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如何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本文在生成活动“鱼的秘密”中,从幼儿兴趣入手,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师幼互动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关键词】主动 学习 兴趣 激发 探讨

【正 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纲要》也明确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自主的选择,主动的发展。”这一切都已阐明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让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在生成活动中我们对此做了尝试和探索。

一、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因而,它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如: “十·一”长假过后孩子们谈论着长假中的见闻,当一位小朋友向大家讲述他随爸爸去武汉·东胡‘海洋世界’游玩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美丽的鱼时,得到了很多孩子的响应,他们异常的兴奋,争先恐后的向大家讲述自己喜欢的鱼、自己看见过的鱼。孩子们对鱼有着浓浓的喜爱之情,在活动区活动时孩子们用笔画鱼;用积塑拼鱼;还有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关于鱼的书籍┅┅。对鱼的兴趣和关注“引爆”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看着孩子们兴奋而热烈的争论,我突然想到海洋世界中鱼类繁多,我们何不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展开一个“鱼的秘密”主题活动呢?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鱼类的知识,懂得鱼的生存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和呵护海洋生物动物的情感。于是,“鱼的秘密”主题活动由此产生。

在这个活动中,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创设活动的环境,所得到的教育效果是在其它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讲讲你所知道的鱼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非常踊跃,一个个自告奋勇的为大家讲述鱼的故事、鱼的趣闻。有的孩子讲:“鲨鱼的鳍十分坚硬,就像一把很厉害的刀刃。” “鲨鱼张开嘴的好大,好有两排獠牙,非常的吓人。” 有的孩子讲:“沙丁鱼是一种讲礼貌、守纪律的鱼,它遇到狭窄的地方就会直觉地排成整整齐齐的队伍,有先有后地游过去。”还有的孩子讲:“鲤鱼会跳起来,它跳的时候要摇头、摇尾巴,把水面搅得都是大浪花,‘泼刺’、‘泼刺’响个不停。”千奇百怪的鱼类故事,不但让孩子们懂得了许多的鱼类知识,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保护;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幼儿勇敢的表现自己的心声,增强了自信心和语言表达力。

二、师幼互动、共创主动学习的环境

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是激发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先决条件。主题确立后,我们开始着手收集有关鱼的资料。鱼的标本、挂图,小图片,故事书,手工品和VCD碟片等非常丰富,但要想让幼儿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我认为让孩子们亲自参与收集、布置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们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在随后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鱼类资料源源不断的汇集而来。走到活动室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共同观看鱼类图书和画册。一次,大家拥挤在一起抢着观看鱼类图片。看到这种情形,我及时的提出:“怎样让大家都能看到呢?”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把图片分类贴在墙上。于是,我用毛笔在墙的瓷砖部位写下了会跳、会游、字条,希望孩子把图片粘贴到相应的位置。结果张颖却把所有图片都粘到了会游的字条下。李新宇马上跑到她面前抗议道:“箭鱼、鲤鱼,都是会跳、会飞的鱼的鱼,你为什么把它们贴到会游的里面?” 李新宇的提议使张颖很快把图片调整过来,但在面对箭鱼时发生了争执:“它们既会游又会飞,应该放那儿呢?”“对呀,有些鱼不但会飞而且会游,请小朋友想想,除了箭鱼,还有那些鱼既会飞又会游?”于是,新的主题又生成了。

    

孩子们通过与环境、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不但获得了对鱼类的认知,同时也为幼儿以后的探索和创造活动做好了铺垫。如:在粘贴小鱼活动时,有的幼儿便用各种各样的小薄片积木层层粘贴在画好的鱼身上,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告诉我们,因为他看到的标本鱼身上的鳞片就是像滑梯一样层层排下来的,颜色还不一样,五颜六色的。看来,孩子是将看到的情景创造性的表现在作品中了。
  由此可见,只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与布置,孩子才能在活动中主动使用材料进行观察、探索、创造,并且在取用材料时做到井井有条、心中有数。从而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三、适宜引导,满足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幼儿主动学习决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学习,幼儿形式上的“主动”学习也决非实质性的主动学习,更难成为有效的学习,这其中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参与和发挥。”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的提出问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世界。”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在认识了鱼的“朋友”后,孩子们共同创编了故事《小丑鱼找朋友》并表演给家长看,在表演过程中大家发现缺少服装,如果能将自己装扮起来再表演会更好看。于是,我们顺应孩子们的需要,开展美工活动“小丑鱼找朋友”。旨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扮演水族动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除了是孩子们的伙伴、协助者、引导者外,更是孩子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为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孩子们自选材料、自取工具、自己设计、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以最饱满的兴趣和最活跃的思维投入到活动中,既尊重孩子们自己独特的构思,也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其他孩子的装扮方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一个思路,让“孩子教孩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充分地发挥想象,探索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他们要扮演的水族动物,制作装扮的水族动物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装扮“贝壳”的孩子们,有的用纸盒,有的用蛋糕盖子,有的用扇子……还有的用果冻盒来制作贝壳的壳身;装扮“鱼妈妈”的孩子,不仅将身上装扮上鱼身、鱼鳞、鱼鳍、鱼尾,而且还找来旧布系在头上作头巾以区别他同其他“小鱼”的装扮;装扮“章鱼”的孩子们,有的用大纸盒,有的用手提袋,有的用浴冒……制作章鱼的大脑袋,有的用邹纹纸,有的用槊料袋子,有的用亮纸,有的用布……制作章鱼的触角;装扮“大鲨鱼”的孩子,用纸剪出鲨鱼的鱼身、鱼鳞、鱼鳍、鱼尾装扮在身上,还剪出了鲨鱼锋利的牙齿贴在自己的嘴巴上,令其他的孩子一看就知道他装扮的就是“大鲨鱼”。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在活动中。

四、尊重个性,给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

幼儿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种想表达的欲望。通过探索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所以,孩子们乐于表达和交流。幼儿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绘画是幼儿常见常用的方式之一。

      

孩子们的图画充满着童稚,不拘一格,稀奇古怪,让我们看不懂,但却蕴涵着大胆的想象和创造。例如:在绘画 “鱼”的活动中,石佳欣小朋友画着一只大鱼卧在水中,旁边有一只游着的小鱼,嘴巴里叼着一条小虫好象要送给大鱼吃,当我看到他的画后随口说道:“你画的鱼宝宝怎么比鱼妈妈还大呀?”谁知,王雨露却对我说到:“不是的老师,这只大的是鱼妈妈,她老了,游不动了,鱼宝宝找了食物给妈妈吃”。多懂事的孩子,多美好的想法,竟被我误解。孩子的话再一次提醒了我在教学中不要只看表面的效果,而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真实意图,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幼儿的表征。再如:吴昊小朋友画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鱼仔,他对小朋友说:“ 我想让鱼妈妈的孩子生出来后都漂漂亮亮的。”看起来孩子的想象似乎超越了常规,不合情理,但却表达了孩子的真情实感,如果我们按常规的想法进行引导,就会打断孩子原有的思路,扼杀他们的想象,挫伤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因而作为老师,我们要怀有一颗理解之心,宽容之心、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去引导,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给幼儿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总之,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创设适宜的探究氛围,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努力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求知欲、学习愿望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3.《幼儿教育》2003----2004

                                    中南民族大学附属幼儿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论户外活动对幼儿性格培养的作用湖工幼儿园    下一篇:浅谈幼儿的创新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