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李向玲

  论文摘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新课标和教师素质的需求。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适应,努力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消除他们的自卑厌学心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 数学 自信心

  当下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竞争的时代,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中学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接受难度大,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中学生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原因

  学生缺乏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数学是中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来讲,学习数学是升学的必经之路,这就无形之中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数学这门课程的本身特点也是学生缺乏信心的主要原因。

  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而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育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以自己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付各类考试为目的,以教师唱主角,满堂灌的方式组织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针对少数的优秀生,而忽视了大部分的学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正因为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使得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几乎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3.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处在发展中状态,她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再加上数学是一个衔接性学科,对基础要求比较严格,而部分学生小学基础没有打好,在学习数学时就出现了数学知识跟不上,数学知识前后不衔接等现象。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考试方面出现了困难,再加上自身的一些因素,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缺乏自信心。

  二、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的意义

  所谓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心理状态。它是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肯定。有自信心的学生往往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主见。在遇上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坦然面对挑战,很快地重整旗鼓,面对挑战。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可以促进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大胆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活泼进取的良好个性的形成,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鼓励和同学的帮助下,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益。对自己在数学解题中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不断的取得进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可促使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增强自信,也能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不畏困难险阻,沉着冷静,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些做法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快,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年龄阶段,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指引,通过各种有利的方法给予帮助,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思想和不良的学习现象,才可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的一些做法。

  1.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适应,努力优化教育结构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是一个积极主动、兴趣十足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选择多样话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主动质疑创建,答疑解惑,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改进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准确表述与正确应用规律的能力,熟练应用数学用语的能力,正确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思维发展为主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情感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来调整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自主构建认知结构,调整教法,提倡自主探究、突出思维的强化训练。还要加强合作共学的力度,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打破教师低效率的包办教学,消除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现象。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是盲目的吸收老师课堂上的45分钟,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完整过程包括提前预习新知识、发出课前疑问、上课认真听课、下课复习、及时完成针对新知识训练的作业、总结心知识等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好课前、课上、课后等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意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上要求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自主构建认知结构,调整教法,提倡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后要及时强化训练,让学生及时运用新知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知道,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积极主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3.消除他们的自卑厌学心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置身于“听起来有味,学起来有趣,做起来有劲”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起他们想学、乐学、创新学的欲望。而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数学教得“有趣”。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激疑,使学生产生好奇、悬念及强烈地要求释疑的心理,从而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起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转化为强烈的学习要求,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并不枯燥。如: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让同学们观察日食月食的现象来积累经验,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采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相互学习,而且可使他们在交流中发表意见、增加兴趣、增强自信。

  4.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一句话的事》里面有一句台词:“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败事”。这告诉我们我们往往不经意的话能起到事半功倍或者事倍功半的效果,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快,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年龄阶段,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正确,公平,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也要引导学生会正确的评价自己。肯定的评价会激励、鼓舞学生,会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新课标和教师素质的需求。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适应,努力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消除他们的自卑厌学心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给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多注意方法,便可让学生在被尊重、被关心、被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强自信,健康发展,从而学好数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