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构建学生自主探索的适度空间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自主探索,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如何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适度空间,才能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呢?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强调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预习不仅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激发兴趣,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以至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对后进生效果更加显著。

  二,确定适度的探索空间。这个空间既不易过小,也不易过大。如果探索的空间过小,答案触手可及,则缺乏探索意义,也影响学生的探索热情,好比在研究“白马是不是马”;若探索的空间太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根本达不到探索的目的,还会挫伤学生的探索信心。所以,答案应该是挂在枝头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三,巧设疑问,适时引导。

  案例一: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让学生分别用4个、12个、13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有几种情况?然后提问:“如果给你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的种数是不是越多?”这一问使学生兴趣高涨,纷纷投入操作、验证的活动中。师继续问:“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然后让生自主探索,学生心中充满疑问,积极思考,最后发现当正方形的块数是2、3、5、7、11、17、19、23……数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块数是4、6、8、9、12、15……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这时师告诉生像上面一行的这些数就叫做质数,像下面一行的这些数叫做合数。

  这样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巧设疑问,创设情境平台,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比写在黑板上现成的概念好得多。

  四,评价有技巧性。对学生的回答不要一句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就结束了,要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要通过一些有技巧性的评价去注重结果,更去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空间。

  五,练习有针对性。 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案例二,为了了解学生对质数合数等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弄清什么是合数什么是偶数,再看看合数里面有没有奇数。想到了9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六、用数学日记培养反思习惯。经常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当天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感受、心得体会、发现及疑问。数学日记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从而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数学日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老师也能通过反馈及时地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数学日记就如同双面镜子,一边折射的是学生的学,一边折射的是教师的教,它让我不断地了解学生,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实践证明: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适度空间,不仅仅能获取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三数学复习策略    下一篇:小学数学学习中“模仿、记忆”和“自主、合作、探究”关系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