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也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出发,就目前整合课中存在的一些诸如教学应用少、学科教学本质淡化、技术实现上的缺陷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整合  信息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日常的生活、工作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无所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即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为配合授课内容与教学策略所需,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通过信息资源的展示或收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同时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不是指教师会用计算机,而是教师会用计算机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本文笔者就目前整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            整合课观摩课多、实际应用少

  从国家教育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之初至今,各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不断深入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赛也已成功举办到了第九届,涌现了很多高质量的整合课和一批充满热情投身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教师,省、市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课更是铺天盖地,然而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课例却仍然很少。我曾经参加过两所初中教学的示范性活动,结果发现在学校教师所开设的几十节公开课中竟无一节整合课,问及学校整合课程的日常开设情况,教师都表示很少用到,除非是学校达标验收的公开观摩课。教师也并不是不想用,而是面临的考试压力太大,迫使他们只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新型的教育观念已经能够被教师所接受,但只要考试指挥棒没有变化,学校的教学质量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定性标准,很少教师有勇气去尝试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应用。也有不少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中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整合课到底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活了,知识和思维开阔了,对于考试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是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又有什么实例证据可以证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可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一节两节观摩公开课的教学已经让普通教师觉得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推广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岂非是画蛇添足了?

  我们说整合课的教学效果不是通过一节两节课就可以明显体现的,它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考虑各门课程甚至整个学习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学习环境。信息化教学要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本质的作用,必须持续化,必须持续地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去。研究表明,在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班级中,通过一年的整合课教学实践,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考试成绩大大优于非实验的同类班级学生。因此整合课应用的瓶颈在于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在于教育信息化工作不能持续,在于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压力。

  二、            学科教学本质的淡化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初的启动开始,我们已经把整合课定位在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然而在整合课开始教学之初,我们更多地发现整合课似乎变成了信息技术展示课、信息资源爆炸课、电脑游戏课、上网课。学生在感受信息技术的新颖魅力时却忘记了自己要学的是什么,课堂教学也因技术应用的不合理而变得“四不像”,根本达不成教学目标。随着应用研究的逐步探索,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整合课应回归于学科教学的本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应该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信息技术为学科的内容服务,教师本身对学科、教材的钻研不能放松;同时学科整合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但不少教师在如何把握技术与学科的关系上仍然存在不少偏颇。

  1.教学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不少教师在上整合课时都将能力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上网浏览、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搜集资料、整理创作及审美表达的能力、树立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意识、养成健康浏览的习惯等多个有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而实际在一堂课程中能够初步达到这当中的一个目标已经不错,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光靠一节课就可以达成的。再有学科教学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中仍然应该以学科的知识要求为准,仍然要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不能以过多的课外知识扩展作为教学要求的认知目标,以信息技术技能目标完全作为能力目标。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去收集很多的关于地球的自然知识然后作为课堂讨论和讲解的主要内容,虽然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已经完全偏离了课文的教学目标,成了一节自然知识介绍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无从谈起。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然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语文阅读课中以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赏读、介绍课文的优美句段为主,但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知识的认知过程,如在一堂《莫高窟》课文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图片,转而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彩塑,然后到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优美句段的赏析朗读,最后问学生是否愿意背诵这些优美句段,学生背诵非常积极也很有感情,非常自然圆满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手段的滥用: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其无穷的魅力,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所有教学手段。例如有的教师完全以电子文档或PPT替代了黑板的板书、以机器的语音朗读替代了教师真实可亲的声音、以FLASH的模拟游戏替代了学生可以用简单的手工就能完成的实验、以留言板上的发言替代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抽象知识具体简单化的电脑演示替代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堂整合课中信息技术从头到尾唱了教学手段的主角,然而并不能使教学效果超越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反而是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让学生感觉更多是和冷冰冰的电脑的接触,忽略了板书的总结性和优美性、忽略了师生直接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切勿在整合课中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必须的传统教学手段仍然不能缺乏,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时,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不可丢弃的。比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除了电脑演示图片的图形判断,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和裁剪,效果会比电脑的FLASH折纸游戏好得多。传统板书的精彩亦是不可丢弃的,如果教师本身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完全可以展示自己的书法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和力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经验是任何技术所不能替代的。

  3.整合内容选择的不恰当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我们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去替代逻辑推测,信息技术更适合用于证明类型内容的呈现。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技术,整合应整合得恰到好处,不能流于形式,不应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是整合课而生硬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如有一堂语文课《生命桥》,教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使用,刻意用一个简单的FLAH呈现了老羚羊牺牲自己帮助小羚羊飞越悬崖的一个动作,让学生观看了电脑的模拟演示,而实际在对课文的理解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这样一幅悲壮的画面,这个环节的安排既无济于课文情感目标的体现,也无济于课文高潮情节的升华,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了昙花一现,学生反应平平。

  南师大的李艺教授说过“技术是形,文化是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融合应该体现在自然的学习需要中,体现在技术的服务性上。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和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技术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应用需求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合。

  4.教学设计的不恰当

  在不少的整合课中,教师都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也有很多拓展的知识点,然后综合做成课件或者网页。然而信息的收集固然重要,信息的处理更为重要。在课堂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和课外延伸与拓展的知识关系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注意的。有哪些信息是为教材服务非用不可的,哪些又是拓展内容,这一点教师应该区分并正确对待。避免在一堂课中信息量过于丰富且信息形式又多样,对学生造成的是眼球的冲击,而非思维的冲击,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反而养成信息处理的不良习惯。

  一堂课中对学生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不少整合中出现了教师只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做好的现成的课件或网页中寻找答案,然后学生照“本”宣科,学生回答问题既不需要综合分析理解所搜索到的知识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缺乏师生之间切实的交流、争论、反驳和激情,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中一出现问题就让学生上网搜索,而通常问题简单,教师所给的搜索时间又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目标,也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变得不流畅,探究的过程变得流于形式。对于让学生探究的教学环节,我们建议教师应提炼问题,问好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一个经历知识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语言回答自己所得到的答案。教师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并从中抓住问题的关键,要注意避免因为教学设计的预设回答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应灵活地处理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答案。例如有一堂数学课《平移和旋转》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平移距离的计算方式设计了一个“小鱼找妈妈”的小游戏,让学生练习后回答如何移动小鱼和妈妈才能够让它们碰面,有一个学生回答其中一种方式是让小鱼不动,鱼妈妈平移,老师称赞这个方法不错,此时有一学生提出疑问“是小鱼找妈妈,而不是妈妈找小鱼,为什么让小鱼不动呢?”,老师当即举了个例子说如果小朋友在外面和妈妈走散了,最好是站着不动让妈妈来找,否则更容易错过了,这也是小朋友要找妈妈呀。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就非常恰当,而不能面对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时一带而过或者牵强地解释。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由于技术的实现原因有时会带来一些问题的歧义,教师也应注意灵活处理。

  三、         技术实现上的一些缺陷

  目前整合课的技术水平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课件和网页制作的画面清晰优美,从而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也拓展了大量教学内容,利用网络也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在技术手段的实现上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一些网页课件中打开的新窗口过多,每一个链接都打开一个新窗口,让浏览者不停地要关闭窗口;有的课件是模拟的实验或计算性的问题,却在科学的严谨性上实现得不够理想,反而使学生容易产生误解和得到错误的计算结果;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从因特网上的资料中照搬照抄一些信息,结果造成了这些信息的表达语言学生不易理解,甚至有不少专业术语。如一堂综合实践课《如何保护好你的眼睛》中是这样描述近视的 “近视容易导致视网膜下脉络膜出血”,学生也就照着这句话回答老师的问题却不理解“脉络膜”是什么。

  不少的教师在说到整合课时普遍都感慨一节整合课的备课量是非常大的,一是信息资源的收集费时费力,难以找到适合教学设计的信息素材;二是教师本身没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时还需要找信息技术教师辅助自己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甚至有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突发的电脑故障不能及时解决还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平时注意收集和自己的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自己首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做好教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应用研究。评价整合课程的重点还是在于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信息技术运用的恰到好处,好比一个好的导演不一定会拿摄像机一样,教师首先还是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教学基本功的水平,同时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不需要学习过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在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中也不需要过多地收集资源,更不需要太多花俏而不实用的技术表现。一个优秀的整合课教师并不需要收集非常多的教学资源再用完美的技术完全被事先设计好的课件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懂得在教学过程中随课堂教学进度自然地调用适当的教学资源从而还课堂教学以弹性,让师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推进教学进程。

  我们还建议除了整合利用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和教师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源外,也可以建立一个课件资源源码开放的平台。全国有那么多教师在上整合课,几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已经制作得相当不错的一些整合课的课件,这本身就已经是巨大的资源库。针对课本中适合整合的内容,提供一些整合课例以及完全开放源码的优秀的课件,教师只需要依据课程单元即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资源和课例,那么教师完全可以节省很多的资源搜索的备课时间转而考虑如何利用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像开放源码的LINUX得到全世界技术爱好者的支持和喜爱一样,如果在广大的教师中能够推广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将会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更光明的前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中小学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多媒体如何使教学“如虎添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