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优化学生学习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偏执闭锁、敌对抗拒逆反、依赖、抑郁自卑、自安、焦虑急躁、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十个方面,造成这十种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优化,调整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学生学习心理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而解决学习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于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指出:“心理卫生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发现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一些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会超出或落后于我们通常可预料到的具有同等智慧的个体,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心理健康。”可见,学生的心理因素确实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

  要优化学生学习心理,首先要了解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是学习压力感较大。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二是偏执闭锁心理。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学习中的烦恼常压在心里,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胆怯、退缩。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让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造成人际关系敏感,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三是敌对抗拒,在初中阶段主要是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暴力倾向,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如有的学生将课余爱好拿来到课堂上来,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心爱的物品被没收,便产生“你越让我学我越不学”的抵触情绪。

  四是依赖心理。表现为依赖感强,习惯于求助于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倾向。依赖心理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心理承受力较差,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五是抑郁、自卑心理。表现为认为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所以在课堂上表现为不认真听讲,“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抑郁、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甚至达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程度。

  六是焦虑急躁心理:主要表现为动机强度过高,学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练习和完成课堂作业时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容易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常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造成精神压抑。

  七是自安心理。表现为安于现状,心理上的惰性强,意志力薄弱,知难而退,随波逐流。

  八是适应不良。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的讲课方法及举止行态,从而造成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抵触反感厌恶情绪,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

  九是情绪不稳定。中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当个体的情绪高涨时,学习效率高,当个体的情绪低落时,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低,效率差。

  十是心理不平衡,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表现对他人比自己强、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或者对成绩、学习能力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满、憎恨情绪。极力排除他人的优越之处,以贬低和诽谤的手段寻求心理上的快慰。嫉妒心理不仅有损他人,而且也给自身带来烦恼和痛苦,“内伤”更大。

  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1、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②气质类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特别是初中阶段,青春期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使学生好表现,从而学习更有动力,这本是好事,可是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学习。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偶而出现的嫉妒心理,都是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对各门学科在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

  ④缺乏恒心。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动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摧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从而导致教与学的不和谐。

  2、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环境之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①父母的溺爱;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③家庭气氛不和谐。

  3、来自学校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校方面的各种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学习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使得新课改的理念不能很好地运用于课堂中,从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②教师教育方法失当,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③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

  4、来自社会的因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的加剧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二是社会的不良行为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理。

  三、如何优化学生学习心理

  1、改变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要运用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学科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2、改变教师的角色

  新课改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得最好。

  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富有情趣,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动机取向,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形式当前是否“有趣”的情绪角度对之进行评估,并据以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堂学习内容本身是否具有“情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情感的发生及情感投入程度强弱的重要因素。当课堂学习内容富有情趣时,学生不仅积极吸取这些知识,而且常常以跃跃欲试的心态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而当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繁杂冗长时,学生明显表现出冷漠和厌倦、回避并加以排斥。因此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深刻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子,创造适宜的学习情景,

  诱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习情感的投入;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多创设切近学生实际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兴趣,增强其探求知识的欲望。另外,教师讲解的生动、有趣、幽默,也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4、适度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适度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逆反思维,这是创造的源泉。逆反的言行,某些时候既有利于抵制错误,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提高与人格的完善。

  5、赏识自己的学生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进取心理,人皆有之。他们很想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对荣誉感和自尊心有强烈的追求。而对待成败也异常的敏感,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赏识,对学生的积极行为给予赏识,能让学生找到喜悦和欢乐,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自身价值。对于错误事件的赏识,可以让学生找到改变行为的方式,不断改进听课的态度和方式。

  如果学生不断得到教师的赏识,这位学生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就能积极的配合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6、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学生,首要的是学会做人。作为教师,应贯穿德育教育于教学中。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人才呢?现在的学生不是缺智商,而是缺动力,他不知学习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父母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他受苦,但他们根本没有同情心,不思学习,贪图享受,对这样的学生要进行养成教育和做人的教育,抵制他们在生活上的攀比之风,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

  总之,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塑造自我的主阵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