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对中考给语文教育所带来影响的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王帮阁

  适当的目标检测总是会带来好的影响。有了检测才会有对行动效果的明晰检验,以便于确定下一步行动校订的尺度。中考对初中教学来讲,是有效的教学调节手段。如若取消中考把中考视为异端,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必将因噎废食。若是从减负方面来考虑问题,减负应从教材的难度的调节开始,依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兴趣来调节,而不应尽归咎于考试所带来的负担。

  国情发展不同,中、高考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教育问题的出现,一般说来是教育发展的滞后与人口资源的不平衡搭配制约造成的,要改变现状总是需要各方利益者的放弃,需要利欲熏心观念的放弃,需要出人头地,劳心治人的功力观念的放弃,需要有赢在起跑线的妄言心里的人的放弃。退一步讲,我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只有放开胆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天然发展成长,才能出现“陈章良们”,产生经得起检验的自然人才。否则被畸形教育逼出来的,且已经扭曲了心理的孩子,尽管以高分进入了高校,也只会影响高校生源的实际素质,尤其是影响重点大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久而久之祸害了个人与国家的长期发展。若是按照当下明里暗里的情形,人才是课外班加课内大时间量磨出来的,不难想象少年的锐气与爱好已经过早地被恐惧学习所代替,我们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必将受到贻害。

  先放下中、高考不谈。我们看看小学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些什么?

  小升初考试普遍取消了,学生的课业的确减少了吗?搞教育的清楚,不搞教育的也清楚。家长具有无尽的忧虑。社会保障不完善,离开学校之门若不是大手牵小手进了家门,一不小心失去联络,步入校外便似遇到了洪水猛兽,甚至都会动用警力,发寻人启事,恐慌至极。原因如何,孩子少,独生子女多,社会问题多。社会环境能净化缺少有人来为孩子净化,甚至不想净化,明知对孩子不利,可对某些人有利,得不到净化。故而带来校外的大恐慌,孩子便失去了校外与户外这块天然的成长乐园。

  素质应当是奠基在生命里的良好修养,是兴趣与爱好构建的未来能力的生长点。就语文教育而言,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应当是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养成。小学教育起码要写得一笔规范字。可目前来讲,书法教育基本得不到落实,描红描绿不见了,严格的训练,被轻描淡写的活动所取代,或者成了少数学生的展览,其实学生的书法练习不只写好字那么简单,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意志力的培养,对完善美的追求。其中追求完善的心理素养才是关键。

  小学生毕业要能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群体讨论,不盲从,不怕错。(小孩子表达的错误甚至也是可贵的)。小学生的课堂应当是围绕简单文本自由表达的课堂,不要过于计较是是非非,不要过于追求标准。乐言、善言、善思才是旨要。教者承担的应当是从乐导到导乐的化育过程,是哺育孩子心灵的导师。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之所以在一定时期里得到追捧,我想就是因为它贴近孩子的生活,不盲目在思想道理上拔高,多记孩子事,多言孩子的话,必然为小孩子所喜爱,学来令孩子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喜闻乐见。

  小孩子的读书,就像种树。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把这道理讲得最透测,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小孩子求学伊始多是喜爱读书的,关键在于对读书兴趣的培育与诱导,教者不能盲目的以己所好包办代替,想想庄子的濠梁之辩或许能明白些道理,读书之乐也必是需要观察与揣摩的。老马识途的方法可用,有书的场合是孩子们的苑囿,寻其踪,让孩们推荐,教师协助观察,鉴别或许会是更好方法。总的说来,小孩要喜爱读适合自己能力的书,有了喜爱的书才会使他们对读书感兴趣。

  小学生写作的萌芽很重要。这个芽不要过早地来“撒盐”,这似乎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有些学校小学一年级就让学生写日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一来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下一步学习书写汉字就变得心理上疏忽了,久之汉字书写错字、别字就会大量出现。过早地让小孩子按一定话题写日记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甚至会自然的在学生心理上对写作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猴急的家长若再上手,就必然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被凭空拔高,故而低年级不宜写长话,要培养学生的造句的能力,记得宁鸿彬老师在 “语文教学一百例”中,曾倡导从不同角度造句,是个很好的方法。过早地逼迫小学生写日记,写固定话题的作文就有如在写作的幼芽上撒盐。说了这些,其实并非牢骚,只是自己的思考。

  小学教育没有监督验收,若只是热热闹闹便算素质教育的话,基础歪了,到初中盖二层楼房可想而知。大家不难想见,小学这一重是减负了,还是给未来加负了,我想大家都会清楚。童子功不可疏乎,小升初可以考,为何不考?或许一考又怕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考的方法有多种,不考就能减负了吗?放任是一种不负责任。会耽误小学生的成长,我教了二十几年的初中,感觉现在学生的素质应是最差的时期,学生缺少基本的能力。我认为是考测放弃了教学的责任,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所以我认为,“怕”解决不了学生发展的本质问题。

  素质教育是积累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大家应当呼吁不要再来鼓励偏废了。

  再来说说我们的中考。若是按照吉林省考试为例,一张语文试卷包括名句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内容。按照课程标准初中就是五十几篇古诗文可把握,三年下来反复磨练,重复练习,背诵答案反复不断,学生又能发展多少。(其实全国多地在文言文检测方面难以摆脱这种状况)加上普遍存在的所谓校级月考、周考用划一的答案来批卷,又能给学生多少启示,这不该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做不要说能力就是和高考也不接轨。初中毕业生除了会背几十首古诗之外,甚至连最经典的十几篇古文都不会背,还会留下什么素养的积淀。细细想来似乎可怕,小孩子三年的青春就这样被燃烧在精神的荒野里。

  我近些日子在思考,想着能不能改改考试内容。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是我们母语的精华应当考,可分三部分进行。

  其一,教材中的古诗名句;其二教材中的古文名句;其三推荐范畴内的古诗文名句。可设三十分分值。这样更有利于给教师松绑,给学生松绑,干脆就不考课内古文的定性分析理解,把文言基础放到课外古文中去考,课外古文的选择,依据课内古文应掌握的实词来选择,不宜过短。起码应在三百字以上,改变现在百把字的现状,重实词,重译文,理解基本人物,行为目的即可。这样就会使教师自觉放胆,放手选文,极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师自觉精心选文来进行教学,既能调动教师教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自我选择进行阅读。这样调整我认为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利于继承母语教育的传统,只有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教与学的兴趣,才有可能培养像宋楚瑜先生、温家宝前总理等,有民族文化学养的当代中国人。

  其二,现代文考测不需要考课内的文章,也不宜只考中国散文,应有世界的眼光。坚持考文学范畴是对的,但选材要放开,这样就会很好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开展,使教师有自主选择权,增加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文章的命题,最好不要纠结在主观感受较强的题型上,即使是考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系统范畴,不要只站在成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一般来讲,初中生的阅读考测我认为只要能知人,知事,辨别基本价值取向,懂得基本行文技巧即可,因为读的最终目的在于会写,而不是会回答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学生会读书,能行文。二者哪一样都不是通过阅读考出来的,万不可过于纠结于此。

  作文的考测应以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积累为主,要求初中学生能把生活体验讲清楚即可,不要“蛮横的”以文学作品的尺度水平衡量初中生的考场作文,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们在写作方面能够自由表达,他们既可以发议论,又可以叙情感,万万不能使初中生的文风似跟风的陀螺失去自我。

  总之,初中生写作的核心应是初中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不要鼓励凭空绚丽的伪文化味。一味地去制造华丽,用假大空的泛滥,代替基本的质朴,断了初中生自然行文的写作之魂。

  作文的教学应立足于使学生在认识生活,品味生活的基础上更好地成长,健康地生活。在作文教学方面,广大教师要搭建好阅读与作文的桥梁,以阅读促写作,使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养成能够相辅相成,这样持之以恒的开展教学活动,作文教学才可更加有效。

  教学的检测应是教学的导向,有如禹王治水,宜疏导,不宜栓堵;宜培养努力思考,勤学善思的学生,不宜培养拈轻怕重的思想。学生的素质,国民的文化素养不是等来的,怕来的,切忌以减负之名失了传统,延误了教育良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下一篇:让学生快乐地行走在语文路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