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小学学困生同伴互助方法探究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2-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增强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学生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一、同伴互助学习的概念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看,英国的托平(Topping, K.)和美国的

  尔利(Ehly, S.)博士在1998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学习》一书中提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

  二、同伴互助的意义

  (一)小学生获得心理归属的源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青少年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同伴之间通过交往,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反之,青少年缺乏这种基本的交流,就会产生严重的孤独感,最终会产生寂寞、孤单、失落、疏离等负面的主观情感体验。

  (二)小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

  皮亚杰认为,在同伴关系中产生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得青少年获得了关于社会更广阔的认知。健康的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完成学业的保证,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青少年学校适应困难,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对社会的适应。

  (三)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条件

  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经验来定义自己的。邻居、家庭和学校是最普遍的社会活动场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学会了反省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健康的自我概念。

  三、同伴互助学习的缘起

  几乎每个在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哪个班级都会有一部分学困生跟不上课堂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之间能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学困生的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但仅仅靠课堂40分钟,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显然不够。如何去照顾、帮助每个学困生?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四、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

  (一)思想动员,营造氛围

  互助是学生合作的一种方式,只有双方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而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确其意义。笔者的同伴互助,即“师徒互助一对一”,前一个“一”指学业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充当小师傅,后一个“一”指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充当小徒弟。

  实施前,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布置一篇作文或举行一堂班会课。作文以“帮助”为话题,要求写真事、诉真情,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明白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对互助形成共识。

  (二)组建师徒,培训师傅

  在教师对学生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愿报名和生生推荐的原则,同时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学习成绩等综合情况,初步进行分组,每组2人。既要考虑到组内成员的互补性,又要兼顾他们的默契度,以便师徒“拧成一股绳”,合作起来“事半功倍”。

  (三)反思总结,调整思路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督促,师傅很难做到天天去帮助同伴,但也有一两个师傅做到了每天去帮助他们的同伴,还有几个只能做到偶尔去帮助同伴。由此可见:一、挑选师傅时,责任心是关键,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挑选班级中英语成绩较好且又有责任心的同学来做“小师傅”。二、活动的开展,要有必要的外部支持。首先要督促,大部分的学生责任心需要培养。其次,要设置小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压力,有了压力就有动力。

  (四)多样评价,设置奖励

  “师徒互助”活动是一个坚持不懈、长期的过程,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对师徒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有多样的评价方式,笔者设定的评价及奖励机制是这样做的:

  一是通过课堂作业、测验、家庭作业为依据进行考核。二是师徒互评,以“悄悄话”的形式,进行百分制打分。三是生生互评,着重在推荐特别称职的师傅和积极努力的徒弟。教师做好统计,建立档案,定期综合评选出各类优秀的小组,如“优秀小师傅”“参与小主人”“进步小能手”等多种奖项。对于进步快的徒弟,可以“升级”聘为“小师傅”,给予他们更大的荣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作业前置的有效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