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小学教育应以德育为首任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无不崇尚“以德为首”的择才观念,“德”已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志。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的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内容的具体诠释,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拐杖。 《三字经》中精辟地剖析了“德”与“育”的关系,从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看来,古人竟是如此明智,也许他们的观念并非有意预测未来,但实际证明“德育”是教育的首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道德的孕育是循序渐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亦可知,“细雨润无声”是“德育”的原则。 不知何时起,中国的教育变了味儿,原本欢声笑语书声琅琅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害怕的牢笼,“考考考”成了学习的目的,“分分分”成了学生的根本,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何为动力呢?很明显,教育的方向已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渐渐变味,学校一味追求的是“升学率”,老师钟情的是“分数挂帅”。而衡量老师好坏的标准就是他所带班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了。让人痛心的是为了提高分数,一些老师弄虚作假,譬如强劝差生退考涂改抽掉差生试卷等,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成长中的阴影,兴许孩子们还会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老师一定不喜欢我了……”。以后,他们对于这些也许就习以为常了,甚至不以为耻,既伤害了孩子,也扭曲了教育的真谛,试想孩子们将丢失掉的是什么?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教育行业存在的弊端,中央领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作了重要批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亦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所以小学教育应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首任。 中小学是未成年人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阵地上的引路人。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优秀的思想品质,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植于每位孩子的心里,是每一位责任心强,使命感重的教师探索的主题。因此,我认为,既然教师是领路人,那么就应该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教材,把“德育”工作渗透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随时抓住有利契机,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 。

  1.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往往被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孩子们看在眼里。何谓“潜移默化”?何为“耳濡目染”?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北大校长之——蔡元培为何享有“学生见到他,则脱帽躬身致敬,无论认识与 否?”还不因为他德隆望尊吗?教师的良好的品行习惯,学生大都会学到,比如教育孩子“不要骂别人”,教师自己首先不能骂人。在教学的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好骂人的学生,那么,别心急,循循善诱,耐心地告诉他骂人的不对之处,使他明白骂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一次教育不行再来一次;但如果此时你也去骂他训斥他并以“我见了他,也想骂人了”为理由,那么就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育是肯定失败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往往会成为学生关注的榜样,树立好这个榜样,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职责。比如,教师非圣人,在教学中也会出错,这时你所做的就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们你出现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你及时改正,并认真道歉,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并不可怕, 只要及时认识并加以改正就是好孩子。对认错快的孩子应当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和关心,并在班上明确表明这个理念,这样就会很少有犯了错误而不敢认错的学生了,这里融入了“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的教育,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更能显现出教育的效果。

  2.重视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进行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环节,教师应深入领悟教材实质,联系学生实际,利用易于被接受的生活体验,寓教于乐,把课上得活泼生动,切勿“照本宣科,”那只会让孩子厌烦你的课,因为你所面对的仅是6—12岁的孩子,要让他们对良好的行为规范感兴趣, 强硬填入一定不是成功的教学。比如“对人要有礼貌”教育,从低年级到中年级,教材编排了环环相扣的四课“礼教”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常见的生活场景,积累礼貌待人的经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涉及生活的多方面,只有确立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实现这些目标,转抽象为具体,利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生活体验和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从小就乐于助人,主动团结同学,积极关心班集体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把“你好,对不起,请,……”等文明用语牢记在心,时时用上。

  3.利用班会和晨会,及时评比身边发生的事件 小学生就好比未抽穗的麦苗,又好比正成长的花芽,更好比有待扶持的小树,一切都在成长状态,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如何使这些小小的孩子将来能结出丰硕的麦粒,开成艳丽的花朵,长成参天大树?最重要的就是具有纯洁的心灵和崇高的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就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拥有一双慧眼和一腔爱心,用慧眼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他的性情,用爱心呵护孩子良好习惯与品质,纠正孩子不良倾向。利用班会晨会及时公开表扬好人好事,对孩子的言语和行为提出一定的要求进行规范,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和习惯,要及时给他指出,但尽量不要公开批评,给孩子保留自尊。若过火了,孩子从此也许真的开始不上进了。教师应用宽容来对待孩子犯的每一个错误,用关爱温暖惧怕教师的学生,对待比你矮得多的孩子,你所要做的是“蹲下来看学生”,千万不要站得高高的居高临下地斥责孩子,那只会像一场狂风暴雨侵袭幼苗,而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幼苗。在班会或晨会上,亦可开展些小讨论来让孩子谈谈一些行为,但这些行为应是普遍的,千万不要针对性地进行,孩子承受不了。班主任就应营造这么一个老师学生一心一意团结友爱的小集体,让孩子充分体会“德”带来的美与快乐。 班主任还应当经常和任其他科目的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动态,建立有效系统的班级管理机制。如从孩子们中的“领导人”了解班内情况,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战线等。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每个时代都有杰出人物和令世界为之叹服的成就。在“德育”中有“尊名望高,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一项,每门科都有它的创始人,献身者,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名人史实对以后孩子们“尊重有学问的人”这一方面很有作用。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大“家”,例如孔子,张衡,祖冲之,陈景润……;了解我国的辉煌,例如“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地动仪、奥运会金榜上的金牌的递增、“神舟五号”的发射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懂得好好学习的道理,培养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始动力。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是教师的重任,这个负在教师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懈怠。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做事先做人,学文先塑德”、“万事皆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激励学生进步的艺术    下一篇:论提高艺术教师的修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