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安徽合肥第六中学/夏守住

创新教育认为:每个人的大脑都存在着创新的因子,具有创新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创新因子封闭在一个核内,教育的目的是要打破它的旧外壳,使之变成激发态,施放出能量。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在具体情境重创新

史载伯牙拜成连学琴,三年后,成连编成了一部《高山流水》的乐曲,伯牙演奏此曲,虽然音调很准,但是表现不出高山流水的气魄。于是,成连将伯牙带到东海的一个小岛上,自己却划船走了。伯牙一个人留在岛上,见到的是汹涌的海水,杳冥的山林,耳边只有大自然深邃美妙的音响。于是面对大海,鼓琴而歌。十天后,成连来了,再听伯牙弹奏《高山流水》,那真是“耸高而激荡,如江水奔腾无羁”。

伯牙学琴之所以能悟于景,动于心,激发出艺术的灵感,对音乐产生认识的飞跃,就在于成连在教学中情境用得妙:一是妙在景选得好,与乐曲的情境互为辉映,水乳交融,便于伯牙入情入境,从而产生创新联想;二是妙在时机把握得好,伯牙已具备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创新条件,丰富的乐理知识,娴熟的弹奏技巧,使伯牙对大自然深邃美妙的音响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三是妙在一切都在不言之中--情境利用的自然,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而不发,让其身临其境,自己领悟,达到创新的目的。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包括音乐、图像、语言等),设置一种真实场景进行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就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课堂情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见其形,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感受,引发创新的灵感。

二、在群体互动中创新

植物界有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单调、枯萎、没有生气;当众多的植物在一起生长时,就根深叶茂,生机盎然,竞相争荣。这种现象对于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威力的,比如北京二中五十年代培养了刘绍棠、丛维熙、李洪州、王默泮、韩少华、尹世林、李冠军等全国著名作家;八十年代又培养了韩晓征、李慧君、李泳等一批少年作家。正是群体互动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群体互动进行尝试,高中三年,全班五十多人,有二十多人先后在《安徽文学》、《少年文艺》、《高中苑》、《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习作五十余篇,有多人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

一般说来,群体单元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关系体,群体中的人际互动,实际上就是两个人之间互动开始,并由此逐渐扩大乃至于复杂起来。在互动的双方,每一个人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客体,从心理机制上看,客体的规范作用,在主体那里会引起一种心理定势,规范就像有牵引力的目标总体,主体则按照它在头脑中建起相应的活动模式,只要主体进入角色,就会在客体这个模式的框架内亦步亦趋。这个时候,客体之于主体,就像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刘绍棠说他原先没有写稿当作家的念头,是无意中看到《北京晚报》副刊上有署名北京二中学生的文章。于是,这个群体互动的规范作用,客体的框架模式,使他拿起笔来,努力仿效,以至登上了文学高峰。个体差异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使各自的思想在杂交中产生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受到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底数等的局限,有时会陷入一种苦思苦想而一筹莫展的境地。这时,同学的片言只语,都会使自己茅塞顿开,从而迅速的“从山穷水尽”转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三、在求异中创新

人的思维发展有轨迹,往往不知不觉地回到原来的起点,从而形成一条密封的“永恒金带”。这是思维的惰性,也叫思维定势或“怪圈”。求异思维可以突破“永恒的金带”,从而激活思维的惰性状态,因而被科学家视为“创造的源泉”,其特点就是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打破“永恒的金带”,首先在于诱发,即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用锤打着一块冰冰冷的生铁。”的确,教学如果不设法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讲课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跟你波动,他头脑中的知识就会处于活动的状态。所以要想方设法“钓”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卖关子,创设矛盾,诱发学生寻根究底。试比较:

“法兰西万岁!”

他仍然留在那里,头倚着墙,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课上完了……去吧!”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里,头靠着墙,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两段文章没有什么不同,但两段的滋味、格调、风韵、情趣却迥然有别。“他仍然留在那里”,为什么留着,留着干什么,留着的心境如何?可以完全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呆”在那里就不同了,一定发生了震惊他整个心灵的大事,而且多是坏事。在喊出了那句凝聚着他全部爱国热忱的口号之后,他确实不想,不愿,也不能再说什么了,于是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所谓诱导,就是要学生之心“入乎其中”,与言语对象中的那颗心发生共振共鸣,又要“出乎其外”,品味语言对象所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处,在出入往复中产生创新意识。

打破永恒的金带还在于引辩。辩即争辩,辩论。辩论是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激素。比如教学《故都的秋》引导学生争辩:《故都的秋》为我们描绘了“清、净、悲凉”的秋景,那么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呢?

学生甲:我认为本文是一曲秋的颂歌。从全文来看,作者无论是“观秋色”、“闻秋声”,还是“品秋味”,都是对故都的自然风物的赞美,抒发的也是向往眷念之情。

学生乙:由于作者心境是悲凉的,那么笔下的秋就有一种很强的主观色彩,同时,故都的“秋”,又是那个三十年代中国黑暗现实的缩影,难道一个有着忧国忧民意识的人会赞颂那个时代吗?(鼓掌)

学生丙:“清、净、悲凉”的秋天,固然是作者心情的折光,但作者当时隐逸于杭州,醉情于山水,从心理需求来看,应该是在“颂秋”。

学生丁:此言差矣!(笑)从文章中郁达夫所举的关于秋的诗文《赤壁赋》、《秋声赋》来看,都是作者身处逆境时对秋的悲叹。再举一诗为例:庾信《秋夜望单飞雁》:“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会暝将渠俱不眠。”该诗意境表达的情感与课文相似,不难看出,作者“悲秋”是无疑的了。

学生戊: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部分无疑是在颂秋,议论部分中直接点明“中国诗文里,颂秋的文字特别多”。此外,既然“断胳膊的维纳斯”的残缺是一种美,那么“清、净、悲凉”的秋为何不能算是一种美呢?(鼓掌)

学生戌:从作家身处的时代来看,当时的社会在作家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漠的阴影,很显然,散文带有很强的感伤色彩。

师点评:“形散神聚”是散文的最大特色。以上同学均能从创作背景、写作目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说理,体现了对传统看法的质疑或否定,在鉴赏中创新,在创新中鉴赏。

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引出一场极富新意的争辩,撞击出一点点闪耀着创新智慧的火花,在学习中,不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争辩,通过同学们的不断合作,不断思考,这点点的火花必将形成燎原的创新大火。

四、在情感共振中创新

情感共振是激发和引起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方一系列因素全面共振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共振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由此引起学生对教师和语文学科的热爱。这种热爱将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持久动力。教师在授课中,把自己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并把自己从每一堂课中受到感染而燃起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炽热的感情,从而使整个教学沉浸在美好感情激荡中的教学。其次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趣。日本教育家泷泽武夫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障碍。”

师生情感共振,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融洽、默契的良好教学气氛,学生才能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如果师生情感隔阂,纵然师生相距咫尺,也如远隔天涯。

以情动人,达到移情的效果。文学作品要回肠荡气才能打动读者,教学要心领神会方能感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教学情感性。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情绪良好时,上课认真听讲,思维活跃,经常能发表独到的见解;情绪不佳时,任你怎么讲解,他也无动于衷,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碰上他喜欢的老师,在难的课也不在话下;碰到他讨厌的老师,他会拒绝为这位老师学习。热爱语文,学习就带劲。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积极情感的种种表现,将对学生的热爱、关心、鼓励等微妙的情感传给学生。而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输入了积极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爱护和尊重,从内心里产生对教师的好感、信赖和敬爱。自尊心、自信心和热情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大大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之中,就容易激发创新的感觉。

要培养创新意识,还要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气氛,不仅使学生听得起劲,而且能使学生沉湎于接受知识和探求知识的美好环境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开动脑筋。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着教师“讲课旋律”而共鸣,形成一支优美而和谐,引人入胜的交响乐。轻松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就加速了知识的接收、加工和组合的过程,知识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根据资料研究表明,人脑含有1011个神经元,其中有相当于90%的潜力未被利用。平时人的脑力、体力的发挥是不饱和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将人的各种潜力激发出来,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药》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给《药》这个标题加一个标点。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加引号,理由是这算什么“药”,连小栓的病都治不好,更不要说救治中国社会了;有的说加感叹号,理由是革命者的血竟成了群众愚昧、麻木、落后的药而震惊;有的说加问号,什么才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呢?还有的认为应加省略号等等。由于没有怕答错的心理包袱,同学们享有充分的“心理自由”,就形成了一种心悦意爽而无任何压抑的心理状态,正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展开了自由的探索,抒发了独到的见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在模糊中创新

所谓“模糊”就是在不影响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教学重点的前提下,以模糊、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计白当黑,中国画把空白处称作“计白”,有计白当黑之说。一些文学家也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下功夫,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在《荷花淀》一文中,孙犁写到水生嫂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就设置了一个“空白”。“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她笑的不象平常。‘怎么了,你?’水生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了,内心感情很复杂,但这种复杂的感情,作者没有直接点明,而是用“划破手指”这个很不注意的细节轻轻点出,从而留出了艺术的空白,也让女人酸甜苦辣的复杂感情和对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情体态留给读者去捉摸和寻思。这里也许有对丈夫的埋怨,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有对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有对丈夫带头参军的自豪感……。这种模糊的表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再以通常的一两句话来概括归纳的话,就会束缚学生的审美联想,倒不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增强审美感受。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的心理既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又有模糊的难以表述的一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不仅常出现于人们的情绪体验中,也时时表露在作家的创作以后。如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在采菊东篱的过程中,见到了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不由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独特微妙的感受。但这种感受究竟是什么?他感到模糊、朦胧、绵邈、恍惚,对以表达。对于课文中这种模糊朦胧的情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显然也只能通过模糊思维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去欣赏和体会了。

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是言尽而意无穷的。它给读者留下的应是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项链》就是如此。玛蒂尔德和他的丈夫苦苦奋斗了十年,好不容易偿还了因丢失一挂钻石项链而欠下的十万法郎。这天玛蒂尔德叙述完自己的遭遇,并为自己终于偿还了欠债而“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的时候,佛莱思节夫人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只值五百法郎……”这句奇峰突起又似平地惊雷。人们在为玛蒂尔德白白受了十年辛苦而发出感叹时,却又急于想了解玛蒂尔德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和感慨。作者到此却“戛然而止”,从而造成了结尾的模糊性。读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人生体验去揣摩玛蒂尔德此时心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进一步感受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很显然,在这种地方恰当地使用模糊手段,往往比明确的表达和笼统的概括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在诱发兴趣中创新

心理家认为,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倾向。人们对所感兴趣的事物会不知不觉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因此,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就在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如教《藤也先生》时,教师可先指出该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接着提问学生:“鲁迅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有什么好处?”一有比较,学生思维就活跃起来,议论一番,方知“夕拾”既反映回忆(即“重提”)的特点,又显示“拾取”朝花的情致。同时,鲁迅把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喻为“朝花”,并说:“带露朝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朝花夕拾.序言》)这就使题目诗意盎然,别具情趣。这就使了解了回忆性散文的诗意和情致,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学完课文,再布置《朝花夕拾》、《童年拾趣》的作文题,学生创新意识的闸门,在兴趣盎然中一下就打开了。

七、在质疑研讨中创新

创新,需要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前进与突破。教师应善于启迪学生,在质疑研讨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药》的主题思想,课本与教参都说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革命群众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有位老师教学此课时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于是对以上的主题思想,学生们认为,从课文实际看,《药》的主题思想应该是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和愚弄人民的罪行,从而说明了改造国民、唤醒国民的重要。综合学生们的讨论,理由有三条:①如果主题是批判民主革命脱离群众,必定要通过夏瑜这个人物体现出来,夏瑜必定作为明线,作为主要人物,正面描写他如何脱离群众。小说中却找不到表现这个弱点的片言只语,甚至还写夏瑜在来放牢房向牢头宣传革命的道理。而小说暗线所及,也无一出是直接表现革命者脱离群众的。②作品为何将华家故事安排为明线?为何将愚昧麻木的群众写得那么多?那么充分?目的在于突出群众的愚昧,不觉悟,而群众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封建文化愚弄人民的结果,责任不能由夏瑜这些人来负,正如当前改革仍有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阻挠而不能归责于共产党一样。作者之所以把群众写的那么愚昧落后,用意在于“接受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③最后一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坟地的死寂、悲凉气氛,其用意仍在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者凭空加上的花环,是肯定、赞扬革命者,毫无半点批判的意味。这些看法,有的自然受到一定文章的影响,有的却是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顿悟,这些看法虽然有待商榷,但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探索,否定旧论,找出新的事实,这正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庖丁解牛》时,我提出六个问题:①游刃有余是讲一切事物都有客观规律,人们应认识掌握规律。②游刃有余是讲养生之道,是要人们待人处世绕着走,以免受损害。③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有无积极意义,今天怎样认识。④对目前社会上圆滑、钻营、看风使舵、青云直上的人怎样认识。⑤把这里所讲的养生之道转变为一种斗争手段或工作方法是否正确。⑥这则寓言对自己有哪些启示。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在分析综合中创新

综合分析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构、属性和特征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性和本质特性,深化认识。通过综合,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创新思维就建立在这种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在教《白杨礼赞》与《松树的风格》时,先将这两篇文章在题目内涵、表现手法、文章结构、语言风格等相同点告诉学生,未析其异,让学生分析综合。学生积极发言,思维辐射量大,归纳起来有四点看法:①联想线路不同:《白杨礼赞》是逐层推进的纵向联想,白杨—农民、哨兵—精神;《松树的风格》是横向联想,生命力强、自我牺牲精神、乐观主义精神。②表达方式不同:《白杨礼赞》先写环境,再由远及近逐层描写白杨,形象鲜明丰满;《松树的风格》写松树除开头略加描写外,主要靠后解说。③结构不同:《白杨礼赞》用四个抒情句穿插其中,突出感情线索,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松树的风格》以“风格”为线索组织材料,重点突出,首尾照应,但由物到人过渡平直,后部议论多,显得空泛。④语言风格:《白杨礼赞》凝炼含蓄,《松树的风格》平实明快。这样从求异方面综合分析,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兴趣,讲究方法,培养习惯----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    下一篇:跳出传统教法的框架优化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