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校课堂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应当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能。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条件和可能,而要使这种“条件和可能”成为现实,则有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的提出,主要是源于对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比如信息技术仅仅被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或盲目滥用,或简单运用,抑或为运用而运用,以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两张皮”的状况。而没有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内化为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没有上升为从认识教学规律等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

  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现象,使一些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面临挑战,以及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而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本文试联系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倾向——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理论和模式,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

  何谓建构主义理论,乔纳森(Jonassen,1991)的解释是: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

  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们的思维是工具的,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这些解释构成了各人各异的知识库。在作出解释的时候,思维对来自外界的输入作过滤。按建构主义观点得出,由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必然也会不尽相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得到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习媒体,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习状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课堂教学角度,可以提高教学的密度和效率;从师生关系角度,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培养协作精神;从学生发展角度,可以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以及终身学习本领。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提升和深化,特别注意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并非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要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对于训练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处于年龄比较小,记忆能力比较强的发展阶段,使用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法的软件可以相当有效;而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强、年龄比较大一些,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有一定自制力的学生,使用建构主义的资源库与Internet教学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两种方式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能够使得学生不仅学会有关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学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信息技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一篇:浅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