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让学生在创新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创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想创新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得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展到最高峰。”在课堂中,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当认真听取,不插嘴打断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比如在我的课堂中,如果有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我不会责备他,而是经常说:“谁来帮助他?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想一想!”从而做到了鼓舞孩子信心的效果。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出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将单一的授课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例如,在《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中:我让学生在拼凑七巧板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学生通过拼凑活动,进一步感知图形,我还安排了“拼拼说说”这一活动,让学生自主拼图形,说说分别像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学生也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了新知识。

  二、体验成功,让学生敢于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只有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创新活动。比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我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汽车就能使得又快有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的想知道答案。从而我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求知识,然后再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车轮为什么要是圆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有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更强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的“引渡”,使学生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

  三、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创新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多启发、多引导,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课堂,更新教育观念,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内容学懂、学实、学好、学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的去探索追求。有人说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数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就要求在教学时突出这个“趣”字,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例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在导入时我积极创设了 “小朋友分蛋糕”的情境,并通过计算机课件演示出来。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在以住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哪些联系。

  小学生学生获取课本上的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创造中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行为,从而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敢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教师讲,学生练,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的形式,而是努力创造条件,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小组质疑,组织数学实践活动等,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统计图表时,我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公路上进行调查车辆1分钟来往的次数,收集有关数据,再利用收集到的数据鼓励和启发学生制作统计图表。结果很多同学制作出漂亮而又有创意的统计图表。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通过主动实践和自身情感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四、发散其思维,让学生会创新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没有答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这一难点上,只有解决这一难点就不会再有什么难点了。例如:三年级应用题中经常出现“松树比杨树少10棵”类型的题目,学生对比较到底是松树多还是杨树多的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会出现错误,尽管教师多次提醒学生要认真看清题目,但学生还是会容易出错,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这句话没有理解。我们可以用类比法进行引导,效果会很好。可以这样提问:“你几岁了?”(9岁),“你妈妈今年几岁?”(33岁),“那么,能不能根据谁比谁少说一句话?”。答:“小龙的岁数比妈妈少24岁”。问:“同样的,松树比杨树少10棵,是谁多、谁少?”这样的类比设问,学生学得既有趣又掌握得好。这种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培养创新品质,让学生乐于创新。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造力又是一种集体活动,课堂上多向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协作的优良创造品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不断创新奠定基础。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中,有一道求面积的思考题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难度并不大,一般学生都能利用分割法,把它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长方形来解答。在画辅助线分割求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把上图添补成一个大长方形来,找出了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求解的方法。多向交流,互相启发,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像的问题出发,让数学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创新的种子,应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创新的天地里快乐地学习。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如何做好数学课堂的衔接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思维方法的指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