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架设读与写的桥梁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架设读与写的桥梁
邱隘实验小学 徐松炬
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一篇篇课文的过程中,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积累语感,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就可以从他的“言语仓库”里提取积累的语言材料,为他表情达意所用。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积累的很多语言材料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或者说不知道何时运用,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平台。
崔峦同志说过:“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那么如何有效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平台,架设读与写的桥梁呢?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认为,要为学生架设读与写的桥梁,就要为学生设计精炼而有效的练习。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间非常紧张,因此教师设计的练习必须是精炼而有实效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的最优化。
下面就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来谈谈如何为学生架设起读与写的桥梁,如何设计精炼而有效的练习。
一、架设学语言、用语言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的言语实践尤为重要。没有言语的实践,甚至就不能完全掌握语言。当前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每天让学生读书、背书,其实学生积累了这么多的语言,并不会真正运用,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或者何时使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平台。
我在教学《燕子专列》第3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的等关键词句体会环境的恶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心爱护。同时在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和背诵中指导学生积累了这些语言。
于是,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我出示了课文中描写贝蒂救护燕子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想想她是怎么救燕子的?请学生发挥想象给插图配上文字。然后出示句子和词语:
听到广播后,贝蒂 。
皑皑白雪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北风呼啸
奔 跪 捧 掸 呵
教师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一个同学讲,其他同学帮他纠正,让他把这个情景描绘得更生动。同时提醒学生可以用上下面的这些词语,也可以运用课文中积累的语言。
于是学生在自由练说后,有了这样的发言:
“听到广播后,贝蒂和爸爸妈妈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听到广播后,贝蒂在冰天雪地中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时,她突然发现在一棵大树下有一只小燕子,她飞快地奔过去,跪在雪地上,用双手捧起这只小燕子,掸去它身上的雪,并把它贴在自己的胸口,用嘴呵出暖气温暖它。”
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再将这两位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说一遍。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有学生这样说道:“听到广播后,贝蒂和爸爸妈妈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时,她突然发现在一棵大树下有一只小燕子,她飞快地奔过去,跪在雪地上,用双手捧起这只小燕子,掸去它身上的雪,并把它贴在自己的胸口,用嘴呵出暖气温暖它。”
这一练习很好地为学生创设了运用语言的平台,将刚才积累的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运用到现在的给插图配文字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二、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
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母语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教给孩子的语言应让孩子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语言才是活的语言,才是有用的语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语言的实用性。
教学《风筝》一课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描写孩子们找风筝这段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为学生架设读与写的桥梁的:
师:风筝飞走了,可孩子们并不放弃,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
生:省略了小伙伴们是怎样找风筝的。
师:现在发挥我们的想象,把这个省略号补充完整。要求用上这节课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
(描写心情的词语:快活、难过、垂头丧气、焦急、伤心、失望)
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你还积累了哪些呢?
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很多词语:紧张、开心、愉快、兴奋、激动、灰心、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惊慌失措。
师:下面就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吧!
(学生兴趣盎然地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1:我们满怀希望地跑向那房子,以为我们的“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可是找遍了整个房子也没有发现,我们都失望了。这时候,一个小伙伴激动地说:“大家快来看,我们的‘幸福鸟’就在那儿!”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发现在房顶上有一个翅膀,那正是我们的“幸福鸟”,我们欣喜若狂,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你运用了满怀希望、失望、激动、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等词语,真不错!
生2:我们满怀希望地跑向村边的木房子,可是找遍了房子的周围也没有找到我们的“幸福鸟”。大家还是不灰心,继续寻找。这时候一个小伙伴激动地指着远处的河面说:“快看!那是什么?”我们朝远处望去,好像是我们的“幸福鸟”。我们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一看,果然发现“幸福鸟”掉入了河中。小伙伴们马上找来一根长竹竿,一点一点地把“幸福鸟”拨过来,最后,一个小伙伴跳入河中,不顾鞋子被水打湿,把“幸福鸟”高高地举起来。
师:老师觉得你“灰心、迫不及待、伤心”这几个词语用得这么恰当!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而且还学会了运用这些词语,而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要用。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就是真正活的语言。
三、架设文本与情感的桥梁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当学生有了情感的铺垫后,他必定需要寻找言语表达的喷射口,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这一平台。
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读写结合的练习:

   

师:京张铁路终于提前竣工了,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这条铁路不满4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师: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外国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果此时此刻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一定会思绪万千,感慨万分。现在,就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学生思索片刻后纷纷提笔。)
师:让我们来交流我们的感受。
生1:詹天佑,
怒号的狂风,吹起了漫天的风沙,却吹不走你坚定的信念;
陡峭的山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却挡不住你前进的步伐。
我明白了,正是你那坚定的爱国信念,才使你不顾嘲笑,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这艰巨的任务。
詹天佑,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生2:你,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艰巨的任务
你,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设计出前所未有的“人”形铁路
你,用生命作代价换来成功
你是当之无愧的铁路之父
生3:是谁,受命于危难之际;
是谁,在狂风怒号,黄沙漫天的塞外工作着;
是谁,和工人们同吃同住;
是谁,让京张铁路提前2年竣工,
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是你,是你,
一个响亮的名字——詹天佑!
在教学《桥》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朗读、品味,被老汉在100多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吞没时表现的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品质深深感动后,我问学生,如果人们在河上又造了一座新桥,桥头立了一块碑,那么碑上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呢?学生说出可以把老汉指挥大家逃生的英雄事迹刻上去,也可以表达对老汉的赞颂之情。于是,我就请学生动笔为老汉写碑文,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有学生这样说道:
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舍己为人的精神永驻人间!
也有学生这样写道:
工地突遭洪水袭击,100多号人都涌向了小木桥,木桥随时都有可能坍塌,情况万分紧急。您沉着冷静地指挥大家按序逃生,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此时的说写就好像给同学们找到了宣泄情感的喷射口,所以人人想说,越说越好。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交流,也让课堂成为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自由表达情感的场所。学生在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情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重视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采得百花好酿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