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1-03-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而预习即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何为预习?即是课前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以便做好上课的准备。

  一、自主预习的重要性

  (一)课前自主预习让学生有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1、思想上的准备

  学生如果做了充分的预习,就像将军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样,有备而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理走进课堂,对课上要学内容就不会有陌生感,上课就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2、知识上的准备

  学生如果认认真真预习了,就能够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而把不懂的地方,还有文章中一些自己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交流。这样一来,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教学。

  (二)课前自主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

  由于预习时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课堂上学生能按照自己想学的内容学,在很大程度上会调动其积极性,听课时就会感到轻松,就能够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学生学得高兴,教师教得轻松,这样自然就会提高听课水平。

  (三)课前自主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

  由于预习时阅读了课文,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心里就一清二楚。做课堂笔记时就可只着重记下课文上所没有的或者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做到听得主动、学得也主动。可以说,课前预习是把学生从盲目做笔记中“解放”出来的好办法。

  (四)课前自主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预习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新课文,有时要查阅字词典或参考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有时还要写笔记提纲或记下弄不懂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就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还能够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坚持预习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它将受益终生。

  二、教学生学会自主预习

  (一)自读课文

  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等。

  (二)懂得使用工具书或其它有关资料

  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生疏的字词,还有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或名言警句、典故等等。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扫除了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要了解文中有关的人物、地域或是名言、警句、典故等,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各种资料(如运用各种报刊书籍或是上网进行查阅),彻底解决各种疑问。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不仅能够解决疑难,还丰富了课外知识,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

  (三)要勤于动笔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含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四)分层次预习

  语文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略看一遍,就算是预习;要么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生词,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便以为是预习。所以在预习课文时,也不应是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而要根据教材的难易,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进行分层次预习。对待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只要他们疏通文本就行,如可以布置他们去读通、读熟课文,查阅资料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就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自主学习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预习的要求也不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下一篇:微课程在中年级教学应用时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