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10-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宝贵,其丰富自不必多言。但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却位列他们的“三怕”之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如果作文对学生来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话,那么文言文就是“避之唯恐不及”了。每次看到学生学习文言文双眉拧成一个疙瘩的时候,每次读到美丽的文言文不忍释卷的时候,我都在思考要在教学中做哪些工作才能让学生愿意亲近文言文,至少不惧怕、不抵触文言文呢?文言文教学到底路在何方?

  面对学优生的学情和文言文教学中的困惑,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并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最终让他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人,我从下面几个角度做了尝试:

  一、阅读文言文必须要解除基础字词的障碍,结合学优生的特点,启用小组竞争机制,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共同完成字词的疏通和整理工作。按照文章段落给相应的组分配好翻译文章和整理字词的任务,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在记录整理的时候发现和纠正错误。其他组成员若发现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给该组加分。这样一来,在准备课文翻译时就不再只关注自己组分配的任务而是关注全篇,那么课文的疏通也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去做了。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把好关,做好纠错和补充知识的工作。

  基础知识解决了,剩下的就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言文感受其亘古不变的魅力了。

  二、文言文,顾名思义,首先是“文”,即文章。所以,品味语言时,也应该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真正走进文本。

  讲授《鸿门宴》这一课时,学生对刘邦的“且为之奈何”理解不全面更不深入,很多同学都认为,刘邦做为一个领袖,没有主见,没有决断。我让学生从品味具体的语言入手来想象刘邦当时的处境,“兵十万”“有张良相助”“使子婴为相”“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从这几个细节不难看出,刘邦已经占领了军事要地函谷关——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而且拥有丰厚的财力,再加上谋士张良同时收买了子婴,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时再让学生来重新认识刘邦,重新来体味他的“且为之奈何”时,便有了同学们下面的写作片段:

  我看刘邦的“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秋风萧瑟。

  “且为之奈何?”刘邦骑在乌骓马上,如是说;刘邦直身而坐于军营中,如是说;刘邦深陷危急、四面楚歌,却不再如是说。可以了解,沛公如此便是真真正正的深谋远虑、准一国之君。他在平时的从军或生活中,善于采纳别人建议,广开言路,给臣子效力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特点,才使得有张良和樊哙这等贤才肯为他卖命。但是,曹无伤这样的小人也活跃于“楚汉之争”当中。对待曹某,刘邦体现出了决策的另一面——善断。在危急时刻,他能体谅平时能言善辩的属下都噤若寒蝉。当然,对于他自己,他心中早有打算。深谋远虑,善谋善断。为之奈何?

  又,刘邦在得知项羽想要前来进攻时问了同样的一句。试想,任何一个人面对自己是十万人而对方是四十万的巨大悬殊大概都会紧张,恐惧,大脑暂时短路,绝对不会像沛公一样再问出“为之奈何”。冷静、智慧、大度,刘邦的一句“为之奈何”,千古留白。

  也许有人会说,刘邦是个懦弱的人。但是如若以成败论英雄,看其功业,评其治国,一切都不必评说,且看“为之奈何?”

  我看刘邦的“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刘邦手足无措,项羽举兵四十万,自己的那区区十万人马,即使依靠函谷关天险和城池,也不能完胜地与之抗衡。想到这里,他眼前又浮现出了项羽杀人时那种疯狂的深情,像血海里洗了个澡一样……

  无论是从理智还是从情感,刘邦都觉得自己死定了。他的第一次“为之奈何”就是绝望的哀号。可是第二次就不一样了,他凭借着多年流氓生涯练就的心理素质,飞速稳定了情绪,此时他心平气和地跟张良商讨对策。我们可以想见,张良必定是刘邦最为倚重的一个助手,刘邦毫无顾忌地向他展示了自己狼狈的心态和不甚乐观的前景。一个臣下能够穿过“主上”的帷幕,看到一个比较真实的主君,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莫大的风险,张良能走到这一步,的确了不起。我们本来可以再谈一谈这一对之间的故事,但离题太远,只好割爱。

  从第二次“为之奈何”中,我读到了一个更深更厚,比项羽恐怖十倍不止的刘邦。“沛公如厕”脱离了项羽视野,分明是要逃跑了,却还要问“为之奈何”。等樊哙心急直率地说出“快走快走”,才像是依依不舍似地走了。试想,假如刘邦被抓住,又可以说“此哙计耳”。原本是自己主意,非要借他人之口说出来“借刀杀人,杀人于无形”。刘邦在幕后操纵着全局,却又以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示人。想到这里,我们只能长叹,天下归沛公矣!

  权谋归权谋。“为之奈何”最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了刘邦收服人心的利器。豪杰并起,群雄争霸,谋臣良将,数不胜数,可只有刘邦获得了天下的效忠。他给予他们的,绝不仅仅是财宝或是官爵,而是一声声恳切的“为之奈何”。他给了他们信任,给了他们真诚,给了他们知己般的感觉。一个人,该是怎样的热泪盈眶,因他敬仰的主上真诚地对待他,尊重他,“士为知己者死”啊。果真如孟子所说,天下人都来帮助他,包括项羽的叔父——项伯。

  为之奈何!天下归沛公。

  我看刘邦的“为之奈何”

  刘邦的性格,似乎在芒砀山后又了很大的转变。他当年“贺钱万”的果断与勇气,泽中亭的远见与洞察,斩白蛇的意气与骁勇,都随着下了芒砀山的取得无影无踪了。沛县起义时的让贤,攻宛城、破五关时的从谏,以及鸿门宴中的“为之奈何”,似乎刘邦就成了一个没主意的老好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刘邦在鸿门宴席间曾问樊哙:“为之奈何?”我们不禁要问:刘邦当年起码是个中阳里亭长,而樊哙仅是一介屠夫。刘邦为何要问他“奈何”?况且连樊哙都想得出的主意,刘邦作为一把手竟然想不出,这不禁令人怀疑。

  其实,刘邦岂是一个没主意的老好人?不论是谢罪郦食其,赐相秦王子婴,还是断杀曹无伤、汉初封曾背叛过自己的雍齿为侯,无不体现着他作为统治者的谋略与气度。那他隐藏才能的目的何在呢?

  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自身。我们承认刘邦有眼光与谋略,但也并无证据表明,大到楚汉之争,小到一场战斗,刘邦都有无人能敌的才能,也必须承认他是有可能犯错的。多问问他手下这些谋士的意见对决策必会有很大帮助。刘邦在或听鯫生之间或自己决策后在秦地休养生息,秋毫无犯,这一方面获得了民心,但另一方面也让战神项羽猜疑他是否有不轨之心。在张良指出此计之弊后,刘邦问“奈何”的频率激增,便是这个原因。

  对于自己的部下来说,领导的放权意味着自己立功,也就加强了部下努力苦干,打下江山后享受功勋的愿望,增强了内部团结。沛县起义萧何曾参不自立的原因是想事成立功封赏,事败协从不问,如今此举无疑加强了凝聚力。

  他“奈何”的同时也是给敌人塑造假象。领导本该是果断拍板的,但他却无主意无思想,敌人不会将他看在眼中,这又是使敌人的麻痹之谋。另外,刘邦让他人出建议也促进了他人才班子的扩大。因为他虚心问“奈何”,奖罚分明,人才便纷纷涌入刘邦帐下。待到项羽仅剩范增还不听其言时,就轮到他说“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时候了。

  所以,刘邦的深谋远略正在他的“奈何”上,就在他打下江山的一步步脚印中。

  三、文言文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不但传达了写作者的思想观点,展示了作者写作方面的成就,濡养了我们的心灵,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启示。从多角度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汲取营养,例如写作为人方面的启示。也就是跟着古人学做人,跟着古人学作文。

  不同篇目的文言文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学习《鸿门宴》时,我让学生总结概括自己在做人和写作方面的启示时,同学们说的非常精彩,有同学说,做人要有长远眼光,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因小失大;也有同学说做人要做到周到而不踌躇,谨慎而不犹豫;也有同学说,学会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也是一种能力。而说到写作方面的启示时,同学都从详略得当、情节波澜和艺术留白等方面进行揣摩,也有同学发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应该借助他们的典型语言来体现,比如项羽的鲁莽和冲动就能从“旦日飨士族,为击破沛公军”一句话中一览无余。他们发现塑造人物绝对不是小说或者现代文章的专利,文言文也一样精彩,甚至,寥寥数语更能凸显人物的神采。好好阅读,会发现别有洞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对话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