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地理高考复习"四善”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8-08-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学习刻苦、好问,但是从经过测试反馈回来的结果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在复习的方式、习惯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而造成汗水和成绩不成正比的现象。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是成功的保证,勤奋与技巧、苦学与巧学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进行地理高考复习呢?

  一、夯实基础——“善记”
  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说明中都会明确提出对识记能力的考查。这就要“善记”。
  地理知识繁多,没有头绪是不可能考好的。尽管现在的高考重在考查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离开知识去谈能力,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悉重难点(如日照图、区时、洋流、区位、重点国家等),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以干带枝,重在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理解并记住要点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辨析概念,做到所问所答
  地理中有很多概念,有些同学不重视,往往考试时混淆而丢分。在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真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答非所问。如地形、地势、地貌、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2、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1)准确判断地理事物,掌握区域空间定位方法,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等(2)用地图辅助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3)形成分析区域地理特点的知识结构(4)注重区域之间差异的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观点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3)掌握原理,讲求解题思路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原理、掌握规律,解好地理题就入了门。因此要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如:分析区位因素都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着手,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
  4、记关键的知识点及“原生”知识。所谓“关键”是指该知识点对其他的知识起着统领或提示作用;“原生”知识指能“派生”出其他知识的知识。例如:根据“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可以推理出“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通过“赤道上的转偏向力为零”又可以推理出“赤道上没有台风”等。我们在记忆时,就不要记忆“推理出”的知识,而应该记住“推理前”的知识。
  5、查漏补缺
  根据“木桶原理”,一个人的知识最终掌握多少、掌握得是否系统完善、应用时效益如何,取决于知识结构中最薄弱的部分。如何加强薄弱环节,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路更完善呢?这就要需要查漏补缺,它可以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提取信息时会更迅速准确。在复习中,经常找出平常做过的练习题和试卷,把过去学习过程中出错的习题再次分析,看看当初自己存在的知识上的缺漏及错误,是否已经完全找补,自己对知识点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掌握,把发现的新的知识联系也溶进其知识系统,最终做到浑然一体,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把握知识——善思
  思考是复习的灵魂,怎样才能“善思”呢?
  1、保持问题意识。要让自己经常保持着问题意识,使大脑处于思维状态,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例如,“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首先我们要弄清规律本身(是什么),然后要分析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为什么),最后还要研究这种规律的意义(怎么样——如造成对流运动、使大气污染物质扩散、逆温层等)。
  2、理清知识结构。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因果框架图,也可以利用画“脑图”的方式(以某知识为起点、在头脑中联想与其关联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树枝状结构)。
  在复习中,要经常性地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图形链,经过这样加工后的知识系统,往往能起到一个提纲作用,使许多相关知识点能利用这一框架,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如在复习中国地理长江流的自然和经济等知识点时,首先明确长江的轮廓为一个由大写字母“V”、“W” 与数字“的组合形象后,就可以将这个形象画成简图,作为掌握该地区知识的一个框架式的基础,把长江流域的地形区、天气系统分布、矿产分布、支流及湖泊分布、水电站、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其地、棉花基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工业区、水文特征、环境问题、国土整治等所有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并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在该框架上的位置。如:重庆位于 ”V“ 的中间位置,武汉位于字母 ”W“ 中间的尖上,南京位于字母”W“与”一“的相接处等等。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动手、就可以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促进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解决疑难——善问
  1、问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碰到疑难问题,首先要问自己,想一想解决当前问题需要哪些背景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如何,过去碰到过类似问题没有,生活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2、问同学,学会合作学习。当问题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时,如果时间和精力都允许,先要选择与同学讨论,因为彼此的知识和经验是相似的。
  3、问老师,学会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老师这个‘学习资源’,有利于把握知识本质,让自己在复习中少走弯路。 疑难问题解决以后,要把这些问题记下来,日后还要经常复习,以便长时间保持这些学习效果。”错题集“ 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四、提升能力——”善用“
  1、善于使用不同方式表达地理信息。文字和图表是地理信息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 读文字信息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历届高考都非常重视对图形知识的考查。复习阶段要加强地图的学习,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 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 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读图要注意以下要领:(1)先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2)细辩图例和注记、发现图像信息(3)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注意辅图),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4)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判断(5) 读图时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势。
  就地理学科来说,答题时若能运用绘制简图(如热力环流简图)、添加辅助线(如添加等值线)、 图文转换等方法来解答地理试题,往往能起到快速、准确的效果,也能让阅卷老师迅速作出判断, 这是提高得分率的重要保证。
  2、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 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能”盘活“理论知识。 在复习过程 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地理事实材料,将这就是说些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回归到课本, 合理地寻找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热点、焦点问题有: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与重点工程、中国经济区域问题、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灾害与灾难问题、世界热点区域如中东地区、巴尔干半岛等。
  3、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 高考复习也应是应试技巧的训练, 它可检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及开阔思路,这是复习巩固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必要手段。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精选练习试题。对这些试题的处理要做到”一题三用“,首先做完试题后进行订正评析,其次,听老师进行试题命题思想的剖析和点评,再次,高考前抽点时间重新拿出试题进行回顾、体会, 发现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思考同类试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 如通过对京九铁路的区位分析,考虑南昆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考虑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地理的复习中, 若能按照完善的步骤,结合自身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使复习过程更加系统、完善,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和地理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新课程标准下地理高考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打造地理有效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