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析如何在教学策略中实现儿童诗的价值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儿童文学作品常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内,而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枝独秀,在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1—10册内均有涉及,由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儿童诗理论和实际的关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研究,下文即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内的儿童诗价值以及如何在教学策略中实现儿童诗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对以后的儿童诗教学中有着指导与借鉴作用。言谈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字:儿童诗价值教学策略

  从20世纪五四时期开始到现在,中国儿童诗的发展近百年。这百年里,儿童诗艰难跋涉中书写了自己的辉煌,但是儿童诗的发展也受到现代诗歌界的排斥,甚至受到儿童文学界的冷落,这一点是不容乐观的。但儿童诗的价值是实在存在的,其被选入小学教材对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陶冶的实际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时也应重视儿童诗实际价值以及对儿童诗教学策略的精心安排,争取儿童诗实际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

  一.儿童诗的价值

  1.初步了解儿童诗—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儿童诗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最活泼、最具有亲和力的文学样式。它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诗歌和音乐就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西方文艺理论认为诗歌和音乐都属于声音艺术。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时间的流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也可以为证。

  2.进一步了解儿童诗—儿童诗的美学价值

  儿童诗作为诗歌国度里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这一切都与儿童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形象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儿童更容易亲近诗歌。儿童欣赏诗歌的方式是,首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接受它的艺术美,即音乐美、绘画美、想象美、形象美和语言美。下面着重解释儿童诗最重要的两个特性—绘画美和音乐美。

  2.1儿童诗的绘画美

  画家用颜色、线条表现形体,诗人则用语言绘形绘色。诗中有悠远的时间,辽阔的空间;有静景的描绘,动画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那诗中的画面和意象,就构成了意境。而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就是通过意境传达出来的。何谓意境?“意境是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在他所创造的画面中要表达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创造的、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象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苏教版第九册孙友田的儿童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表现出了动感十足的绘画美:“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去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祖国、青山、天空人格化,祖国打开绿色大门了,青山呼喊了,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了。“敞开”“说”“撒开”等一系列动词用得生动贴切。诗中表现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正是这种富有动感的画面,将诗歌的美感得以延伸。

  苏教版《秋天》,展开了作者对无边秋色的描绘:“走在秋天,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

  走在秋天,

  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

  把夏天的脚印儿

  轻轻涂掉……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

  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

  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

  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粱红着脸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里闪耀。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诗人把对于秋天风光向往的感情,投入到对秋风秋果秋阳的描写之中。因为诗人对秋光无限的眷恋,所以对秋天的描写美丽动人。在诗人看来,那令人赏心悦目的秋色,始终隐藏在无边的收获世界里。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是应该刻意创造意境的,并且应该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的。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只有把儿童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样的儿童诗才会感动儿童。

  2.2儿童诗的音乐美

  诗和音乐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因此,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可见,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儿童诗的韵脚则应越整齐。

  苏教版的儿童诗《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是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诗长短交错,ang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将整首乐曲贯穿起来,不就是一首充满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的歌吗!

  这首甜美的小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轻轻的:云朵、风、柳条、小船等景象都是轻轻的,划船是轻轻的,桨声是轻轻的,连同我唱的划船歌也是轻轻的。小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轻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叠声词“轻轻”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小诗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给人以轻柔如梦的美感,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之中。

  3.深入—儿童诗对儿童的实际意义

  儿童诗与其他体裁儿童文学的作品一样,均是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儿童诗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他还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是的,对于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学会诗意地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这就是丰富的心灵世界,诗歌就是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这个世界的一门艺术形式。

  二.儿童诗的教学困境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中国的儿童诗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原因有三:第一,他是儿童

  文学家里的失宠儿;第二,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第三,华语地区中大陆对儿童诗的关注程度最低。”源于此因,在教学中,儿童诗歌业余动了让我很难解决的“困境”。

  小学儿童诗的教学,无非就是短小的儿歌,移动的诗歌,趣味性十足的简单文章,几乎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儿童诗,这就成为了我们在教学中儿童诗教学的困境之一,无法接触,意味着孩子对它的陌生,那又何谈理解呢。其次,就算是有儿童诗歌,在教材中大都也是作为《语文天地》中的阅读性文章,不作为重点讲解课文,所以也不会被学生们重视,故而,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在教学中儿童诗教学的又一困境。

  为了能够摆脱儿童诗的困境,我觉得应该从小学老师做起,关注儿童诗,为儿童诗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使儿童诗的价值以及对儿童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三.儿童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内儿童诗的大部分内容多是涉及自然如:第一册的《北风和小鱼》和《大海睡着了》,第二册的《雨点》第三册的《水乡歌》第四册的《雨后》和《蚕姑娘》第七册《秋天》第八册《走,我们去植树》第九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十册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根据上述的总结我们以下提出的教学策略比较侧重自然儿童诗的教学。

  1.走进自然——开启生活的绿色通道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热爱鸟兽虫鱼。李白、王维等优秀的诗人又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于是孩子们读诗便是沐浴自然、沐浴阳光。再用他们手中的笔,谱写孩子们眼里、心里的大自然,这一份独特的体验是大自然馈赠予他们的最好的礼物!在写诗的过程中,孩子们以儿童特有的眼光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发现、感悟自然界的美、生活中的美,通过他们的想象、他们的语言将这样的美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一个互动互感的过程,他们在将生活之美传达给你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幼小的灵魂也在经历着升华。

  著名儿童小作家陈慧菁写的《春》:“春姑娘来了,/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叩响大地母亲的门,/小草含笑相迎;/她抱住树枝轻轻地摇啊摇,/花苞竟相开放。”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虽然春天早已被诗人吟咏了无数次,但它读来依然清新活泼、情趣盎然。小诗并没有追求怪诞奇异的意境,只是让一颗童心自由地舒展。在学生的笔下,大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美好!假如没有对春天的那一份关注、那一份热切的盼望,又怎能有如此的观察和活跃的想象,写出如此形神兼备的诗句。

  请不要怀疑孩子们的写诗能力,不要以成人的、老学究的眼光去看孩子们的诗,不要以为作文写不好的孩子一定不会写出好诗,请给孩子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赞赏,要承认“初级阶段”的存在,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尽情地抒发、张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其实好多事情都是我们人为地将之“神”化了,一旦变成“神”,就与我们拉远了距离,似乎高不可攀了。比如说电脑,曾经许多人一提到它就感到很神秘、高深莫测,就想到一大堆的命令、复杂的输入法等等,于是就望而却步了,其实非专业人士根本无须掌握那么多,照样可以享受电脑带来的快乐。写诗也是这样,并不是指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诗人,咱们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因此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去学习那么深奥的诗歌理论,遵循什么章法、格律。诗,不应该放在圣殿中、供在神坛上,我们应该让诗和孩子们亲密地接触,让他们知道诗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每个小朋友们的身边:大海是诗,小溪也是诗;蓝天是诗,星星也是诗;眼睛是诗,秀发也是诗;花朵是诗,绿叶也是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诗心”,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学会去观察、思考、想象,同时也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

  2.敲开心灵——开启情感的绿色通道

  曾经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不会关心他人,没有同情心,十三四岁已不像个孩子……其实如果教给他们一个适合的宣泄方式——儿童诗,也许你的抱怨就会改变;如果任由他们孤独地沉溺在虚拟的电脑、游戏世界当中(我决不反对孩子学电脑),那样他们的情感空间当然会越来越狭窄。儿童诗拒绝空洞的说教,反对“直说式”的教育,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假、大、空”。读着学生们写的小诗,你会感到一股清风向你袭来。

  你看刘娴琦同学写的《云》:“云,变化无端:/有时像那奔腾的野马;/有时又像雪白的绵羊。/云,性情古怪:/温顺时乖乖地飘在空中;/顽皮时整天东躲西藏。/云,神通广大:/只要轻轻晃动身子,/那清莹的露水就会滋润万物。”

  这首小诗为我们展现了“云”的千姿百态、古怪性格和神奇的本领,可见她对云是那么的喜爱,那么的神往。孩子那颗热爱自然的美丽心灵已跃然纸上。然而,诗所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信息仅仅是这些吗?再细细回味一下,你是否和我一样,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云”已不是云,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天真可爱的孩子!这就是儿童诗带给我的魅力,他,让我在不经意间走进了孩子纯真的情感世界!

  再看小作家陈毓文的《考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我喜爱考试,/它是测试你学习收获的“仪器”。/若是你考个顶呱呱,/啧啧称赞围着你。/我讨厌考试,/它是让你精神紧绷,头脑发胀的“仪器”。/若是你考个烂糟糟,/“雷

  整首诗写出了考试给学生带来的欢喜和悲伤,对于考试他们既爱又怕。这是一种多么真实地坦露。如果家长读着孩子写的这首诗,还会让孩子承受“雷雨交加”之苦吗?看着学生用他们乐意的方式,轻松、有趣、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读着这样的儿童诗,你会被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所熏陶、净化、征服!

  3.锤炼语言——开启表达的绿色通道

  我们常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真正要一首诗成为孩子们永远美好的礼物,我们除了要指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心灵之外,还要走进语言。儿童诗的语言平易浅显,又要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如这首《下棋》:“我坐飞船上太空,/来到月亮婆婆家。/月亮婆婆爱下棋,/要跟我来比一比。/辽阔天空当棋盘,/闪闪星星当棋子。/下完一盘接一盘,/一直下到梦醒时。”不仅形象鲜明,而且音韵铿锵,顺口,好记。

  再如陆必成的《雨》:“雨哗哗下着,/它给大地带来了绿,/那就是草木的新衣。/雨哗哗下着,/它给大地带来了红,那就是盛开的鲜花。/雨哗哗下着,/它给大地带来了生趣,/那就是田野里奔跑的你、我、他……”和尹晴的《都不小》:“小草说:我很小,/草原说:你不小,/是你把我点绿了。/水滴说:我很小,/湖泊说;你不小,/是你把我灌个饱。/这时,大自然说:/你们都不小,/是你们把我装扮得鲜亮又美好。”语言简洁,节奏分明,音韵流畅。令人感到明快而优美。写这两首诗同学以前很怕写作文,正是这样的写诗尝试训练着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逐步培养着他们的习作兴趣,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甚至包括创作的欲望一点一点地被挖掘出来。也正是在童诗创作中一次一次的“成功”,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我想也没有必要再列举了,如果有兴趣,你也不妨和孩子们一起在儿童诗的海洋里畅游,相信你会得到更多的喜悦!

  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不只在童年吸引过孩子,它一定会跟孩子以后的成长一道永存!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吧,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永恒的礼物!在这里他们不会体验写作的痛苦,他们只会体验到自由“倾吐”的快乐。让儿童诗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启一条绿色通道,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不断地求真,求善,求美,更加健康、快乐地体验学习之美、生活之美!让儿童诗的价值在教师的手中重新复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儿童诗    下一篇:浅谈儿童诗美的感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