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课堂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姜 云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使科学课教学倍增活力。它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保护,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而且在发展学生科学志趣和能力,开拓学生进取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培养对科学的情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所以,任何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体现。学生参与的前提是学生的注意指向的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形成参与的欲望,思维才得以活跃起来。激活是指启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激活学生参与研究呢?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信息技术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直观而形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直观记忆力远远胜过抽象记忆力。实验证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只能记忆百分之十五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只能记忆百分之二十五的内容;但如果同时调动视觉与听觉就能记忆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探求知识。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教煤体,为学生创设犹如"身临其景"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

  自然科学中许多内容十分抽象,仅凭教师解说学生是很难领会,即使学生能够明白,也会感到索然寡味,他们是不会满足于教师的凭空讲析的。

  大家都知道科学课中最受条件限制的就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它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季节,适合的天气等条件。因而,在讲授这些课时,应用信息技术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实现时空的跨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比如,《养蚕》受条件限制,城里甚至现在的乡下,孩子们没法亲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能是通过录像这种形式,让学生来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了。

  根据应用信息技术能超越时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常常通过向学生展示该课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来拓宽学生视野。比如在教学了《平衡》一课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通过亲历实验过程,认识了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这两种现象及平衡条件以后,通过课件给他们展示了人们利用平衡条件来做事的实例。比如:起重机吊重物、运动员走钢丝、农民挑担等等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探究科学精神

  信息技术在模拟复杂自然现象的渐变,高新技术的显示上都有它显著的效果。当学生看到自然现象的神奇,人类科学的奥妙时,就会萌发强烈的科学兴趣,形成不倦的探究科学的精神。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滥用,更不能因为赶潮流而乱用。不管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只有当它在课堂中确确实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时,它才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恰如其分地在科学课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以实现它们的优势作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小学科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