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巧妙设计,引领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叶锦杭  厚街镇中心小学

 

【内容提要】

学习、模仿、生产这些都是传统的事情,然而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为此,我本着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的目从三方面论述了怎样在科学课中进行一些巧妙设问来引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巧妙   设计  猜想   成功   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众所周知:科学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科学……单是老师的传授科学知识远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科学课的千奇百怪问题,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创新的人才。在科学课中,怎样进行巧妙设置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我们广大教师光荣的使命。下面就个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巧妙设问,引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只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涟漪碧波激起千层浪。科学课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新奇问题,如果只寄望让学生知道答案,学生就会变成装知识的容器,而社会就会变成一台只会翻版的机器,强大的民族使命就会失去了希望。教师的作用在于设疑、指引。富有指引性的疑问往往能成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火种。那怎样设置疑问才能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问到“妙处”。

黎见明指出:“‘改灌为导’,就能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问到“妙处”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课堂文化。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构成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有三个:第一是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等都是组成课堂氛围的重要原素。如果科学老师懂得抓住学生的好奇、好问的个性特点,善于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才会诞生创新思维。为了让学生步入“敢想敢言”、“畅言敢为”的创新思维境界,我们要善于引发问题矛盾上的冲突,用矛盾激发学生思维。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妙设“疑问”就是引发“探究——发现——收获”的功神。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建筑》一课时是这样妙设“疑问”的:(正当学生意犹未尽地欣赏美丽的建筑物时,正当学生讲述建筑物的美时)我提出——建筑物大多数都是用水泥钢筋等材料做成的,但水泥钢筋成本高,现在我想搭一座低成本的桥,你打算怎样做?学生纷纷说道:可以用木材,也可以用塑胶等,更具创新意义的是——有一个学生跟我说:桥不一定用水泥钢筋建成的,桥还可以用木板压着一些空心胶桶搭起来。创新出别具心思的桥就是“妙问”在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巧设“疑问”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问到“重点”处。每节课涉及的问题多到数不清,什么问题都让学生“畅所欲言”是不可能,研究问题精和透比泛览好得多,因为不精不透的问题研究是很难出现什么创新的。因此引导学生往“重点”处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利手段。黎见明认为: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处理好“专”与“多”的关系。他还指出:如果要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必须懂得精问,问到“重点”处,否则,学生想的只会与学习目的越来越远,而失去探究学习的意义或发展创新思维的大好时机。如在教学《人造地球卫星》一课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1、人造卫星是怎样的?2、人造卫星有什么科学用途?……每一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在想通想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我重点让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学生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讲:我要用人造卫星用来研究风雨,因为每一年的大风大雨给我们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伤害,我要改变这些天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一次在重点问题处得到锻炼。

3、给空间学生提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提出问题往往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人类的思维之所以具有创造性,就是因为思维的本性具有探索的性质,随着创新问题的提出,人们才会产生发明或创造。如我在教学《消化与吸收》一课时先把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然后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和提问题,结果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坏电视机就可以修好而死人不能治好?这样一个新奇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重视,现在复制人的技术这真的要归功于昨天问题的提出。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对知识不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发现不了问题就等于解决不了问题。

二、设猜想,引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我们中国有一所小学的教师要小朋友模仿他画画,当中有个小朋友画好后添加了一只小鸡,结果遭到了教师的批评;日本有一位小学的教师要小朋友画一个西瓜,当中有个小朋友把西瓜画成“方形”,教师问他:为什么把西瓜画成“方形”?小朋友说:“因为圆西瓜容易从桌子上掉下来”,老师真诚鼓励他说:“希望你以后种出“方形” 西瓜。”中国教师习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地教学生,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大胆创新的自信心,我们为什么不学学日本的那位小学教师鼓励儿童大胆去猜想?目前,日本已种出了方形的西瓜,这无疑是猜想引发创新所带出来的效果!

科学家们在提出新的科学概念,科学模型和科学实验时,先是有大胆的猜想,然后想方设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果。法拉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提出“场”和“场力”的概念,为电磁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实验前和实验中,猜想不断作用和指引着他。卢瑟福对汤姆生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表不怀疑,从而大胆猜想,最后得知原子核结构,从而推动物理的发展。猜想对少年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是不是任意让学生猜想就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不!猜想是一种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而作出预想的行为,并非胡作非为。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切创造活动都需经认真思考。猜想思维往往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直接涉及事物本质。那怎样设置猜想而有效引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多一些逻辑就会多一些价值。

     有价值的猜想告诉我们,猜想并非凭空捍造,它需要科学依据,因此在指导学生猜想时需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让学生猜想时,教师注意把一些有根有据的猜想展示给同学看,对于一些无根无据的猜想教师重视作指引。1927年,诺贝尔科学家奖获者威尔逊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青年时期他曾到过英国本内维斯峰天文台,山上云雾飘渺的景象给他级深的印象。在他研究显现电子路径仪器时,云雾成了他猜想的一个闪光点,他在猜想每一件事时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后来他成功地研制出电子云室。《科学》这门综合学科能很好提供给学生包罗万象的知识,如缤纷的生物世界、变幻莫测的化学世界等。在探究天文地理时,我们教师多一些让学生讲述其中的奥妙。水滴成河,积小成多,只要我们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带着逻辑去猜想,学生的逻辑思维定会得到长远的发展,猜想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2、多一些赏识就会多一些信心。

     因为是猜想,学生的分歧意见往往很多,有些离奇的猜想还可能会被同伴讥笑,泼冷水。怎样保证学生的猜想信心不动摇,特别需要教师的赏识鼓励。如播放图片,让学生猜想宇宙是怎样的?学生猜想出来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同学说宇宙跟地球一样都有人,有的说宇宙有超市……宇宙有超市一话刚出,狂炸式的冷言冷语不停地袭击猜想者。这时我笑着跟学生说:现在的宇宙没有超市,以后也许有人在宇宙上开超市。我还指出:“你的猜想真有创意”,“你的想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赏识语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学生们的猜想猜想能力在信心中发展起来。目前的神舟9号等技术的发展不就是先有猜想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成就吗?

 3、多一些质疑,多一些能力。

猜想是一种思维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猜想具有重要作用。在《科学》课中,常常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多一些质疑,多一些机会思考,猜想能力就会越强。如教学《浩瀚的宇宙》一课时,由于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有些抽象,出现的都是天文数据,学生一时真的难于感受到各事物有多大、多远。此时此刻,我让学生提出疑问,你最不明白的有哪些问题?然后又问: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当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地球有多大,银河系有多大,宇宙有多大等,听完某些学生老师的解答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猜想:地球有多大,银河系有多大,宇宙有多大。一连串的疑、思、猜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事物,拓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猜想是一种超前思维的行为,它的想像结果往往与实际有区别,它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如:一枚硬币放在盐水上会不会下沉?对于一些没实验过的同学来说,他可能猜想会沉没,也有些同学会说不会沉没。不管何种猜想,我们让学生知道的不是沉与不沉这么简单,而是为什么沉或不沉。多一份怀疑,多一份猜想,有猜想便会产生行动来验证,这些都在相互相成起良性作用。

三、巧设“成功”,引发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具动力。”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付出,甚至艰辛等,发展创新思维是一个艰辛过程,它需要动力来支撑。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渴望成功的群体,他们有了第一次成功就能鼓起劲创造下一次成功。利用这一辩证关系,我设置了榜样---模仿---成功的模式来赐给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动力。

1、认识榜样。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中国的农学家袁隆平等是学生们曾几何时听过或认识过的名人名家,但真正认识他们成功之处的学生却不多,为此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工具认识这些名家们的名人事迹。经过号召,学生们很快找到了这些名家的成功秘方。心中佩服或产生模仿榜样的想法或冲动此时而产生。

2、模仿名家。

正因为有了榜样,所以学生们便想模仿榜样,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等远大理想。如我在教学《我们一起来使灯泡亮起来》这个实验时,有学生就想起爱迪生不断做灯泡实验的故事,按着老师的方法使灯泡亮起来后,有许多学生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模仿爱迪生不断做灯泡试验,有的把10多个灯泡亮起来,也有的做成一个灯泡亮,一个灯泡不亮,真有创意。创新是在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中引发出来,有了名家事迹的影响,学生更容易产生创新想法。近年来,各地小学生创造出来的创新作品,很多都是在模仿中创造或创新出来的。

3、成功理念。

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谈何容易。在我们的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因为受挫折而放弃。科学家在成为科学家前有很多不成功,他能成功很大因素是拥有了我想成功的坚定理念。他们在创造成功前先对某事物产生好奇。他们想探知事物的规律,他们具有看到事物最为本质一面的本领。每一名科学家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超强的意志力或毅力。毅力是一种非具备不可的素质。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毅力薄弱,产生毅力的动力需要靠成功来支撑。因此在学生付出后,产生成果后,哪怕是一点点小成绩也要肯定其成功,让其建立我能成功的理念。成功理念通常建立在日常设计的作品中。教师源源不断为学生作品作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喜悦,每一次的成功喜悦就是学生下一次创新的强大动力。

学习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科学……这正是我们科学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它的意义在于培养科学发明创造的人才,发明创造的成才过程在于创新思维的积累,为此我们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巧妙设计好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有利的一些关键环节,关键环节设计好了,创新的希望才有待实现。

 

参考文献:

1、2003年的《教与学》462——464

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094473.html

    3、http://baike.baidu.com/view/66827.htm?fr=ala0_1_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下一篇:实施学科整合,指导中年级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