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把握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重新确立,并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这是新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然而在相关的教学实践,某些现象不免让人感到困惑:在一些阅读研究课上,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海阔天空,谈天说地,惟独主题不明;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嬉嬉笑笑,蹦蹦跳跳,惟独读书不多。固然,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带给了学生久违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予了模式化的传统阅读教学以有力冲击。但这种做法,事实上曲解了教师角色转变的内涵,弱化了教师角色的作用,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参与质量和效度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成了阳光下的“彩色泡沫”。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置身与教学旁观者的地位,应全身心融入其中,将教学活动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充满创造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手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表述再一次告诉我们,教师角色转换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实现至关重要。

  一、教学活动的创设者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很难把准:“三维目标”,也难以处理三者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当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的创设者,努力使学生达到:“三维目标。”

  1、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讲授是教师跟学生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和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讲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密切结合学生思维,既讲知识又讲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尤其引起学生的思考,开阔、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投身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和积极行为。

  讲解是最直接的传授形式,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讲解更吸引学生,教师的讲解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全过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文章的精华,精当的方法,切实帮助学生排除知识、思维、心理障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着重讲清学生不懂和似懂非懂的地方、可以引起误解的地方以及应该掌握而忽略的地方,亦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的讲解,目的是为学生铺设理解的桥梁。

  2、能力训练的培养者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就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议,边读边想,抓住关键句段,品读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善,寓分析于朗读中,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再通过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和能力,用短、少的语言文字把学生带进要自渎的内容中去。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它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读得分辨语言的优劣高低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的运用语言。

  质疑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要学会在关键地方质疑。质疑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析疑、解疑的能力。

  3、思维发展的启航者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表现形式,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善于抓住教材中思维诱发点,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作出多元反应;其次,面对学生学习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当好学生思维发展的“导航者”,因为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会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验、讨论和争辩进行甄别和评价,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

  4、情感体验的激发者

  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的根本是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的根本当然也是语言文字。但文字中所描述的形象,表达的感情不能直接作用与学生的感官,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材语言,引导学生从教材语言入手,感受教材的思想性。首先引导理解课文。因为理解是教学情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活动。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系列情感活动,依赖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情感又以理解为前提,特别是认识和感受较为深刻的情感更是这样。教学中,将情感教学与设疑、点拨、推导、比较、讲解等方法综合运用,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在理解中与情感的对象真正达到心无两契。其次,启发想象,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他们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有助于深入情境,完全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在次加深表达力度。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声绘色的复述和对课文琅琅上口的朗读,这可以充分发挥情绪感染在教学中的作用,较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我体验”的机会。

  二、动态资源的捕捉者

  我们的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体验、思考、灵感、大致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动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动态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1、动态资源的发现者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一》课始,教师依次出示了几个生字“上”“耳”“目”“羊”“鸟”……在上课时,教师问这些生字中有没有不用老师教你们就已经认识的字,(话音刚落,一位小男孩立刻站起来说:老师第五个字我认识,是“一匹马”的“马”)针对这一教学生成教师并没有以批评斥责待之,而是及时地捕捉到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对“鸟”和“马”进行比较,化“错”为“对”,激活教学,真可谓“点石成金”。

  2、动态资源的利导者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位学生又有不同的个性,以至于课堂教学于产生许多生成信号,而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当读到文中几句话:“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小男孩拾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其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从这几句话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悲惨,因为就连跟她同龄的人都欺负她。”教学时我就及时抓住教学生成抛弃原来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讨论:文中还有哪些词句使你也有同样的感受?或从自己所看过的有关《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谈感受?学生通过品词析句,讨论交流,充分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命运的悲惨及作者对劳动、穷苦人们的同情,从中深刻领悟文本的人文内涵。

  3、动态资源的巧用者

  一个现代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如笔者在执教《开国大典》第8自然段时,发现指名读的好几位学生把“这个自然段中的”欢呼“与”欢跃“混淆了,我灵机一动,随机指导学生讨论”欢呼“与”欢跃“能换吗?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这是不能换的,善

  ”欢呼“与”欢跃“在情感程度上是不同的。意外的一幕,帮助解决了”欢呼“与”欢跃“的不同,也使学生体会到人们激动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学生自发研讨的氛围,生成的情境。学生是那么地投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