下观看。一个同学操作比较快,不久就发现了水中的微生物,她不禁的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好大的东西啊!还在动。"听到她的叫喊,有的同学马上奔过去他们看到在显微镜下,微生物变得好大好大。还有的同学马上奔回自己的显微镜前仔细的寻找起来。
(5)、这瓶河水里有很多的漂浮物和微生物,这样的水能喝吗?学生只摇头,怎么样才能把其中的漂浮物和微生物去掉呢?学生开始动脑筋了,突然有个学生说:我记得在自然常识课上,我们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办到。于是我们一起实验起来,拿出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滤纸、漏斗),学生开始自己组装,自己折滤纸,我在边上偶尔的指导一下,实验结束,把它和自来水做比较发现水质明显改善,变得清晰了,但这样水能喝吗?学生迟疑了一下,陆陆续续地说:不能喝。他们不太肯定。怎么样进一步来证明呢?在我的提示下,我们用蒸发这一个方法来验证,发现在玻璃片表面留下了一些杂质,学生这时肯定的说:虽然河水经过过滤看上去很清晰,但还是不能喝。
※调查报告的撰写。学生刚开始时还不会撰定调查报告,我给他们介绍了撰定调查报告的方式与要求。学生的调查报告成文后前后修改了三次,最后形成了报告。
常识教学取材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万物,让我们的头脑去揭开一个个谜团,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比如倡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景物,记下你见到的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想方设法去引求答案,学生的问题可真多:为什么有的景物四季常驻,而有的却有季节性?为什么农民在下午种各种蔬菜瓜果?为什么一到冬天园林工人要给树木绑上草绳,一到夏天就剪去一些高大树的枝叶和部分树干?为什么有的桥是拱形的,有的桥是平的,哪种桥设计的更科学?金鱼在水中为什么不会闷死等等,小脑瓜中崩出的问题可真不少。针对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探究,大家分头找资料,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实地考察,有的上网浏览,有的请教长辈,有的拆实物、还有的做实验,同学们想尽各种方法,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都有了满意的答案。有的写小论文,有的写观察日记,有的写图片说明,有的做成有解说词的光盘,更可喜的是有的还自己设计桥梁、规则我区的绿化环境。这些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的是求知欲,发展的是思维,提高的是能力。
总之,孩子的探究潜能无法估量,让我们都来创设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孩子自由翱翔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试论提高课外探究实效性的途径    下一篇:对科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