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片能够让有效教学的种子自由生发、发展、延伸的肥沃土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应多关注默读

  近年来,语文课要上得“书声朗朗”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阅读教学中,朗读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课堂上不乏精彩的朗读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本人认为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阅读教学中默读的弱化甚至缺失,已经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衡。默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作用明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就默读还特别指出: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并“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常态的阅读更多采用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等方式,所以,课堂上不宜过多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法国早就把“无声的阅读”定为重要的阅读目标。阅读更多的是依靠眼睛,无须依赖嗓音,让学生静下来读书对高年级来说十分重要,要加大力度训练学生静读,静能生慧,慧能致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读”“思”并举,张弛有度的语文的课堂中激情四射,神思飞扬,让我们抛却形式,摈弃浮躁,让“默读”点亮我们的课堂!、

  二、语文教学应多关注体验

  语文的发生发展告诉我们:语文从生命开始就与情感和体验同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是人类生活的自然产物,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体验是语文学习的依托。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达成教师、学生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交际作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而生活又需要丰富的情感作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些学生看到悲伤的场面不落泪,看到宏大的场面不震惊……主要原因是孩子阅读时没有体验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忽视体验,所以阅读教学应多指向体验。理解是感受的基础,体验是感受的深入,体验更是内心深处对感受的强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语文文字的内在美与表现力,“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一位没有情感的老师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点热情,少点冷漠;多点鼓励,少点责备,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富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陪伴学生走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学生的智慧、思维、习惯、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向着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人”迈进。

  三、语言教学应多关注表达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阅读教学的本位就是对言语形式和表达技巧加以感悟、品析、玩味,以及对言语形式蕴含的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针对文本特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近言语形式,品味言语形式,把握言语规律,增长言语智慧,提升表达能力,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一个精妙的字词,或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或巧埋伏笔,或精巧生动,如飞来神笔,化平淡为神奇,耐人寻味。阅读教学对待那些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等,要有“较真”之功,有“纠缠”之术,用心品析字词的精妙所在,想象作者脑中景,感悟心中情,透视胸中境,体会笔中意,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当下课堂缺少字斟句酌以及关键词句的开掘与深挖,致使语文课显得浮华和浅薄,好似一杯白开水。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能,实现人性关怀和言语立人的目的。德国文学大师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表达技巧,紧扣言语形式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进而透过言语形式去深刻理解、感悟言语内涵和言语形式的独特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下一篇:培养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