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每在小学低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与古昔诗人对话,倾听他们的言说,感受他们的感受。然而,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学大环境,不仅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而且禁锢了受教育者的心智。在单调得只剩下ABC和理化公式的课程教与学中,想起海德格尔“诗意使居住成为居住”的箴言,我就想担起传颂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教国学,育国人。所谓“千丈高台,起于垒土”,小学是整个学龄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往往影响小学学龄期的发展是否能有良好的开端。作为低年级任课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只有首先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要求,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个人对古典诗词的总结:

  一、丰富诗词的教材,让学生了解诗词魅力

  丰富的教材能够使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精神力。”小学课本中选编的材料中几乎包括了哲理、言志、题画、田园、边塞、叙事诗等所有的诗歌题材形式。当然,其中不少分类并非那么明显,如写景和写意、咏物和言志通常结合在一起。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等,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教学对话”。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很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古诗词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教学古诗词,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诵读浅近的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诗—乐”形式融合

  1.节奏相同。

  乐性是古典诗词与生俱来的品性,诗中轻松、欢快、低沉、急促、激进、舒缓等节奏变化,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而音乐的节奏是以声调的轻重、快慢反映人情感的变化。如《咏鹅》中第一句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种节奏的划分,使得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加深孩子对古诗的理解。在音乐的氛围中,就要以欢快的节奏来演唱,让学生音乐边唱边学习,学生会理解更深刻。

  2.音乐渲染,营造意境美。

  教学情境的引入课堂能够让学生“形塑之外情动之于中”,利于领略文中的精髓。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利用音像课件制作、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教师要根据具体古典诗词特点恰当设置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去体味诗词的无穷含义。如,宋祁《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如何利用音乐展现古典诗词的意境呢?我们要先从诗眼入手,领会诗意。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早发白帝城》,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营造意境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3.歌唱结合,体会意境美。

  乐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原本性”。即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学生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它强调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自我表现能力,歌唱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在歌唱中,学生能享受到欢心和愉悦。将蕴含音乐美的古典诗词谱上优美的旋律,并运用音乐教学方式来学习,借助诗眼的解读,在懂得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吟唱的形式来学习古典诗词,体会“古风古韵唱吟古诗”的意境。

  但作为可配乐古典诗词并不多,这不仅要考虑古典诗词的音乐性,还要考虑古典诗词对学生的可接受性。应选择短小精练,朗朗上口又能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古典诗词作为教学内容,如《春晓》、《咏鹅》、等五言诗词和《望庐山瀑布》、《咏柳》、等七言古诗就比较适宜作为古典诗词教学内容,选择这些音韵优美、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使学生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和流动感的四季画面,让学生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诗—画”形式融合

  1.诗情画意。

  必言情,无情不为诗,没有感情,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画中有景,借景抒情又是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诗情是画意的表达内容,画意是诗情表达形式,二者构成情境交融的意境。“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古典诗,除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之外,还要设法让学生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体会精练含蓄的语言中所蕴藏的意境。

  2.借助插图,再现意境。

  通过抓诗眼感知诗意,巧用插图,分析意境。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在教学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图资源”。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通过赏画学生立刻抓住了诗中所呈现的诗的意象,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创设了自由的、宽松的环境,因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容易就被激发出来了。

  3.教师作画,解读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眼”,解读诗意,再用简笔画的方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古典诗词中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意境理解。教师要牢记,“学生接受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才会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古诗词教学高效    下一篇:如何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