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长久以来,很多数学教师经常抱怨自己的学生笨,面对应用题不会思考,不会分析,还不能正确解答,更不用说用多种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除了学生先天的智障原因以外,那就要归结于教师的数学教学了。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许我们教师在讲课时太“一厢情愿”了,把自己认为容易理解的方法介绍给学生,甚至强加于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能动思维都处于被动的状态,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即使有的教师重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重视了学生的参与过程,但依然收效不佳,也许问题就出在了没有处理好应用题教学的层次性上。

  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慢慢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毕竟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认知的顺序型、解题的联系性和内涵的发展性。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怎样体现这种思维与学科的共性呢?也许注重教学方法的层次性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怎样的应用题教学才能彰显层次性呢?

  一、小手摆一摆,问题走出来。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课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所面对的应用题都是极其简单,容易操作的习题。虽然简单,但对于思维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讲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听的能力低,思考的能力弱,无意识注意仍占认知的主要阵地。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就要把无意注意转化成有意注意,把听和思考的要求降低,发挥他们喜欢动手,乐于操作的特点,让静态的图画动起来,让呆板的文字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不是对应用题的理解,而是怎样按照题的要求去摆,怎样更准确的用摆的方式呈现条件和问题。当学生在利用学具摆一摆的过程中,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使问题得到了最形象的展示、答案更直观的呈现。也许学生动手摆一摆的过程不能迅速解答某个问题,使教师预设的很多习题无法正常完成。但是,大量习题的预设是为了消化新知,形成能力,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殊途同归。与其让学生在忙忙碌碌中囫囵吞枣,不如让学生在细嚼慢咽中细心品味。

  二、眼睛看一看,画面动起来。

  当学生能够很快、很熟练的将应用题通过摆一摆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后,就要提升对学生的要求了,否则就等于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延误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时就要把动手摆变成用眼看。根据学生摆的经验,让学生不动手,把摆的过程想出来。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是对学生的思维确有着很大的挑战。这不但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还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对于这一过程的转变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可以通过摆后再现、试想后验证、准确想像等步骤来完成。让学生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图示来还原客观的场景,使条件和问题得到潜移默化的理解,从而正确的解答问题。

  三、动脑勾一勾,条件画出来。

  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难度在提升,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发展。数据扩大了,形象性降低了,抽象思维渐渐考验学生的大脑。离开具体的每个个体,用一条线段来表示一些个体是学生接受时会遇到的困难。这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难关,解释清楚:用一条线段表示多个个体可使应用题的呈现更简洁。一条线段有多长,能表示多少,怎样用线段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的关系,都是学生进一步认知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清晰演示,指导绘图。使学生完成从形象的个体呈现图到形象的线段展示图的转变。不但能读图,还要能绘图,更要会用图来解决问题。虽然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示来直观理解,但是却增强了学生思维的辨析和表现能力,强化了抽象思维的建构。

  四、用心找一找,关系写出来。

  线段图的利用是学生抽象思维的开始,但遇到应用题就绘制线段图,一定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局限。也会降低学习的效率,更会影响到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绘制线段图的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突破:表现二者关系的条件应该怎样绘制。当学生的练习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就应该引导学生放下对图的依赖,在头脑中完成属于自己的直观图。我们都知道: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的梳理重点在表现二者关系的语句上。如果这类语句解答不好,应用题根本无从下手,只有把这样的语句当作突破口,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称这样的条件为“关键条件”。找到关键条件,就要认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运算,同时思考:通过关键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把能够得到的结论变成一个小标题,然后在标题下列式解答。找到关键条件并列出小标题解答,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化难为简。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小标题,看似一个简单的形式,学生习得的过程却是有很高难度的。要想学到手,必须要理解和掌握每一步所解答的是什么,能根据具体的题来说明每一步求得的是什么,从而步步寻根,找到答案。

  五、仔细问一问,问题跳出来。

  当学生有了初步的绘制线段图的能力,有了分析关键条件的能力,下一步就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了。一直有人说:“分析题中的熟练关系”,这句话太笼统了。我们应该具体的、溯本求源的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我们可以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例如:两地相聚980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10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题中让我们求什么?给了哪些已知条件?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要求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慢车的路程和时间;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就是慢车的行车时间已经知道,慢车的路程是间接条件,该怎样求呢?(也可以问: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和该怎样求呢?)学生会发现:总路程减去快车的路程就是慢车的路程。(学生容易发现:总路程980除以相遇时间10小时就是速度和。)快车的路程又是一个间接条件,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求得吗?(知道了速度和,怎样求慢车的速度?)此时,所有的问题都回到了题中的已知条件上。这样,从问题出发,层层深入,一直挖掘到已知条件,再从已知条件逆向一步一步的思考回来,这样的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从问题开始挖掘到已知条件,再从已知条件拓展到所求问题,这种方法会让学生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感。

  六、潜心想一想,问题在其中。

  学生学会了分析法以后,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于数据间的关系也掌握得很通透了。但是这种方法还不能完全彰显最有效的解题策略。最有效的解题策略应该算综合法。综合法的最大特点是和分析法相反——从已知条件出发,层层分析,可发现的问题很多,使题中所求问题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还如上边提到的相遇问题:读题“两地相聚980千米,”心中就马上想到,这是路程。“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心中又想到,这是相遇问题,让求相遇问题中的哪个问题呢?带着问题继续读“10小时相遇。”这是相遇时间。由此我们可以求出辆车的速度和,用980÷10=98千米,还有什么条件呢?带着问题继续读“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这是快车速度,到此,我们可以求的问题有1.快车路程:50×10=500千米,2.我们可以求慢车的速度:98-50=48千米,3.快车比慢车快:50-48=2千米4.如果快车行完全程要980÷50=19.6小时,还要19.6-10=9.6小时,慢车行完全程要980÷48=20又5/12小时,还要20又5/12-10=10又5/12小时等等。题中要求的是什么呢?“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答自然轻松,完全意料之中。这种能够对已知条件有敏锐洞察力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这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不但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更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化这种能力的形成。因为,这种综合法,能带给学生莫大的成功感受,会产生一种“不外如此”的快感。

  以上所阐述的六个层次,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几个基本层次。这几个层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当某个新的层次需要形成时,必须靠已有的层次做铺垫,当新的层次有了提升,又会对过去的层次有新的认识。这种新旧交替、新旧互补的层次观一定会帮助我们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有新的斩获,不再为学生的困惑而烦恼,不再为过多的徒劳而慨叹。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层次来进行应用题教学,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应用题的克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网络环境中的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