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代数思维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渗透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将“数与代数”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一,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这种理念与要求的延续,无不体现了“数”与“代数”这两者的整体性与一贯性。然而,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很少或没有体现这种整体性和一贯性,使此种理念仅仅停留在了文本层面,学生不能体会到数学深层次的内涵与内在的美。因此,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中渗透代数思想势在必行。

  一、何为代数思维

  所谓代数思维,即是由关系或结构来描述的,它的目的是发现(一般化的)关系、明确结构,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它与数(算术)思维不同,算术主要是由程序思维来刻画的,其核心是获取一个(正确的)答案,以及确定获取这个答案与验证这个答案是否正确的方法。

  二、影响代数思维渗透的原因

  1.算术与代数之间的割裂

  算术(主要是计算)被传统地视为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构成,而一提到代数,人们则会想到中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是比较高深的,是小学生很难或不能理解的,因此片面地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以“算术”为主。

  2.代数思维未显优势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即教师有意向学生渗透代数思维后,不仅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反而让学生感觉是多余的,没有“算术”的方法方便好用,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让学生利用规律计算一组题目:240÷60,24÷6,12÷3,在这一组题目的后两题,学生会利用口算直接写出得数,而不会去和第一题比较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去计算。

  三、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

  小学计算教学中的代数思维呈隐蔽形式,通常渗透在学生明晰算理、掌握算法和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背后承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能得到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渗透代数思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在理解算理过程中渗透

  计算教学的很多例题中都蕴含着代数思维,要求教师能够敏锐地发现、挖掘其中的代数思维,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一课时,部分教师往往习惯于如下教学设计: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出示问题,你会列式吗?板书:24+9。

  (2)小组合作,探索算法,有困难的可借助小棒。

  (3)学生汇报,交流24+9各自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从24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数9个,就能算出24+9=33。

  方法二:从24里面拿一个给9,9就成了10,23+10=33。

  方法三: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

  方法四:4+9=13,20+13=33。

  (4)优化算法。

  方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这种方法最简单,但不是计算的方法。

  方法四是把24看作整十数20和个位数4两部分,先算两个个位数相加,再把计算的结果和20相加。

  方法二、方法三都是先把一个加数凑成整十数,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思考过程,即

  24 + 9=33 24 + 9=33

  231或 6 3

  10 30

  教师重点强调了“凑十法”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很容易就理解了“凑十法”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进位的算理。但很多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止于此,其实这“凑十法”中间已经蕴含了代数思维。那么教师是否可以在学生理解了“凑十法”的算法后,向学生呈现24+9=23+10或24+9=30+3,这里的“=”不仅仅是表示两题计算的结果相等,更表示了“和不变”这一代数思维;或者更进一步向学生介绍24+9=24+10-1或24+9=30+9-6。也许有教师会认为,向学生介绍这样的方法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淡化本课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然,通过这样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凑十法”的内涵,实现学生的思维从“算术”到“代数”的转变。

  2.在算法形成过程中渗透

  算法的形成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代数思维,但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特性。以某教师执教《整数除以分数》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1)谈话:幼儿园李老师带来了同样大小的4个橙子。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人?怎么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

  提问:为什么用4÷2计算呢?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要求可以分给几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可以分成几份。

  问:如果每人吃1个呢?

  学生口头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如果“每人吃个,可以分给几人”又怎么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4÷

  追问: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就是把4个橙子,按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能分成几份。

  (3)4÷的结果是多少呢,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得到。每桌都准备了四个圆形纸片,把它们当成橙子,按题目的意思去剪一剪,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回答答案

  根据刚才分橙子的过程,把你能想到用过去学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计算4÷可以这样想:1个橙子可以分给2个人,4个橙子可以分给4×2=8人。

  4、谈话: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板书4÷=4×2。

  这里的2和是什么关系,从这个等式你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反馈时恰当评价。(教师板书4÷= 4×2)

  从上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可谓是煞费苦心,从学生已有经验的导入到利用实物理解算理,再到学生动手进一步理解算理,最后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应该说,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操作,的确能够很好地掌握此种算法,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以笔者看来却是未必。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的算法,是基于他们直观的经验,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永远停留在这种层面吗,为什么“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一算法成立却并没有深究。那能不能从代数的层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题的算理呢?事实上,这一规则之所以成立,需要对乘法算式的结构以及两个因数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探讨得到的:4÷=(4×2)÷(×2)=4×2。

  3.在计算练习中渗透

  苏教版数学教材计算练习的设计颇具特色,它不仅仅是对新授内容的反复操练,更无时无刻注重着代数思维的渗透。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想想做做”中有这样一组练习“48-5、48-15、48-25”,教材设计这一练习,一是让学生继续熟悉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的计算,更要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减少)几,差就减少(增加)几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在苏教版教材计算教学的内容中频繁出现,那作为教师是不是每次都只是让学生重复体验相同的规律?教师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材,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

  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如下尝试:

  (1)你能计算下列一组算式吗?48-5、58-15、68-25。

  (2)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比较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想法,总结规律: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减少)几,差不变。

  (4)利用规律,完成下面的填空。57-18=50-( )、57-18=( )-8。

  (5)利用这样的规律,你还能写几道算式?57-18=( )-( )。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从一开始的先计算等式一边的结果,然后利用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到后来的把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看作一个整体,去发现两边被减数、减数的变化,利用规律直接写出结果,这种从计算到利用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转变,正是从“算术”的学习到“代数”学习的转变,是对“数量的理解”到“对关系的理解”的转变。

  在当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具备一种整体的观念,即今天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明天乃至一生后续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发展怎样的数学思维,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当然,这种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整个小学阶段循序渐进有机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最终发展学生的代数意识,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基础。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让转化思想潜入孩子的心中——以《9加几》为例,谈如何渗透转化思想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四性”
推荐资讯