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生”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饶县罗桥街道办罗桥小学 洪剑

  随着农村进城经商者的增多,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面临着一个新的群体——“留守生”的教育问题。

  我校罗桥完小,共有学生300多名,其中有100名学生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有的长年不归,有的每年回来一次,有的几个月回家一次,这些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看管。由于长期和父母分居,得不到相应的母爱和父爱,使得这些孩子的学习乃至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往往在校表现较差,成绩也差,问题是老人难担教育管理重任。据调查显示,学校100名留守孩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不健全的个性品质。

  面对这个新的群体,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只有关爱和细心的教育,细细想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留守生最不愿意过的就是节假日。看到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想到父母不在,自己无处可去,感到十分孤独。见此情景,我们就在假日里把这些孩子领到家中,做上可口的饭菜,给他们讲大人的生活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告诉孩子们怎么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们在老师营造的“第二家庭”中得到了“情感补偿”。学校也经常组织以留守学生为中心的集体活动。这些都培养了学生们以校为家、热爱学习的积极态度。由于缺少父母言传身教,很多孩子不懂得礼仪,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学校为此在校内进行礼仪教育课。老师们将师生礼仪、长幼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喜寿活动礼仪等向学生做了全面讲解。懂了礼仪的学生从和谐的人际交往中找到了更多的情感支持。

  由于“留守生”的家庭担子落在了留家父母的一方,家长既要上班,又要兼管家里的承包田、养蚕业、家畜的饲养和其他的家务活,因此总是忙的团团转,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打骂一顿。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由爷爷奶奶支撑着整个家庭,农活、家务都由老人肩上扛,加上年纪大,基本上都是没文化的人,或者是懂一点,但眼睛不好使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学校和家庭应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如指导学生自己穿衣、沐浴、吃饭、上学,稍大的学生还可指导他们做些简单的饭菜,自己安排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的自理。

  二、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由于看管的长辈家务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监督管理,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使这些学生思想松懈,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在做好他们在学校的教育的同时,还应接触其家人,帮助家长们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鼓励家长们通过书信来往,电话交流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共同指导和监督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自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操作:1、问题识别。指导学生学会及时判断自己正在做的行为是否正确,该不该继续下去。2、承担义务,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必须自己负责,从中让其觉察到自己行为中的不正确方面,而后进行自我控制。3、扩展自我管理。指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强化。4、形成能力和习惯。有句俗话: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自控能力强了,自我判断能力也强了,自律能力也随之增强了。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我们在探索农村“留守学生”的有效教育问题,专门建立了“农村留守生”的专项档案,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详细记载了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对此类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学校还与学生所在的村委会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留守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进行了“师生、生生互动”的爱心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让孩子教育孩子”的实践。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帮助留守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体验老师的关爱,增强爱心意识。学校以“朋友对话”的方式为载体,用“谈心、故事暗示、艺术批语交流、主题班会”等形式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并经常与家庭取得联系,指导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结合少先队活动,让孩子“当一回家,干一天活”,承担一天所有的家务活,当家庭小主人。如买菜、做饭、洗衣服、叠被子等体验。“我能行”,“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让学生自觉寻求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的解答方案。关注每一位留守孩子,让他们去体验与同学、朋友平等相处的快乐,走出“自我中心”心理误区,鼓励他们从孤僻、封闭的阴影中走出来,激起他们敞开心扉、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活动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学习中充满着种种困难。如果这个困难被克服了,就会产生一种喜悦。反过来,如果在学习面前屡吃败仗,那么就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但懂得预习的作用,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但懂得预习的作用,还指导怎样听课,怎样作业,怎样复习,还应懂得对自己的学习作出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在缺少呵护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随着多种经济型体制的并存,贫富悬殊,犯罪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于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在增加,教师应结合学校啊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指导学生懂得自护、自救常识,珍视生命,教师可在班级中展开一些机智擒敌,大胆自救,冷静脱阵的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同时还可开展一些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护、自救成为一种能力。

  不管怎么说,教育和关爱“留守孩子”对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在这里,最根本的是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热爱儿童的高尚品德,在于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当的肥料、水分、阳光,并须除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不免于枯萎”。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关注“留守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需要,给“留守生”创建一个成长的新空间。及时删除他们的缺点,把他们的优点粘贴在一起。让他们学会“自理、自律、自强、自学、自护”。以教师的博大的胸怀,施以“留守生”更多的爱。老师,请帮他们摆脱心理的阴影和障碍,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的集体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发展    下一篇:用“心”呵护留守儿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