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微课程的应用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关于微课程的相关研究

  1.微课程的概念

  国内外已有多人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阐释,综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微课程是以简洁的教学视频、PPT等媒体形式为呈现载体,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重难点)和教学环节(实验、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及配套资源总和。

  2.微课程的特征

  (1)内容主题明确,资源使用方便。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左右,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微课程的时间也比较短,通常为5~8分钟。并且多为流媒体格式(如MP4、FLV等),容量小巧,传播方便。

  (2)结构松散耦合,自主控制学习步调。微课程的设计秉承信息化环境下倡导的个性化学习理念,松耦合的片段化知识结构决定了它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随时上传、更新微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选择适合的内容,对不懂的内容反复学习,对新的内容提前预习,对进阶内容深入探习。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微课程的应用

  由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之一是以学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与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其中的操作应用分以下几个阶段:

  1.课前学习、构建新知阶段

  (1)搭建微课程开放交流平台。信息化课堂的师生互动,必须先搭建起微课程开放交流平台来实现信息发布与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上传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发布通知、教学计划、学习框架等信息,学生能够查阅最新动态、下载或在线学习微课程,也可以上传自己希望共享的资源;在互动专区进行互动与解惑,协作学习,深度交流;在练习与测试专区,检测掌握程度,延伸知识圈。

  (2)自主学习新知识。教师上传开发好的微课程,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学习领悟在平台上各抒己见。

  2.课堂内化学习,探究知识阶段

  (1)组织多元课堂活动。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微课等手段,吸引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活动,强化反馈和实践运用,融合形成个人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2)促进整体式协作探究。学生将个人或小组的各类成果发布到平台上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也有利于汇总不同的观点,转变为整个班级的协作探究,提升学习层次和深度,激励学生求知、求新的精神。教师应及时记录学习情况,充分挖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潜在创意,做好建设性指导与评价。

  3.课后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阶段

  本课结束后,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调用和观看适合的微课程进行复习巩固,突破难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如果圆满完成学习目标,则证明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点的基础;如果距学习目标仍有距离,则继续学习至达标。

  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将容易习得的知识使用微课程在课前传递,然后充分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协作探究活动,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应用中得出真知,实现了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毋庸置疑,微课程有良好的前景,为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笔者在操作层面上对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个别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不够深入,只是在前人大量研究基础上稍作总结,对微课程的应用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