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练笔,大文章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4-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建始实验小学  李淑珍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让“小练笔”走进课堂,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益处,它打开了学生“阅读”与“表达”的通道,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二、练笔的教学方法

  1、从读到写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准备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地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景色。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的顺序分别讲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逐段理解课文后,在回过头来看课文,并通过板书揭示了写作方法:

  春天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美丽的     夏天   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小兴安岭     秋天   树木   落叶   野果   药材

  冬天   雪花   积雪   西北风 动物

  回头在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内容上,这样有利于把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中来。

  2、从扶到放

  (1)扶。让学生回忆自己校园的景色,仿照课文的顺序夸夸自己的校园,当场练笔。教师巡视,当堂讲评。好的片段好在哪儿?怎样抓住景物特点的?差的片段差在哪儿?怎样修改?这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结合在一起。

  (2)放。课外练笔,让学生选一处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来,写出特点。然后在班上交流,把精彩之作贴在墙报上。

  三、练笔素材的挖掘

  1、典型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要指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要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达时就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比较接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段落层次清晰,对学生训练的习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如《赵州桥》一文。其中第二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形式,围绕“雄伟”这个特点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赵州桥的雄伟,让人有一处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这个典型处,让学生运用此段的方式写写自己的家乡的某个建筑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仿写片段一定能获得成功。

  2、概括处拓写

  我们的教材中,编者选了不少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范文。范文的详写部分用来启发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具体;而略写部分,却是同学们练笔的好材料。如《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一句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讲孔子怎样走到洛阳的,文中只用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描述,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了。可以提供一些句式:累了,孔子(    );渴了,孔子(     ) ;天已黑了,孔子(     ) ;不管是炎炎酷署还是寒冬腊月,孔子(     ) ,这不仅深化了文章主旨,读厚了课文,还丰富了学生习作内容,文道结合,何乐而不为呢?

  3、情境处激写

  教材中许多课文图文并茂,其中有些插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趣。如《燕子专列》中,文章对贝蒂如何找寻燕子的内容不是很详细,贝蒂的动作、表情、内心活动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插图想象贝蒂寻找燕子的范围、动作、内心活动,然后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争论处辩写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因“一词、一句、一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讨论、探究活动,这是一个活泼、生动又精彩纷呈的过程。如学完《小摄影师》一文后,我问“小男孩子还会再来吗?”有的立刻说:“会!”话音还没有结束,就有学生反对说:“小男孩不会再来了!”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赞成”派和“反对”派展开激烈的辩论,一时间,学生纷纷各抒己见,还摆明自己认为很充分、充足的理由。辩论一结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5、空白处扩写

  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空白,这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读者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需要读者去填补,去丰富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如《西门豹》第10——12自然段,写西门豹用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经过。其中惩治的场面在学生的头脑是空白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写话训练:①西门豹接着会怎样惩治其它巫婆和官绅?②那些巫婆和官绅会怎样求饶?③岸上观看的老百姓会有什么神情、举动的议论,通过问题让学生练笔。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当讲到受到掌握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帮助,有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通过填补,学生的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

  6、结尾处续写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能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情节,这也是学生练笔的好机会。如《风筝》一课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最后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我们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

  7、童话古诗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继当时内心的孤独、忧愁,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张继只身坐船来到江南,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漫天霜华,寒气袭人,他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灯火,听着乌鸦凄惨的叫声和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肯定是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张继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心里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8、写写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就可以让学生写写《我眼中的邱少云》、《邱少云,我想对你说……》等等的小练笔。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小练笔的质量有时比园地中的习作要高,学生乐于完成。小练笔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相信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喜欢作文,就能创造出一篇篇精美的“大文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诵读经典诗文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下一篇:巧记生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