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3-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如何铸造素质教育的“灵魂”方法何其多,优化课堂结构环境教育方法;面向全体,自主发展、教会方法,等都非常不错。但这些都着眼与各门学科课堂素质教育的共同点罢了。不同的学科各有其性质特点,特别是语文学科更具有鲜明的个性,语文学科的个性为本体,如果忽视本体,“魂”将焉附?只有找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语文学科个性的接触点,才能达到体魄容为一体,协调发展。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本人认为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突出语言目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以认为本,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是以学科个性的基础的多元综合的系统。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行为习惯、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并非产驾齐驱等量齐观。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所以多元综合的目标系统必须以“学习语言”为核心。所有目标只有围绕这一核心运作时,才能明确清晰,以简取繁、和谐运作。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固有的吗?不是。”讲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哲学课。就此宣扬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是政治课。我们并不一概反对语文课涉及类似的内容,有时适当的讲析对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颇有必要,但这些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或大部。为此,有教学时先让学生这样做:1、让学生谈一谈(初步感知语言)。2问:这一段有几句话?用了什么句式?阐明了什么道理?(理解语言)。3、若用陈述句,该怎样表达?课文为什么用反问句?(丰富句领悟写法,揣摩运用语言)。4、读这段应如何处理两个“不是”?再读一遍,准确读书语气。(披文入情入理,在感悟中内化语言)这样才是既合乎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认识、技能、情意目标在学习语言这一核心中得到融合交汇。忽视主要目标,其他目标便失去依托,所谓的多元化目标只不过是温无目标的代名词,语文教学便迷失航向。也有的人认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突出语言目标,就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这一间接有失偏颇。由于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学习祖国语言的过程就是民族意识精神的接受和培育的过程,句是认同或同化融于语言中的民族美好情怀,价值取向,伦理准则和睿智哲一的过程,从而实现语言语文学科人文价值,落实培养人文素质的任务。

  二、强化感悟积累学习语言具有特殊规律。入学前儿童的口语就是在不断地听说、记取、模仿,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学习的,入学后重点在学习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口语学习相比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但不能违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学习书面语言虽然需要了解理性的语言基础知识,但重在感性的实践,积累运用,因此与学习书面语言为核心的语文学习过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截然不同。后来纯粹的客观认识过程,前者则是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感悟是学习主体、直接面对语言作品密咏恬吟,体味元素、触发联想、产生顿悟。它不是单纯知识的感悟,而是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内容,文字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合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作综合的感知和领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具生命活力的课文,结识它,喜爱它,沉侵其中,陶醉于本,达到有所体会,有所感悟,主体的生命与课文的生命发生碰撞,主体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彼此相同,使文意、文情、文脉、文彩一起积淀为主体的语感,从而形成主体的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活动知识教学知识构筑素质的基础,素质教学反对单纯的知识灌输,而不排斥知识教学。语文课中涉及到的知识有:一是语文知识,含陈述性和程序性两种;陈述性知识即有关“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即有关“怎样做”的知识。例如:“比喻”,掌握其定义,特征,判断哪些句子是比喻句,这就是陈述性知识;结合语境加以分析其运用的妙处,如何在表达中正确运用才是程序性知识,是从听、说、谈、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够规范语言实践,知道语言运用的活的知识产物。二是语文所负载的生活、科技、政治、历史、军事等知识。三是调控自身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有关如何学好语文知识,而策略性知识。那么活化知识教学,首先要区分一,二类知识的分量。根据学科个性,二类知识不是学科的主要目标;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在一类知识的教学中因重点放在程序性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以策略知识去驾驭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语文基础知识。其主要方式有:

  1、知识的存盘。语文知识的学习目的在运用,运用时能否迅速提取,是检验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快捷的提取依赖高质量的存盘。把学习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的存盘。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新旧沟通、横向联系把散见于教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保证存盘的有序性和稳固性,提取的正确性和敏捷性。

  2、发现。语文知识的存盘是建立在知识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的,但这规律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这种自主发现不但理解最深,而且在学生获取,探究知识时可以举一反三,有效迁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创新教学    下一篇:浅说语文课堂提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