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让“有限”变“无限”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所任教的小学位于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差,学校没有多媒体,学生的课外资源也相对薄弱,这些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语文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要学好教好语文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知识面。但是当我们仔细地去观察一下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有着丰富的可供我们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如果我们充分地加以利用的话,语文教学将会变得很轻松。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知识面很窄,而这一点在古诗的学习中表现的更明显。因为农村孩子平时只有靠死记硬背古诗的含义来学习古诗。我在教学《观书有感》这首诗时,为了突破这首诗的难点,即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便从调动孩子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入手来启发他们思考。我先问:臭水是如何造成的?孩子们回答得得心应手,接着是溪水(学校周围有很多小河)为何不臭呢?学生们很快明白,因为溪水是流动的,所以不臭,从而把他们引入到课文的方塘中来:这塘池水为何不臭而如此清澈透明呢?孩子们有彼及此,因为是源头在源源不断地为方塘提供活水,所以方塘之水才会如此清澈透明如一面镜子。进而,引发学生对这首诗所包含的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正是调动了孩子们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能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相反,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他们,即使记住了,也很难长久,更别说理解了。

  在习作课教学中,农村可以供我们使用的教学资源就更多了,只要你有心,信手拈来,便可入课。例如教学《家乡的名人》时,先让孩子们列举出自己家周围的名人,然后让孩子们提出几个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最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家去采访这些名人。这样,在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下,很顺利的完成了习作。

  农村的条件是比较简单,但是这里也有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思考,到那时你会发现“农村小学校,天地无限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农村孩子的习作充满灵性、迸发 个性    下一篇:如何利用语文课堂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