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几点体会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9-1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走上三尺讲台一晃已过五个春秋,有时我会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苦闷之中,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之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当一名教师在群体无意识的大环境里觉醒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给他指点迷津,为他开辟一条宽广、通畅的追求智慧之光的明路。看过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后,我想,我找到了这样的朋友。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看到以上的文字,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否也和我一样,深深地被那凝练、隽永、雅致、精当的表达所吸引?您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读了这些文字之后,内心涌动着一股在无数次体认着悠然心会的美妙感觉之后所迸发的冲动。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和文趣,既有助于深化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帮助广大教师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既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和兴趣,又能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广大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全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诠释了作者本人对教育的深刻体察与洞见,读书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全程,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作者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意的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发现、去体味教育中那如诗如画的曼妙意境。

  肖川教授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逼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滋养人生的价值。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滋养后中的人格。读书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会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让人神清气爽,让人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为此,我们任重而到远!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魏书生教育思想专著的心得会    下一篇:读《师德楷模》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