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感悟”与“对话”的共舞,“激情”与“智慧”的齐飞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的思考

缪志强    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内容摘要】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试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合作探究不但要合理分工,注重过程,还要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安全,这样既能培养孩子探究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注重过程;独立思考;

【正文】

小学科学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实践;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我们过去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几乎都是按“老师示范实验——学生单纯模仿——教师引导发现现象——教师归纳结果”。这样做法当然教学起来流程非常顺利,但学生会形成被动跟随,依老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探究学习科学的兴趣。当前小学科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

1、形式主义较重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但有的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单纯交给学生小组合作的几个学习探究任务,小组开展合作讨论或实践后,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对同一问题的探究各有不同,记录的数据也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错误和不足。往往会出现小组发表的意见或见解与教师预设不一致或出乎老师意料之外。这时大多教师只会重复再问别的小组或者单单重复学生的意见却不作任何的引导,就直接将备课时自己的看法或者教师用书里的见解说出来;有的教师甚至含糊其词,又绕到下个环节去了,这使得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的结果被预设的结论或老师的定论所替代,合作探究学习没有在尊重学生的基上开展,形式主义严重。

2、探究缺乏组织

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科学活动中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探究科学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明确分工,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布置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已经抢着实验器材操作或自己做自己的,实践操作的安全保障,学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老师自己站一边,或来回巡视、抄写板书,对学生的合作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使得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成为主角,而大多数的学生,尤其一些不爱表达、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合作中丧失了合作学习的主体地位,失去了思考、操作的空间。

3、机械被动模仿

许多科学课上,实验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机械模仿完成,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也无法感受到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活动性,从而忽视了探究活动的主体,这些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科学探究活动没有让学生自主进行。这种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简单化、程序化,认为只要结论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己得出的,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究过程,或者探究的目的只是按部就班地为生成教师的结论服务,学生只是机械被动模仿。

科学概念、知识的掌握要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而的来的,而实验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合作探究,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创造性地对自然事物和自然规律进行探索和认识呢?我的做法为:

一、要合理分工

由于科学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分组合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保证。学习小组的编排不能随意,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具有不同性格特征、思维特质和能力倾向的学生组成小组,使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野基本保持一致,构成竞争状态。小组内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实验器材召集组员,有的负责维持实验讨论的秩序,有的负责时间调控把握方向的组员,有的负责记录发言报告员。只有精心组织,学生才能明白操作成功是离不开各个岗位的组员通力协助的结果。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看不见的空气》时,我要求学生分组探究各种途径感觉空气的存在:有的学生用风扇吹有色烟雾用眼睛看空气流动的痕迹,有的学生用耳朵听气球排气的声音,有的学生用吸管往水杯里吹气泡,有的学生用打气筒抽气,有的用塑料袋灌装空气,有的用气球在水里释放出气泡,小组内分好工人人参与活动,用多种方法来认识空气的存在,进行充分的感知,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认识到什么是空气。多种感官的刺激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来,孩子们在经历了动态化的探究活动后,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体现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深入童心,养成勇于探究的习惯。

二、要注重过程

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保证。老师的指导必须讲究实效和时效,不能放任学生,也不能一手包办出结果;既不能过早介入,又不能过晚干预。老师就以一个平等的合作者身份参与小组合作实验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引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指导他们掌握合作实践活动学习的基本技能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实践结果记录下来,如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如观察植物,就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看到的植物画下来,非常形象。除了图画或文字记录外,还可以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记录,因为有些特征是没办法用图画表达出来的,如气味、味道等。学生使用的实验记录单,大部分可以用科学书本里的记录单,如果书本里的记录单不合适,教师就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实验记录单。特别是三年级的科学记录单,要让学生填写的较多,教师可以选用一部分,或修改一下。这样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操作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主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并记录整个过程的特征,距离得出正确的结论又接近了一步。

三、要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要正确处理好小组合作探究与学生独立思考的关系,即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探究后应让学生根据探究结果进行独立分析。

如在上三年级上册《松软的土壤》时,课堂上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教师:我们要研究土壤,怎么研究呢?学校哪些地方有土?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校园挖土,在挖土之前,请你猜想一下,预计我们能挖到些什么?学生猜想,师板书:砂、树叶、蜗牛、蚯蚓、铁、粘土等,老师带领学生去校园的植物园一角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的同学,就回到教室和黑板上的对照一下,看看哪些是你挖到的,哪些是你没挖到的。

《科学新课程》中说到:“让学生从猜想中得到结论,再用实践活动去证明得到的结论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确实,猜想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科学教学中更需要猜想,很多的结论并不需要学生去严格的证明,而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常识从提取” 。

四、要注意安全

小学生一进科学实验室就感到新鲜有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将老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而科学课很多教学内容是必须通过做实验完成的,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很容易会发生安全问题,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时必须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等详细而周密地交代清楚,特别要注意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前要进行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有序进行、防止失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清清的水》中设计一个研究水的性质及特点的环节:

师: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1、2、3,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请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来)台下有学生议论纷纷。老师索性让学生回答想法:

生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生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

老师强调: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学生作答: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就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然后再分组活动,分辨纯水。

可见案例中如果学生不清楚注意点用嘴来尝试分辨液体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可是安全事故往往让人防不胜防。如实验铁架台、玻璃器皿、酒精灯、蒸发皿、高锰酸钾、小苏打等。尽管有些器材和药品相对安全,但作为教师千万不能马虎。应该做以下安全强调:1.高锰酸钾不要用手触摸,观察时要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要随意把鼻子凑到杯子里闻,要用小勺加入到水中。2.蒸发皿加热后不要立即用手触摸,以免发生烫伤。3.小苏打水不要喝,上课用的食盐水和糖块不要吃。4.玻璃器皿如果摔碎后不要用手直接捡。5.酒精灯使用时要小心防止泼洒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灭火。严禁用点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和用嘴吹灭火。科学课中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每位科学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学应该是“感悟”与“对话”的共舞,“激情”与“智慧”的齐飞;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学应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我们每位科学老师为追求真实的教育人生,理应拥有淡然的心情,朴素的怀想和不尽的思考。这样会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新课标》解读

《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美)兰本达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例谈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指导策略》  作者:王 鑫

《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作者:卢传福

《教学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策略及误区》  作者:沈金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从兼职走向专业,提升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能力    下一篇: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