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三年规划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20-08-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发展或教师专业成长,它是指教师具有的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能力,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此外,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自身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专业化越来越显得重要。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学校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因此教师素养结构的优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课题。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师资高标准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一、教师队伍分析

  (一)优势

  本校教师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全校教师共600名,其中40岁以下年轻教师占87%,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可塑性较强。学历整体水平具有优势,本科以上学历占40%,高学历逐步普及化。全校的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教师刻苦好学,甘愿奉献,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广大教师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正不断在教师队伍中更新优化,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

  学校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以“师徒带教、骨干携进”为主体的青年教师阶梯式培养的工作系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师2名,区级骨干教师10名,区学科中心组教师2人,署级骨干9人,校级骨干教师19人,占教师总人数42%。

  (二)不足

  1.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但对新课改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还不能与实际的教学行为很好融合。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较多,帮助指导较少,有时会造成教师一些不适当的心理压力,工作的有效性就不明显。

  2.学校已形成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度,努力创设机会使之尽快发展。但如何根据教师不同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拥有机会和空间,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3.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窄、缺乏人文科学基础,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重学科课程知识而轻教育理论课程。事实上,教师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标准。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校文化,通过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深化校本培训、实施校本科研、青蓝工程、改进教研组等措施,整合教师专业知识,使之成为主动思考、自觉恪守、善于反思研究、乐于合作进取、勇于创造的学习型教师,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使年轻教师成熟,使中年教师优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师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

  1.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榜样、发扬事迹,用身边的小事感染人,用平凡的精神激励人,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敬业爱生的氛围。

  2.探索新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四年规划,制定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符的个人四年规划。

  3.继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课堂改进计划”为抓手,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通过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诊断、新教材新教法的应用与评价,提高教师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支持教师参加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5.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加强教师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

  6.为骨干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积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7.努力培养二至三位在区域内较有影响的教师,建立以学科带头人命名的教学研究室。依托本校骨干教师的力量,采取日常课堂研讨、师徒结对、骨干携进等形式,力争为本校再培养一批署级以上骨干教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教师梯队。

  8.探索个性化的教师发展多元评价,以教师的现有状态为基础,体现个性的发展与需要,关注教师的未来,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自主化发展

  9.精心编织一张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科研网络,网络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的理念,而各个不同层次的课题则像网线般紧密连接在一起,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内化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统一性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与基础教育相关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成果,懂得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具有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履行相应级别教师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

  具有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

  合格教师。对象:见习期新教师。目标:完成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途径:学校选择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根据合同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主要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1年后能评为小学一级教师。

  成熟教师。对象:教龄2~10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主要标志:掌握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5年后能评为小学高级教师。

  校级骨干教师。对象:教龄6~15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主要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工作10年后能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对象:教龄10~30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校级骨干教师到区、市级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教育专家担任导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任务。主要标志:形成学科教育特色;完成1~2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届时能评为特级教师、市名教师或区名导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

  资深老师。对象:教龄30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和阐述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从教回忆录;组织青年教师拜师,研究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鼓励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标志: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青年教师身上得到延续,留下一批宝贵的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回忆录等)。

  名师队伍培养目标:形成一支有一定影响力的校级、区级、市级和国家级的优秀教师梯队。其中60名校级骨干教师,15名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3名市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并涌现出一批在课程、教学、科研、德育、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专长的特色教师。

  三、主要举措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能是宣传、推广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评估学校师资的发展经验和突出问题,审议重大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对学校的师资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对教师自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成立“专家顾问团”,由学校聘请的教育专家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指导学校的学科建设、教研组建设和名师培养。

  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并实施《邢台市十九中校本研修工作条例》、《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邢台市十九中骨干教师管理及考核试行办法》、《邢台市十九中师徒结对协议》。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一)加强师德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师德沙龙、教育论坛、与名师对话、文明组室创建等师德建设活动。

  (二)加强学习培训平台建设

  每学期推荐学习材料10篇,理论专著1~2本。

  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每学期开设2~3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

  继续实施 “师徒带教”制度。

  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评选、低职高聘评选,对成绩优秀的中、初级教师,职务评聘实行低评高聘,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

  继续实施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双语教育、教育科研等校本培训课程。(三)加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

  结合学科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轮流由学科教研组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会议(如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艺劳技、数学信息技术等)。

  继续开展“五四奋飞杯”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四)加强校本课程平台建设

  继续开发自主拓展型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科资源库建设等校本培训课程,满足教师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争取每年形成1~2本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

  继续开展研究性课程实践,评选研究性课程优秀指导老师。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等课程改革实践。

  三、制订相关配套制度,构建发展和成功的环境。

  ◆ 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并完善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制,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德育工作、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培训情况、培养特长生及合作互助品质等进行全面的考核,逐步形成评价与奖惩、评价与任用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用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和完善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课堂改革效能。完善聘用合同制,实施评聘分离、竞争上岗制度。

  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考核奖励以团队为单位的“文明组室”、“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等集体评比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将市场机制作为学校建设可持续发展教师资源的重要机制之一,积极引进优质教师,分流不适应学校工作的教师。

  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特级教师、区“名校长”、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等评选,相关人员享受相应待遇。

  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

  积极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杂志社推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学校对专家来校讲学、教师外出取经、参加市教学评比等活动提供车辆、经费等支持。

  四、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师训部主任为执行负责人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2.制度管理

  ①健全档案管理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撰写的教师个人三年规划,总结,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记录,听课笔记,教学随笔,上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点评,案例反思,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教具及教学软件,发表或获奖论文等),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②健全激励机制

  评估和考核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制订相关的评估考核细则,及时记录分析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现象和事件,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考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以此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3.资源管理

  ①资金保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在软、硬件加大投入的力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拨出一定的经费,奖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优秀者。

  ②师资保证

  既要挖掘本校资源,充分发挥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面向校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引领。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力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开学初致初一家长的一封信    下一篇:如何协助校长搞好学校管理工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