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刘永刚

  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如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有些老师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这些与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但很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就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识。首先,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尝试。

  第一,要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我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如教学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摄取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 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 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第二,要指明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片等形式使学生明确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明确的指出来,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要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养成学生思维的隋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我们教师巡视时,要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要有所侧重地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要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要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问题情境在数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