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中学古诗教学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文学起源于诗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教育在文学教育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诗歌的国度,从先民浅斟低唱的《诗经》开始,古诗就如同一条从远古而来的河流,生生不息,滋养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和灵魂。古诗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古诗所展现的审美世界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滋润学生的心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可见,古诗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部最近重磅推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征求稿)中,把“核心素养”综合表述为“9大素养25项”,“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而“语文核心素养”则具体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下面,笔者就针对这四个构成要素,分别探讨一下中学古诗教学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所起的关键作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古诗的语言堪称是最美的语言。它往往以极简练形象的表述,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色彩和谐,动静相宜的画面,并创设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深挚的感情。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深刻领悟诗歌的语言美,将有助于为学生建构良好的语文习惯与行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发掘汉语言的表现与魅力。

  体味古诗词的语言艺术美,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汉语精炼准确的表达效果。

  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练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古诗常常通过“炼字”(即通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贴、最精确的词语来措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从而创造出最优美、最生动的诗句)达到语言“精炼美”的艺术效果。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圆”二字很好地表达出了大漠雄壮浩瀚、苍茫阔大的特点;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写出了鱼的欢快自如;“斜”写出了燕子的姿态轻盈。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仔细揣摩,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索或联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表达习惯,从而建构良好规范的汉语表达及运用的模式。

  2.体会汉语的工整美和音韵美。

  古诗词语言形式整饬,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音节响亮,韵律流畅,因而形成了古诗语言独具特色的工整美和音韵美。特别是律诗出现后,其中颔联、颈联的对仗更是诗人刻意求工的地方。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都是用极其工整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诗人的人生体验,规范有度、朗朗上口的外在形式里激荡着内在的情感。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反复涵咏品味中诵读这些诗句,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汉语文质兼美的特点,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语言表达的外在美感。

  3.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含蓄性

  古诗的语言因其精炼,常常有“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比如古诗常常通过“意象叠加法”(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实质上是一种隐喻,由于喻体与本体之间省去了联系词,故而两个具体意象就叠加在一起了。读者必须摆脱常规的思维进行跳跃式联想、想象,才能找到意象间的微妙联系)达成简约、充满隐喻的表达效果,形成丰富的语义体验,给读者留下了大量再创造的艺术空间。“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是最生动的范例。又比如古诗常用“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的手法,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比如大家熟悉的曹操的《短歌行》,都通过大量用典使诗歌表意婉转含蓄,言有尽意无穷。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揣摩这些含义丰富、表达巧妙的地方,必然能帮助学生领略汉语内蕴丰厚的美感,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各种表达技巧锤炼语言的习惯,使表达更为鲜活生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曾大声疾呼:“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很多人认为诗言志,“志”即情感,与思维发展的逻辑性有距离,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误区。其实,古诗从内容主题到写作形式,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就古诗内容而言,适合培养逻辑思维的“理趣”是极为丰富的。诗的理趣就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钱学森说: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古诗教学中,唐诗以情胜,宋诗则以理胜。宋代是理学形成期,宋诗着重捕捉心与物相遇时刹那间的感受,并立即将其升华为一种哲理思考。所以宋代产生了一批理趣诗、哲理诗。比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就是诗情和哲理完美结合的范例:没有琴就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没有手也听不到动听琴声。可见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许多事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水和石头都是静物,碰到一起却可以发出声响。

  古诗的“理趣”建立在作者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之中,而这些“理趣”又反过来借助鲜活具体的诗歌意象表达出来,这又是对生活具象创造性的运用。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若能发掘出那些有助于思维能力训练的闪光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加以训练,以有限的诗歌“境界”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丰富的诗歌“理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定能让古诗教学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其二,从古诗创作形式上看,近体诗在写作形式上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近体诗最常用的结构布局方法为“起、承、转、合”法。绝句的首句为起,二句为承,三句为转,四句为合。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起”为起句,开篇,也为破题,贵“意在笔先”,求先声夺人的气势;“承”为承接首句,把开篇描绘的情、景加以渲染,引申;“转”是关键,是作者的思维转向另一个与情、景相关联的层面,从而把读者带到一个全新的意境;“合”为回应全文、扣题,或抒发情感或引发意志。所以,想要读懂一首近体诗,与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阅读者就必须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做保障。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古诗教学无疑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促进和谐发展;而审美教育乃是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的教育,其目标在于滋养性灵、省悟人生、提升生命品位,而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终极关怀所在。在各种体裁的文学教育中,古诗的课堂教学,无疑最适合以感悟生命为基点,以把握情感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为出发点,最终达到培养人性和审美人生的教育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古诗教学对审美鉴赏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古诗作品中浓郁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古诗中“生命意识”的体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命意识的悲剧体现。如《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在震撼之余可以启迪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如何捍卫生命的价值;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都在悲叹生命的短暂、年华的易逝,但表面的悲叹之下激荡的却是诗人对生命的极度珍视之情,这些看似“悲剧”的生命慨叹更有利于警醒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另一类是生命意识的正面讴歌。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诵读这些诗作,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青春的易逝,从而激发起对生命年华的热爱,去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古诗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

  古典诗歌作为艺术美的浓缩,为我们提供的审美对象可谓无所不在,在此仅举两例加以

  说明:

  其一,情景交融是古诗的一大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画面还原法”或是“古诗素描法”展开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就可以透过诗歌外在的语言美去领会内在的画面美和情感美,从而感受生活之美。比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诗画合一的典型代表:雨后的松林,在明月的辉映下一尘不染,青翠欲滴;皎洁的月光使山石晶莹剔透,反射着月的光华;山雨汇成的清泉汩汩从山石上流淌而过,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欢唱。“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动静相宜,仿佛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跳动的脉搏。诗歌用最简明清新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物我交融、似真似幻的纯美诗境,走入此境,我们会感觉自己也好似被月光和流水洗净了一般,抛却了所有现世的机心。这种审美体验,是由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知觉强度,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生活美的画图再现出来,从中得到的美感。艺术家将主体的自然情感经过形式化的过滤和普遍性的提升,形成了具有符号性质的审美情感,而阅读欣赏古诗的过程,就是把符号性的审美情感还原为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其二,古诗的创作大量使用通感,通感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现象,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能力,使得我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多维的享受。钱钟书讲通感:“通感是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钱钟书《通感》)在诗歌的创作中,那些描写通感的词句都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 “芙蓉泣露香兰笑”,想象奇特,构思绝妙。诗人用“芙蓉在露水中饮泣”的形态描绘出乐声的悲戚、哀婉;用露水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来比喻乐声悲切,形象直观,新颖别致;“香兰笑”则用“香兰盛放”的形态表现乐声的欢快、流畅,“笑”字,听觉与视觉兼具,具体可感,美不胜收。 古诗是抒情主人公美好道德情操的载体,品读古诗,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从《诗经》的“思无邪”到屈原的爱国主义理想,从陶渊明的特立独行到李白的疏狂不羁,从苏轼的豁达超然到李清照的坚强独立,古诗中理性、道德、情感的存在,为古今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共通感。仁爱、善良、悲悯、崇高……诸如此类的道德情感,在古诗中以各种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古诗有了千古不灭的感染力。如岳飞的 《满江红》,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世代中华儿女,作者的人格之美、人性尊严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那种气贯长虹的道德情感能充分激发读者对崇高道德品质的追求,从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最高的美乃是德与善相结合相统一的美,道德高尚必须伴有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也不能缺少道德的高尚。

  文学的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古诗的审美教育更是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即对人完整性与全面性的培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诗有感染、启迪、观察并认识社会,相互砥砺,凝聚人心,批判腐败政治的作用。鲁迅说:“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澈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益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而污浊之平和,以之将破。平和之破,人道蒸焉。”(《摩罗诗力说》)是说诗能打破人心之“平和”,进而提升“人道”,强调诗是“美伟强力”之“发扬”、“污浊之平和”之打破。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人文性,能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古诗教学中,由品诗而悟道,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就实现了“文学使人变得更加美好”的教育目的。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自古就有作诗的传统,纯文学的源头几乎全部是诗,特别是在经历了唐诗宋词这样的高峰后,诗歌对中国人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因而通过古诗教学来传承中国文化,是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古诗教学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无论从语言的建构还是思维发展,从审美体验还是道德形成,无处不在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那么,抛开知识层面的,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重点理解、传承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层面。

  1. 理解、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追求。

  中华文化的基本追求是建设一个有道德的社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虽然对传统道德观的解读见仁见智,但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核心思想,其核心概念就是孔子倡导的“礼”,孟子倡导的“义”。中华民族以“礼义之邦”著称,所谓“礼”,是讲尊卑长幼的秩序,强调社会是个有秩序的社会;所谓“义”,是指“天下合宜之理”,强调行事要符合公正合宜的道理。

  古诗中对道德的宣扬可以追溯到《诗经》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就是强调只有自修其德,常常自省,使其所作所为都合乎天命,才能获得盛大之福。“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诗经·大雅·荡之什》)温柔敦厚是君主推行德教的基本素养,聪明的君主,要能听取善言的劝告,并顺其道德之行,实行德治。从先民的谆谆教诲开始,中华文化沿着追求“德行”“礼义”的方向一路走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要“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教育我们要“忠”;“平生信义满乾坤,曾吊诸侯未返魂”告诉我们要“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交给我们“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给我们“义”……古诗教学常常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就把这些中华民族追求了几千年的道德情修养传递给了学生,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成为中国人的行事准则。

  2.理解、传承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方法。

  王蒙认为,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思想,求“大”、求“一”、求“变”。

  “大”是指中国人相信,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能归结成至高无上的道理,即老子所说的“道”,中国人常常把道看作是一个比生命还要终极、还要重要的一个东西。“一”是从万物的共同性上考虑问题,表面上看来矛盾的东西,中国人看是统一的。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跳出西湖四季变化的表象,而是看到了表象之下蕴含的“美”的同一性。还比如苏轼的另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仍然是从“一”的角度看问题,即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于是就有了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但不同的表象下共同的却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的道理。

  求“变”,实质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庸之道”。简单地说,就是要自我管理,顺应自然规律,时刻保持克制和正气。俗话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水满则溢”,凡事情都不要做得太过、太盛,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强调谦恭、强调后发制人、强调含蓄的方式。“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白居易的这首《对酒》就是告诫我们:人生不论穷富,不必太过于斤斤计较,应该尽量放宽胸怀,随时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才是处世之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所以人应该顺应规律,凡事不强求。

  总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该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古诗教学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古诗是一座发掘不尽的宝库,为我们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当前,在国际组织和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古诗教学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合格国民服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小学古诗词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浅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