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几点尝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0-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长沙市雷锋学校  赵琪彬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与掌握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激活课堂气氛,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氛围,一直都是每一位老师需认真思考的环节。十一年的教学生涯我一边拜学师长一边积极探索,作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 激活自己,让自己充满激情来教学。

  2500多年前,孔子驾着木车在辘辘的马车声与北风凌冽尘土中周游列国,只愿各诸侯国君接受自己的仁政思想,这种长途跋涉不知疲倦的精神源于激情。每天站立讲台,要让自己先知的学问和经验欣然为学生接受,同样,首先自己得感情丰富,激情四溢。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课堂是让一种思想熏陶另一种思想,让一种情感感染另一种情感的过程。曾经,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向我讲述他的故事:上李白的《将进酒》一课,他端着一小杯白酒进了教室,当时学生颇感好奇,果然,在品读赏析课文时,他全然把自己当成了李白,读到情高兴涨时呡一小口酒,时而读时而喝,那分投入使得全班学生仿佛瞬间也成了岑夫子和丹丘生,相约入了情境,就这样诗的内涵与诗人的情怀品味了够。

  激活语文课堂,其次还得激活自己的生活,不断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压根谈不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经常涉猎各种书籍,每天关注时事新闻,并在适当时刻与学生共同评析。如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档节目——《开讲啦》,这是一档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的节目,课堂上我在讲解一篇论述文时自然联想并转述了那期以“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为主题由杨振宁先生与莫言先生主讲的节目内容与情境,顿时我们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呈现出百般好奇之感,阐述之余我则点拨该如何思辨、如何写作等等,可想当时学生那种认同之感。

  二、 激活学生,让学生怀着兴趣、充满热情地去思考与学习。

  (1)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每一位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载体,具有丰富的思想,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课堂上激发他的情感和内驱力比生硬灌输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与感受知识的魅力,并以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存在,并且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与个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把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让给学生。《学记》中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何谓“继其志”,其言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接收器”。我们应用精炼的语言启发他思维,多鼓励他动口与手,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教育家孔子曾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意识到老师的指导性而非包办性。一些专家也指出,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自由生成了些什么。尤其是语文课,必须以学生品读、概括与表达为主,如果老师过于讲解,则会使文章支离破解,情感苍白无力。因此,设置几个精妙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交流与合作,用几句精当的语言点拨学生去思考和品味,这样的课堂不充满生机活力也难啊。

  三、激活教材,让文本鲜活地走进学生的世界。

  《学记》中记载“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目前我们所学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其构想和基本框架既科学合理,又有创意,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书面表达,都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其中,阅读部分的许多课文内涵深厚,情感真挚,技艺纯熟,是难得的文学佳肴。在课堂上我不是为了教而教,更多的时候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去思辨与审美,并有针对性地向课外延伸。比如,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我提前一周发动学生调查自己周围生活的建筑特色,并通过不同渠道搜集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堂上学生分组汇报自己调查研究的成果,合作交流十分积极,同时我适当融入近几年国内具独特风格的建筑赏析,如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在品读经典精美散文《故都的秋》时,恰逢我们的校园秋意正浓,于是,我鼓励学生满怀情致地感受校园的秋,仿照郁达夫的表达技巧流露于笔端。虽然,学生的作品没有郁达夫对故都之秋那般眷念深刻,但不乏细腻真挚。

  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时教时新,然而让课堂充满智慧与活力,让学生拥有激情与思想,这是我们永远的信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语文教学渗透美育    下一篇:激发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