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本文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英语教学改革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纲领的基本路线。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英语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表现。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深化改革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英语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二是以英语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三是以英语学科实践重建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灵魂和主线,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都必须以英语课程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为纲。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致力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让英语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落地,这是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和宗旨。

  一、以英语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

  英语新课标在第三部分课程目标里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这段话准确揭示了英语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强化了英语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它告诉我们英语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或者说英语核心素养包括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如果我们把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理解为四种或四类核心素养,那就失之偏颇,就会造成培养过程的割裂行为和机械学习。将其定位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或四个维度,意味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它们是同时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并得到培养的。

  总之,英语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在培养过程中是“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的,必须强调整体关照和有机融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对不同学段不同内容各有侧重地强化英语核心素养某个方面的培养,或者以某个方面作为支点或抓手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英语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的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每一方面的内容、特点有深刻的把握。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点是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显而易见,它是英语课程的关键能力,即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能听能看能写能说是其最突出的表现。这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及教学的主线。就其形成过程而言,它进一步表现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新课标正是从这三个表现确立各学段的课程目标。文化意识的核心要点是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同为语言类课程,这是英语区别于语文的关键。语文是母语,是培根铸魂的课程,确立文化自信是其神圣的职责;英语课程则重在了解、尊重外来文化过程中培育文化意识,树立国际视野,就其形成而言,它表现为比较与判断、调试与沟通、感悟与内化。思维品质的内核是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心智特征,语言与思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学习和使用语言既要借助思维又能发展思维,思维发展自然而然就成为语言类课程的目标,而思维发展要聚焦在与英语课程学习相关联的思维的开放性、多样性、独特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上。就其形成而言,它表现为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理、批判与创新。学习能力是特指有效进行英语学习的策略、技能、方法,学生能否有效利用一系列策略、技能、方法进行英语学习,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就其形成而言,它表现为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英语核心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是各有内涵、各有侧重、各有价值的,它们既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又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必须依据其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

  对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是让其落地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基于英语核心素养来确立英语教学目标,无论是学期学年的,还是单元章节的,抑或是课时单篇的教学目标都必须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的独特内涵和有机统一来选择和确立。课堂教学是一种基于目标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教学的龙头和纲领,英语教师学习和理解英语核心素养,就是要形成“英语核心素养”的意识和眼光,确立为核心素养而教的理念。为素养而不是为知识而教,这是新课标的最核心的教学观。为此,一方面能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度来看待、解读英语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从英语教学内容中看到、提炼出英语核心素养。

  二、以英语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语核心素养来自英语教学内容。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都是从英语教学内容及其学习中产生的。或者说,英语教学内容或明或暗、或显性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地蕴含着英语核心素养的成分和要素,所以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是绝对不能离开英语知识内容的,为此,强调核心素养只能意味着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重视。这个讲的是英语核心素养对英语知识内容的依赖性。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才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那就是英语知识内容的选择、组织、设计必须以英语核心素养为纲,这个纲具体说就是方向、依据和标准。这才是新课标的创新和突破所在,离开核心素养来谈知识内容,一方面会导致无的放矢、自说自话;另一方面会导致知识内容的不断膨胀,教师则习惯于多多益善,追求内容本身的丰富和完整。我们在传统教学的摸爬滚打里对自己所教内容的知识点和对应的技能点都熟烂于心,但是对这些内容所要实现或达成的核心素养却不甚了了,甚至毫无理会。正如崔允漷教授所说,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科教学回家。没有核心素养的导向,知识内容的教学就会失去方向盘。新课标强调,知识内容必须根据素养的方向和要求进行选择,素养的指向性是英语课程知识内容选择、组织与教学的根据。那么,英语新课标究竟如何定位英语知识内容及其选择和组织?

  英语新课标把课程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载体分为以下六个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其中主题是内容的题目或名称,它本身并不具有素养的意义和价值,相关语篇围绕一个主题才能构成一个实际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的主体是语篇,语篇是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载体,或者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构成语篇的两翼,语言知识是语篇的表层结构,文化知识是语篇的深层结构,我们正是借助于特定主题,在一篇篇语篇语境之中吸收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这是英语核心素养形成的主原料。语篇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能脱离该主题的语篇,各自独立学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篇是“水”,这些要素是“鱼”,离开了水,鱼是很难活下去的。如果说,语篇的内核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那么,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则是学生学习语篇的脚手架。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言技能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提供途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具体方式方法。”总之,只有在单元主题的各篇语境之中,才能激活其中所包含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使其成为有价值的载体,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就是以语篇为载体,在使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之中吸收语篇之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

  作为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形成载体的六大知识内容要素在教学之中是各自独立还是有机结合地发挥作用呢?在传统教学之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独立地进行每个要素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可能在这六个要素的独立掌握上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中形成和培育出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为此,新课标强调基于大概念和结构化重建英语教学内容,推进和实施整体性的单元教学。传统教学往往也是按照单元模式进行推进的,但是此单元非彼单元,传统单元基于知识立场,只是一个内容组合的概念,内容包含几篇课文,教完一篇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各种课程内容要素,特别是各个语篇及其教学活动,如何在单元之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才是新课标单元的追求理念和精神旨趣。只有是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出大于局部之和的功能。新课标倡导使用“大概念(大观念)”来构建有机性整体性的单元。关键是大概念本身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提炼一个单元的大概念?大概念的提炼一方面来自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就是单元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要求,往深处说,它就是学科育人价值在单元内的实现,单元目标本来就是贯穿单元教学全过程的,它是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单元教学的主心骨和主线,可以很好地对单元各语篇和各课时教学进行统领和整合。所以,单元教学目标是一线教师提炼语篇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的路径。另一方面,大概念的提炼还可以从单元主题和各篇语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入手,找到基于主题的各语篇在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共同点作为贯穿单元的大概念,从而对单元各语篇起到整合的作用。

  三、以英语学科实践重建教学方式

  英语内容知识本身具有潜在的素养性、教育性,必须经过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身上现实的核心素养。教学活动是英语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没有经过这个路径,就无法到达目的地。教学活动既能使知识内容增值也可能导致其减值。传统教学把英语教学活动定位为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具体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就是“坐而论道”。新课标强调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将英语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崭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并明确将英语活动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学习理解类活动。从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来说,学习理解主要指向“语言输入”,这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没有输入就没有加工和输出。但是,输入不是简单的复制、移植和死记硬背,它是学习理解的过程。学习理解的本质是语言的内化过程,是从书本走向学生的心理的过程。从教师的视角说,教师要根据语篇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同时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经验,使之能与新语篇发生实质性和有机性的联系,实现新旧语言知识和新旧文化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语篇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言的学习理解是其他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语言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都无法有效进行。

  其二,应用实践类活动。相对于学习理解是语言的输入,应用实践则是语言的加工。应用实践类活动是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凭借已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和获得的新的语言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意涵的理解,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应用实践类活动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智慧形成的关键环节和核心环节,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只有在应用实践中才能不断被激活,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经验和技巧,进而发展成为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

  其三,迁移创新类活动。迁移创新是语言的输出,相对而言,它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最高层次。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输出和表达,也就是迁移和创新。就语篇学习而言,学习理解强调基于语篇,应用实践强调深入语篇,迁移创新强调超越语篇。超越是迁移创新的本质,学生能够超越具体的文本和具体的情境,将习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表现在更广泛的场景和更陌生的情境之中,这就是迁移;如果学生还能够根据新情境新问题新任务的要求,有机地整合各种语言知识和技巧,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呈现出别出心裁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创新。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最基础的语言实践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最核心的语言实践活动,迁移创新是最高级的语言实践活动,三者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只有基于实践活动的语言学习过程才能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英语歌谣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