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优化学法指导策略在初中历史课上的运用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优化学法指导策略在初中历史课上的运用

  王冠兵

  历史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历史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念和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观念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从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彻底改变以前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更好地增进和维护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初中历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但就当前初中历史学科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学不得法、效率低下等弊端而言,很多教师尚未对学法指导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优化初中历史学法指导策略

  1、学会阅读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材料,就应该加强阅读指导,由于历史学科其特定的学科地位,学生不可能在课外有更多的阅读时间,因此课堂阅读实则带有预习的性质。我们教师平时也在提醒学生,要多看历史课本,但光提醒显然是不够的。历史课本如何看?我们教师给过这方面的指导吗?我们教师自己思考过这些问题吗?如何指导学生开卷有益,看书有“道”呢?

  我们一般首先指导学生看历史书目录,引导学生对课本的总体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如七年级历史侧重中国古代史,八年级历史侧重道近代史和现代史,九年级历史侧重世界史。然后我们充分利用教材每一单元主题探究、每一课的课前语,其主要作用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课本,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

  在重点指导学生看正文知识点时,我们进行“三步阅读法”的训练,即:第一步——分层提要,要求学生根据历史教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在教材上“划划、注注、圈圈、描描”,教会学生简要概括学习内容和把握知识线索;第二步——质疑解惑,通过“读”这一环节,可以分清已知,找出未知,明确个人学习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或者要求学生用课本知识解答教材中的活动探究题或解答身边的社会现象;第三步——梳理提纲,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后,列出知识框架。将繁杂的、冗长的知识内容一层一层地梳理,有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内容梳理出层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通过学会阅读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的能力,初步掌握历史学科的阅读要求和阅读技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教材的习惯。

  2、学会思考

  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问答、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往往知其一不知二,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更不知怎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究。

  研究历史学科一般围绕“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路来进行的。运用“三问学习法”,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选择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要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就必须使学习过程顺应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顺利学习创设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既善于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去学习新知识,又善于用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去应用新知识,来达成有效教学目标。如在讲解环境问题的措施时我们采用了归纳法,来帮助学生掌握。

  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为重点的学会思考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蕴蒇着极大的创造性和可塑性。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是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真正体现的重要标志。

  3、学会记忆

  历史学科教材容量多,基础知识记忆量大,课时紧,教学内容特别是八年级历史国情教育政治术语多,专业性强,比较抽象,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要熟练掌握历史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是有难度的。想让学生真正记得巧,记得牢,记得科学,关键在于教师下工夫去钻研教材,并且引导学生自觉纠正以往那种“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我们首先千方百计鼓励学生主动记忆,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历史学科虽是开卷考试,但考试时间有限,考试内容多,如果不注重平时知识点的巩固,把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尽可能分散到每节课随堂解决,考试时候会手忙脚乱,翻不到,找不着,影响到学业成绩的提高。

  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记忆的意识后,我们注重记忆策略的把握,强调有意识记,力争把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解决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把握学习线索和关键词。如果说知识是珍珠,那么学习线索就是将珍珠连成项链的那根线。把握学习线索使学生抓住了学习内容的“网‘,而关键词让学生抓住了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将知识的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牵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教师能经常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培养历史要素的记忆方法和能力,通过重塑知识,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相对接,实现思维的深度加工,既能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记忆效率,一举多得。

  4、学会复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避免和减少遗忘,复习必须及时,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因此首先要对学生强调坚持“复习要重在平时,贵在经常“的原则,要坚持细水长流,不能搞突击复习。对毕业班学生我们要求按照考点进行复习,指导学生在复习时既要有计划,又要按计划执行,最后有个执行后的反馈。这样才有复习的实效性。

  在复习的策略上,我们着重培养学生通过系统的阅读,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这是复习的基础性环节。有些教师复习时喜欢将知识结构直接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记,以便在解题时再现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结构是教师自己对书本知识逻辑的内在把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如果没有让学生自行去建构,直接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感悟、体验和加工的过程,难以使知识成为其自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质还是单向的传授知识,容易造成学生解题时的“搜索困难”。因此教师应把“复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建构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养成记录困惑的习惯。当然这不意味教师可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还是要帮助学生深化知识,拓展思路,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体验成功。

  复习也离不开必要的练习。练习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练习的点拨指导,提出“学会看题、强化反思、善待错题、注重归纳”。为引导学生进行练后的反思,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练习后的“自我分析表”见下图,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把抽象的课后反思转变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指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真正实现练有所获。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实施以“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记忆、学会复习”为基本内容的历史学法指导策略,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实现学法教法的有机结合,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下一篇:抓历史教学五环节 促课堂教学有效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