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方式改善的三个热点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方式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程改革再出发的背景下,关于改善数学教学方式的问题,本人认为需要关注以下三个热点。

  一、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描绘了数学教学的生活色彩,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利用自身的直接经验感悟数学。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和球》,我们从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入手,相机出示教学楼的不同侧面的照片,学生们发现原来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接着,看一看教学楼的形状,初步认识长方体,找找学具盒中哪个是长方体,同时认识正方体;看看圆柱形柱子,说说对于圆柱有什么感受,找找学具盒中哪个是圆柱;看看教学楼中的场景(如球形灯具等),找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想想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在结合学生熟悉的教学楼的实际场景初步认识这些形状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利用这些形状的积木,搭一搭,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形体。这样的教学,由于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由现实生活世界走进抽象的数学世界,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转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关键是正确认识各种学习方式适用的条件、环境,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首先,教师应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挫折感和失败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敌人。数学学习本来就是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走向甚多的缓慢过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要给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学生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因而发展水平速度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分享每个学生成功与快乐。学生的成功不分大小,只要进步了就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再次,教师还要通过数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切实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先让全班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把下列物体分一分,并用分数表示出来。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物品分别是:一根细绳子,一张纸,6个苹果,9个正方体方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直观认识分数的经验,通过小组商量,很容易参与到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体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得出:平均分的物体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从而建立“单位1”的概念。学生结合直观的素材,初步感受到“单位1”的对象是丰富的、可变的,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单位1”而言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上述具体分数的含义,更加抽象地描述分数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与组织下,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再次,重视让学生合作学习。由于受班级规模的影响,不少学生在班级授课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获得身体、心理和思维的解放。因而,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获得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让学生讨论;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操作探索、实验验证。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扩大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面,从而真正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三、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学生直观难以理解的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在多媒体美妙的音乐和精彩动画的启发下,学生可能展开更加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发展。如,在一年级教学“连加、连减”的实际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在电脑中观看运南瓜、摘丝瓜的动态过程演示,就很容易感受问题的现实背景,理解需要用“连加”和“连减”解决问题的道理。

  随着白板技术的应用,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积极学习和研究。同时,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逐步成熟,也使教师有条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联通互联网,扩展学习的时空。当然,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特点和长处,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关注实效,不要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八个培养”    下一篇: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实施动态想象的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