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优化小组合作 打造高效课堂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9-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石城二中   许丽华

  自学校开展高效课程改革以来,在课改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我们以小组合作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的,而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学生合作,共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的探索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形式,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宽松学习环境,把个人成果转化为全组共享的财富,以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与分工

  1.合理分组

  学习小组的划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作为重要依据。再结合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分组,实现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组内开展“不掉队”活动,在组间开展“瞄准对手”活动。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对一”的小组互助,1号与4号,2号与3号,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小组的1号2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2.科学分工

  ●可以围绕学习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即在学习小组内设学习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即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或专业学科组长。

  ●也可以根据班级日常事务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做到人人管人,人人被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努力培养学习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二、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因此,对于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

  1.班主任培训。班主任每周都固定时间召开小组长会,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培训指导,并组织小组长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任课教师培训。任课教师每周固定时间培训科研小组长,倾听学生建议,共同改进课堂。

  3.课前培训。老师坚持课前培训,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4.课中培训。课堂中培训,捕捉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和不足,及时肯定或纠正。

  三、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小组建立初期就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组规”由学生自行制定,自行实施,这让学生品尝到“民主自治”的乐趣,才会有“依法办事”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营造鲜明的文化氛围,促成有效学习状态

  在教室的墙壁、黑板有学生自己书写的、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勇于展示自我的话语,营造自信、自励、自发、自觉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同时学校精心布置着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让每堵墙都成为孩子们释放个性的舞台,让每面墙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天地,都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五、评价多元化,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

  要求班主任将小组建设纳入班级常规管理,平时的思想、行为、学习状态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做到评价的多元化。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借助组间的竞争,激发小组内部的活力,激励小组成员团结向上,确保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应建立起学习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并进行经常性评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营造小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你追我赶的氛围。

  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2.善于质疑的习惯。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在疑中学,在学中疑。”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信息讨论交流和认知的过程。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自己的分工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使自己“会说”、“善辩”。

  4.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但要会说、善辩,而且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如: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并友好的做出切中要点的合理评价等。

  5.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高效的开展,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讨论过程中要“活而不乱”,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切忌离题。汇报时要用“我们小组认为:”的方式,增强团队意识。只要学生养成上述好习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就能得心应手。

  总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继续规范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竭力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促学、在合作中比学、在合作中乐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机会,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收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师要用“心”做“教案”    下一篇:如何设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