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与重要性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推行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但现今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创设情境,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带入;问题情境不能与本课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过于形式化而无实际效果等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如下解决策略:有效融合教学内容;衔接新旧知识,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问题情境“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现代化”,关注社会潮流和热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与重要性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那么在探究如何创设之前,需要先探讨是否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必要性,换言之,这个课题是否值得我们深究。本文在第一章中详细地进行了分析,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与重要性进行了论证。 1.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即情境教学。建立在有代入感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如果脱离情境来学习知识,姑且可以达到前两个目标,但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一定有所欠缺。“运用”的最高层次就是将知识应用于具体且实际的问题上,即在某一特定的现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那么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就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理解知识,用发展的眼光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可以帮助学生模拟未来在运用知识时有可能面对的问题情境,在真正遇到类似的问题情境时能够快速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2.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转变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往多数教师主宰课堂,多采用讲授法授课,注重教师的“讲”,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改下的新型课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辅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让学习真正发生[1]。 3.锻炼学生思维数学问题融合进有效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已有经验能够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回顾已有的经验;如果已有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过程:图示、同化、顺应、平衡。当学生原有的图示也就是现有结构不能解决问题时,他就需要快速运转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将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达到一种平衡,这就是皮亚杰认为的学习的本质。与有效的情境紧密结合的数学问题能够催化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2]。

  给予学生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四能,契合新课改的要求。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直接提问学生“1的一半是多少?”和提问“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多少蛋糕?”前者极具数学性,后者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分蛋糕的场景和经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3]。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生活即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一年级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