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在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下,由于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和心理原因而造成的智力与其数学实际的学业成就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的学生。转化学困生应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善于找出学困生成因所在,叩开学困生的心扉,助其开启智慧之门,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探求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笨”,我认为学困生之所以形成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 外因: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学生的外部生活环境,都有不良因素存在的可能。如在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与照顾,常有情绪问题而无法安心学习或视学习为可有可无的事。有一位学生,单周妈妈管吃管住,双周爸爸来接送,不时还得跑到奶奶、外婆家,他的学习可想而知。即便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父母采取溺爱、专制、放任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忽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自制力和独立性等的培养,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许多不良的学习品质。如缺乏上进心,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多做一道题,过分依赖老师的家长,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等。
2、 内因:自身的心理障碍
学困生的自身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消极的自我评价
消极的自我评价也叫自卑。由于连续失败及外界的负向评价,使他们在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时往往低估,较多地看自己的缺点,较少或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在同伴、老师、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如一位学生,自三年级留级后,集体活动不愿参加,遇人遇事畏缩、老实。他认为自己天生脑子笨,从来就是个失败者,存在较强的自卑沮丧心理。
(2)过低的自我期望
过低的自我期望又指自暴自弃,学困生由于产生了自卑感,所以对自己能否变好不抱太大希望或产生怀疑。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具体表现是成就动机缺乏,自信心减弱。他们会说:“我不行的,我肯定学不会的。”
(3)较弱的自控能力
学困生对前途失去希望,行为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于是便放纵自己。他们上课时易走神,有的表现为呆若木鸡,老师请他重复某句话,他的不相干的复述会引来哄堂大笑;有的表现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搞小动作。他们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往往人在教室,心在操场。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日趋下降,特别是由于数学知识前后逻辑性较强,前面知识没学好后面的学习就较困难。
如此一来,学困生不知不觉进入一个不断循环并恶化的学习过程。
二、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加强学困生数学学习指导
(1)因人而异,教给学习方法
学困生最大的压力来自学业成绩的不理想,并不是所有的学困生愿意学就能学好。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一定差异,并且致力于缩短这种差异。我针对每个学困生的知识弱点耐心辅导,细心讲解,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会学。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尚可,却对学数学毫无信心,遇到应用题就犯糊涂。这说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或四则基本运算意义掌握不透彻。针对这种情况,课上我尽量多用操作性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或利用图示,画出题里的这种条件和问题。然后,我再让他们来想象或看图复述应用题,并从中找出一定的数量关系。课后,我给他们从简单应用题开始分析为什么用乘法,为什么不用加法等,让他们在辨析、比较中明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些学生已掌握解答基本应用题的方法,也能做到举一反三,有序分析解题思路。也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错,仔细分析,原来错在数据复杂或计算步骤稍多的地方。我就设计练习让他体会估算验算的好处,然后再要求他自觉养成估算、验算的好习惯。
(2)鼓励多思、多想,克服思维惰性
班上有这样一个内向文静的女孩子:课上遵守纪律,作业也不拖拉,家庭作业几乎次次全对,可就是考试一塌糊涂,让她答题一声不吭。通过家访,我才知道她每晚的作业都是家长“代陪”。如果没人教她做,她会大发脾气,吵闹不休。长期以来,她形成了思维惰性。她唯一关心的是谁来“教”她做。我从简单的方字题开始训练她多思、多想。如“45与60的和乘以16,积是多少?”我鼓励她说出用“(45+60)×16”列式的想法,并说出“45+60×16”错的理由。我从让她单独说给我听,到说给全班同学听,说给爸爸妈妈听。我把这个方法用到了其他学困生身上,鼓励他们多用脑,克服“等”老师“给”的惰性。
(3)课后耐心疏导,持之以恒
学困生的一大特点是:今天认识了的东西,明天就遗忘;刚才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家长往往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怨言,教师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允许学困生的不良现象有反复,甚至多次反复。几次的谈心、家访、补课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要他的反复周期变长了,只要他的习惯比以前好了一点点,这些都是学困生难能可贵的进步。我除了在课上“寻找”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更多的是在课后给他们“开小灶”。
2.构建良性循环的学困生心理教育模式
(1)树立学困生的自尊自信心
要转变学困生,就要助长他的自尊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教师要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材的教育观念,改变那种学困生“朽木为可雕”的错误思想。教师也要乐意感情投资。有研究表明,师生情感越融洽,越和谐,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就越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我班的一位男生,在文学、美术方面挺有天赋,但对数学的数、形、规律等逻辑思维杂乱无章。他也自认为肯定学不好数学,上课发呆,作业不交。我从欣赏他的国画入手,把他所作的二幅国画贴在教室学习栏内给他人观赏,还要了一张画留作永久纪念。接着和他谈心,从他的画谈到他的数学。我告诉他我相信他能行。见老师这么看重他,肯定他,他也慢慢地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学习积极性也高涨了。
(2)多用肯定鼓励性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困生的形成起着催化剂作用,也影响着班级其他人对学困生的评价,更决定了学困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对学困生来说,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自尊与得不到自尊,好胜与不能取胜,想上进与自身意志薄弱等种种内心矛盾与冲突,这些使得他们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定。这就更需要我们全面的、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我总是公开表扬谁上课比以前专心了,谁最近来在回答课堂提问中正确率高了,谁的某一次作业与优等生一样好了……我的目标是“帮助学困生成功”,而他们的成功源于我的肯定。
(3)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针对学困生基础知识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的特点,教学中我按照“创设情境 →指导探索 → 尝试讨论 → 归纳概括 → 反馈调节→孕伏发展”的基本策略进行,使学生尝试成功,摆脱失败的影子。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课前我利用时间要求学困生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熟练应用。课上,我指名其中的两人复习已学过的估算“98×3”,他们顺利应答。因为新知识难度不大,可以套用原来的方法,我再让他们试说估算“98×31”可以把“98” 和“31”各看作多少,他们也能正确回答。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再指名学困生顺利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这些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令学困生精神大振。
当然,学困生转化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相信:和他们真正交朋友,他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待他们,一定能把学困生变成具有健康心理、富有知识的学生。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    下一篇:创设数学情境 营造和谐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