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经典案例之分析报告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5-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语文课程中融合多媒体资料、语文课程中融合在线互动、语文课程中融合微视频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自主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协作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扩展资源和语文课程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课改重要研究方向,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听课和电话微信访谈以及通过网络学习课堂实录等方式,收集了多个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经典案例素材。通过分析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语文课程中融合多媒体资料、语文课程中融合在线互动、语文课程中融合微视频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自主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协作学习、语文课程中融合线上扩展资源和语文课程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等。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表现形式

  1.多媒体资料融合语文课程

  唐山市海港中学的曾慧老师在讲《观沧海》时,老师给学生们播放大海波涛汹涌的音效,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大海的磅礴气势,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到课程内容教授;在讲《背影》时,老师播放生活中父母悉心照顾子女、为子女全心付出的小事,以此来呼唤学生对生活点滴和舐犊之情的关注,营造课程开展需要的情感氛围;在讲《口技》时,老师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对于枯燥、抽象的文章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有助于课程内容的吸收。曾慧老师提出使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资料来支持语文教学,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增加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的吴晨兰老师在《小石潭记》授课时,采用情境变化的教学方式,在移动变化中展示不同的景致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动态画面感和亲临其境的悬念感和探索感。吴晨兰老师强调在使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时,要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注重课件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借助技术将课文中的抽象场景具象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的冯云老师强调信息技术尤其需要与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她认为朗读是将语文学习中的无声学习转换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创新性的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音乐、画面情境以及可重复多次学习的资源存储,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朗读能力的提高。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的周文元老师强调以文学著作为剧本的影视作品作为学生丰富人文视野、陶冶自身情操的直接途径和重要工具。例如,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可以结合《水浒传》视频进行优化教学,通过以鲁提辖遇困境父女、拳打镇关西等几个主线画面为基础的视频播放,让学生得以知晓拳打镇关西的前因后果。

  2.在线互动融合语文课程

  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的吴晨兰老师认可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的积极影响,并强调两者深度融合不仅限于网络资源的使用,还包括: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优质互动;学生在课外可以形成线上学习小组合作搜集网络学习资源,并上传到线上平台上作为共享的课程资源;学有余力者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源清单,学生对于学习资料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的实施;等等。

  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第三中学的邹翠峰老师强调信息技术对于加强师生沟通以及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济南冬天的实景,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悟,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学生也会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激发主动思考,自主分析文章内容,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中学的王桂芬老师强调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增强线上互动。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结束后,有些学生对于桃花源是否存在有些疑问,于是其在学习平台上发 布了一个问题:在东晋时代,桃花源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讨论,在这个问题下,有的学生回复说:“我认为不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厌倦而虚构出的地方,它只是单纯地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的学生回复说:“我认为是存在的,即使是现在也有风景美丽,人民质朴的地方,何况是古代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结合文章的结尾部分,在学习平台上对学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桃花源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景。

  3.微课视频学习融合语文课程

  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第三中学的邹翠峰老师强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之一包括引用微视频。微视频具有体积小、内容全面、功能丰富等特点,视频时长在5~8分钟之间,不会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够快速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在课前可以快速形成知识概览,形成课上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基础。

  4.线上自主学习融合语文课程

  广东省阳春实验中学的陈娥老师指出深度融合意味着将网络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实现网络自主学习。例如,在《古诗四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首先学生需要看动画,听范读;其次老师可以指明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点评比较;随后老师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网站资源,了解各诗的写作背景,并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想抒发怎样的感情;最后师生共同朗读评析。通过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观的改变,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

  5.线上协作学习融合语文课程

  广东省阳春实验中学的陈娥老师指出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教学要实施协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协作性的交流讨论,互相纠正、点评与补充,实现“兵教兵”。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组织,从而加深与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6.线上扩展资源融合语文课程

  河北省南宫市实验中学的赵静老师指出语文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现实问题是学生的阅读资源不足,阅读标准不达标,因此赵静老师建议老师在学期前围绕本学期的学习主题内容上传丰富的线上阅读资源,包括电子书等,例如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整合一些关于父母之情的著名书籍内容,上传到网络图书馆中供大家阅读和欣赏,提升语文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

  7.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融合语文课程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镇周巷初级中学的裴永红老师提出教师可以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课前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到了课堂上,重点就文本当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师生互动讨论,翻转课堂模式以及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限制和思维中的阻碍。例如,在教学《咏雪》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根据文本制作诵读视频,同时注意在视频当中加入重点文化知识、创作背景等相关材料。在视频的最后可以结合文言文提出阅读问题,设置悬念,给学生主动预习提供方向。学生在预习当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成果,也会有自己的疑惑,而这些都可以带到课堂上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学习环境之下获得大的发展。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融合的分析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体现在多个层次

  首先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料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是在课件制作时融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借此形成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感性、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其次,技术还可以支持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实现。例如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技术给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无限可能,突破了教室的物理时空限制以及资源限制,有助于学习目标的扩展,包括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此外,信息技术在师生互动以及个性化学习方面能表现出明显优势,技术能够整合师生集体的智慧和学习成果,形成班级、学校甚至区域范围内共享的知识资源库,突破学习资源的局限,而且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决定学习进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信息技术能够促成教学形态的革新,原本的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有所改造,实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形态,这意味着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学习序列都有了很大的革新,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法方面新的挑战。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辅助自己沟通与交流,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语文核心价值和素养的融合要求,努力体现语文综合型和实践性特征,融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

  其次,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这种教育手段与课件的融合问题,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贯彻“需要就用”“用了有效”“相互融合,适可而止”的原则,要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是一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手段,不能觉得上课的目的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从而脱离教学目的,这就违背了信息技术的初心。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也需要教师运用辩证的思想,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正确运用教育技术,可使初中语文的教与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有机整合    下一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