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谈谈中国近代史中的比喻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胡钦海

  历史,是不能再现的。不像化学实验,可以亲眼看到所学内容的实验情景。有时看些历史影片可以帮助再现历史事件的情景。但一些历史现象和概念就不那么容易通过电影再现了。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善于经常打比喻,会更好地理解、品味和感知历史。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怎么理解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发展了200多年的英国,和仍处在封闭的封建经济形态下的中国发生的战争。并且还不是国家强大时候,如康熙时代对抗沙俄侵略等。这战争好象是时空发生了错乱,不一个时代的人放到了一起。大家好象听说过一个笑话就是关公战秦琼。这还不够可笑,如果是手持月牙刀的关公和一战中的机枪手对阵更荒唐了。可是,鸦片战争就是这样,当清兵看到英国兵居然能弯下膝盖射击,发射了子弹居然还能连续射击感到吃惊。开始了解这些细节也许会感到可笑,可是更多的感觉是可悲。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不仅仅去渲染悲情和愤怒,而是多思考,结合上册书的专制危机来理解。鸦片战争既是中国主权开始丧失,又是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开始。

  对于火烧圆明园,最恰当生动的比喻就是雨果大师了,把英法所谓的文明国度的侵略军比喻为两个强盗。还有教材用语也很形象:沙俄是趁火打劫。秋海棠形状的国土,被迫割让后形状就变了。

  在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时,其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就好比是从皮肤渗透到肌肉,由此加深理解从东南沿海到长江中下游沿岸,经济入侵加深,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更快地被瓦解。对于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统治者来说,就像一个本钱极少的赌徒,拿国运相赌。巨大的赔款使日本侵略者好象用极小的赌注赢得了一大笔钱,所有这些条款都极大地刺激了这个战争狂徒。激起了他们更大的侵略野心。

  比如,辛丑合约规定: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外国驻兵把守,不许中国人入内。你可以想,就像别人在你家的客厅占了一块地方,还不许你入内,什么感受?拆毁炮台,铁路沿线驻兵,比如你家的防盗门被卸掉了,反而是有人在你家门口坐着个恶人手拿大刀虎视眈眈。是什么感受?是没有任何安全感,是被侵犯的感觉。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做抵押赔款,好比家里父母的工资册叫人给拿走了,每月的收入叫别人给截留了。日子多么艰难就可以想象了。

  在对比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时,可以感觉到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在理解洋务运动时,你可以想象,从正面认识这个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首先是时间,持续了30多年。因为课文都是一课一课地一笔带过,30多年是一课3年也是一课。学这段历史的学生才14岁,是其年龄的2倍还多,几乎相当于父母的年龄。这么久的时间第一次使中国有了轮船、铁路、电报、学堂、留学生、报纸、出版社、照像馆等等。它对中国人的思想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人的观念的变化是可以感悟出来的。比如,现在如果你用刀子在竹简上刻字给同学传递信息,和在计算机前通过网络给同学聊天感受会一样吗?这样就加深了对其促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解了。而对于保守封闭的国民性,鲁迅有过形象的比喻,象一头牛,没有鞭子抽在身上,自己是不肯动的。而这第一次动弹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而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李鸿章自己打了个比喻: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

  理解近代的开放作用时,可以以上海为例。近代的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是屈辱。而伴随的开放也促使人们向西方学习。所以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五四运动后期中心、中共诞生地等等都不是偶然的。这个怎么比喻呢?和窗户差不多吧?封闭太久的中国就跟关门关窗的房子似的,上海就是一扇窗户。那幺,窗边的花草也更鲜艳一些。

  对戊戌变法中顽固派的阻挠,因为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他们又是掌握实际权力。希望他们同意变法不是与虎谋皮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去推动变法不是蚂蚁撼树吗?维新变法运动前后3年时间,不算长,但也在当时和对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联系实际,3年初中生活中的思想变化多大啊。与虎谋皮不成,只有“杀虎取皮”——革命了。

  对于孙中山,有些民主革命时期的保守派和改良派,曾讥称孙中山为“孙大炮”,最初意思是只会放空炮,而宋庆龄说这个外号起的好,说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人,总应该是不知疲倦的。毛泽东称孙中山为革命的先行者,说白了就是先走了一步的人。对比一个时间就知道了,18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而戊戌变法到1898年才开始,但是孙中山1894年已经创立兴中会革命团体了。在康梁鼓吹变法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把希望寄托在腐朽的满清王朝的身上了。

  辛亥革命来势凶猛,扫荡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可是就像暴风雨一样,仅仅冲刷了地表,麻木的国民头脑中的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而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恰似一场细雨,更深地冲刷着国民的思想。课文中说到解放思想,其实这个词本身很形象:解开放走。就像把捆在中国人身上几千年的绳索给解开一样,就像把牢笼打开放走人一样。

  五四运动前,人们被外交失败消息激怒,久积在心中的愤怒象火山爆发一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像黑夜里点燃一盏明灯。开始的挫折就像独打天下的绿林英雄,需要团结,格斗的时候不能用分开的指头,应该用拳头,既然孙中山是革命者,共产党也是革命者,为何不团结为拳头呢?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毛泽东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取得了红军长以来一次最大的胜利。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成语:金蝉脱壳。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从此红军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

  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创建抗日根据地,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钻到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大闹,深入敌后打游击战,或者就像拔河比赛从后边拽对方的人一样,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配合了正面战场。

  解放战争中,敌人全面进攻解放区,就像五指分开一样分散了兵力。而毛泽东说,你分开手指,我就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给你切掉。重兵进攻陕甘宁,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以少量部队牵着敌人兜圈子,使敌十万大军进行武装大游行,设法把敌人拖垮拖散。当国民党军队忙于进攻陕甘宁和山东时,毛泽东把它比喻为哑铃,既然中间空虚,就找准机会,来个中原突围,挺进大别山,把拳头打出去,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后,就是解放军拿着一把匕首离国民党心脏南京不远的地方晃动着,不但增加了对方的压力,且牵制了大量的精力和兵力,这绝对是关键地方的一手好棋!

  三大战役直至渡江作战,更是波澜壮阔的大手笔。东北战场的辽沈战役,被比作关门打狗。占领锦州,好比关上了东北大门。范汉杰沮丧地说“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淮海战役,毛泽东在接到前线指挥员有关徐州之敌可能撤退的电报后,立即作出同国民党的这个最大最强的战略集团就地进行决战的决策。当时徐州地区国民党军兵力多装备好,在这种形势下作出决战的决策是要有过人的胆略和魄力的,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将其形象比喻为“一锅夹生饭”。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神速地将敌人分割包围在张家口、北平、天津等几个孤立的据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被形象的称为“瓮中捉鳖”战术。

  整个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想象和回味逝去的历史画卷,既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的理解,也使历史课堂上兴趣昂然,令人流连忘返。

  (本文已发表在《中学政史地》杂志)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兴趣引领 走进历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