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从生活中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研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1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有着传承人类文明,推进社会发展,推动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因此,信息素养教育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 身处这一“知识爆炸”时代,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适应这一改变并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每个当代人将面临的新挑战。

  为迎接信息化的挑战,教育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伴随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进,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关注。 作为实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新的形势下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以往语文教学中单一的封闭的传授性的知识教学变革为更加注重基于信息资源利用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式的能力教学,研究性学习替代以往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占有有用信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成效,获取、选择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成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语文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内容,逐渐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语文信息素养:目前语文界对语文信息素养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更不用说提出学术界认同的准确概念。著名的教育信息化专家祝智庭把信息素养的内涵细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和科学信息素养。由于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因此,笔者根据专家学者的论述,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实践认为,语文信息素养应处于信息素养之下第二层次的内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收集、分析、评价、优化和发布语文信息的素质。具体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素养,语文信息意识和语文信息能力。其中基本信息素养是语文信息素养的基础,语文信息意识是语文信息素养的前提,语文信息能力是指在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中所应有的搜集语文信息、整理语文信息和发布语文信息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思维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此,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感知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活跃。对学生来说,客观事物不但存在于校园内、课堂上,还广泛存在于家庭中、社区内、自然环境里,以及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文字资料及信息之中。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学习、发展思维的重要资源。语文学科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涉及面广泛,需要丰富的课内外学习资源予以支持,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有效地探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有意识的、有深度的开发与利用,形成系统体系,有效挖掘学生语文实践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捕捉生活现象,引入语文问题谈起,创设了生活情境,进一步提高获取语文信息素养的能力,让初中学生参与生活实践,陶冶语文情操。

  四、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信息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是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门 单独的学科进行的研究。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则很 少,关于初中阶段的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一)国外有关信息素养研究状况

  美国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的。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必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80年代初期,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学生信息素养的九大标准,涵盖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内容。 2001年美国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在德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馆协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包括五大标准和22项性能指标,每项性能指标后还附有若干个显示该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的具体表现子项。2002年5月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出版了报告《数字化变革—信息传播技术素养框架》,提出了信息传播技术素养的内涵和评价的角度,给出了信息传播技术索养应包含的内容和评价方法,同时探讨了培养公民信息传播技术素养的政策与策略。

  (二)国内有关语文信息素养的研究

  2002年,祝智庭教授主编的《信息教育展望》一书中把信息素养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 本文所讲的信息素养即指信息素养的第二个层次—语文学科信息素养。面对相同 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敏锐性越强的人,其信息获取 越丰厚,所拥有信息的价值越高,相应来说,其具备的与信息相关的其它能力也就越高。也就是说,面对信息的意识强弱将直接影响其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因此,语文信息意识是语文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语文信息能力则是指在语文素质的充实、提高过程中所具备的获取语文信息、评价语文信息和运用语文信息的水平。

  语文信息素养教育本来任重道远,微型课题研究就是一个有益的大胆尝试过程,直接有效的教育过程。“厚积”方能“薄发”,“实践”才能“出真知”,学、行、研、思四结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从生活中获取语文信息,提高运用语文信息的能力。

  2、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专题调查研究。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能有计划的展开调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搜集资料,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将研究结果表述出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趣味性强的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告教育场所参观学习。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8.03—2018.04)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8.04—2018.10)学习并掌握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本校学习语文模式的现状,通过课堂实践、交流座谈等方式,探讨归纳“从生活中获取语文信息素养”的策略资料

  3、总结阶段:(2018.11—2018.12)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文献,了解别人的研究情况,做了哪些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从书籍、报纸、期刊、网络等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趣味性强的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告教育场所参观学习。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

  八、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工作总结

  2、专题论文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信息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效背诵文言文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让课前3分钟成为课外阅读的平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