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学校团体辅导的实效性研究》实验方案报告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5-08-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其中团体辅导被列在第一位。这意味着团体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在我们延边珲春,部分班级留守儿童达到75%以上,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吉林省教育厅在2012年启动了《2012延边留守儿童教师关爱项目》对延边300名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其中很多实验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在与专家的学习和交流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学校团体辅导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团体辅导可以使孩子们在不着痕迹的活动中感受到温暖,体验到了解和支持、被支持的感受,从相互帮助中获益。团体辅导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团体辅导活动在大学和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珲春市心理健康教育也被中小学纳入到课程表里,但是结合主题班会、家长会的团体辅导活动正在探索阶段。

  在团体辅导活动中,人际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团体辅导比个体辅导影响广泛,省时省力,并且团体咨询效果容易巩固。同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从中借鉴方法和技术。以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团体辅导还填补了教育的一个空白,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走上了常规化。否则,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那么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就会成为泡影,全面发展亦成为空谈。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及重要观点

  团体辅导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团体是两个或者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彼此互动,互相影响的个人集合体。一个有意义和功能的团体具备四个要素:有一定规模;有共识;可以互相影响;形成规范。团体辅导的概念是指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团体辅导之所以在学校适用且有效,主要是学校团体是自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面对的成长话题和类似的困扰。

  团体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对价值的处理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以一套既定的、统一的世界观(其核心是价值观)去塑造心灵。团体辅导不以品德塑造为自己的基本目的,不指定任何既定的价值观,不从内容上干预学生的价值取向。

  通常在我们的学科教育中,不会教学生“成为你自己”,通常教育学生 “做一个好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团体辅导最大的价值是在团体互动中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To be yourself,即 “成为你自己。这不是哲学,这是活生生的人生,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人“,你会生活得自在而饱满,若你没有成为一个”人“,那么不管你外在条件怎么样,你还是会觉得痛苦、迷茫,并且总觉得人生严重地欠缺些什么。

  今天我们看到了黄洋,一个自己喝了饮水机的毒水觉得味道不对,把饮水机里的水倒掉清理干净担心室友喝了不好,如此善良有才华而且承载了父母一生一世的厚望的年轻才俊就因为喝一杯自己寝室里的饮水机里的水而被那么残忍地夺去生命!那么是谁制造了大学投毒案的惨剧?也许就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你和我。不要再拿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不要再培养他总得第一的心态!做好自己,真心懂得欣赏别人的成就,这种品质太重要了!因此,教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引领学生追求人类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教育和启发学生:人的能力可以有差异,但做人的标尺应该相对一致,即崇尚社会普适永恒的终极价值:向上、求真、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诚信、公正、理性、自由、希望、热情;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等。

  三、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理论依据

  欧文、亚隆说”人际互动是团体心理治疗的引擎“,因此在《学校团体辅导的实效性研究》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人际互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校团体辅导进行研究。        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的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的需要。在《学校团体辅导的实效性研究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提高社交技巧、利他主义、行为模仿等治疗因子和团体凝聚力进行人际学习。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

  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4、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内容:

  1、团体各发展阶段的设计重点的研究(团体的创始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

  2、使用结构式团体活动的技巧的研究。

  3、团体辅导与班队会、家长会的整合的研究。

  4、团体辅导在学校学生管理方面重要作用的研究

  总目标:

  增强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首先让实验教师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感染学生。

  2、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实验教师要独立设计不同风格的团体辅导方案。

  4、与科任老师、社区工作者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团体辅导的实效性。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学校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学等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是指是通过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

  3、问卷调查等方法。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

  搜集理论材料,确定实验范围,确立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培训实验教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1月——2014年11月)

  在实验校听课,与实验教师研讨,写出听课调研报告。实验教师集体培训、网络培训、备课,书写整理课题实验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1月——12月)

  材料的整理与统计,评估实验效果,进行归因分析,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写出结题报告汇编相关成果。

  七、具体实施措施

  1、加强学习。

  团体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新《纲要》;进行团体咨询人员的个人成长、理论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督导下的团体辅导实习、团体咨询的专业伦理道德的学习。

  2、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团体方案的设计研究。

  3.实验教师从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两方面入手,来进行设计。一方面,从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抽取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前测,大致了解各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认识与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参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结构式团体辅导活动。

  4、注重与在班会、家长会、社区服务中团体辅导的运用,每名实验教师编写出具体实验方案,经过小组督导,共同研习。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注重团体辅导的体验性,注重学生的感受,每次活动以后收集同学的作品,同时做到保密性原则,实验教师每次活动后整理好资料。每周一篇感想,每月一份实验报告、每月一次实验教师的体验式团体辅导,每学期一篇论文,做好问卷调查、分数及品格的统计。

  6、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定的方案、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实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谈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发现。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实验小结和阶段性总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研究    下一篇:在心理课上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